第33章 做炉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 做炉子

 

蒲氏原本拿着酒壶,赵黎的话让她手一抖,酒顺势溅到了手上,一脸的难以置信。

“你说的可是真的?”

“我还能诓骗你不成。都是你儿子干的好事。”赵黎将酒杯重重一放,没好气的说道。话里话外全都是对穆京楚的恨意。

“你放心,想怎么做,我绝不阻拦。”蒲氏拍了拍胸脯跟赵黎保证道。那小子现在长大了,连她这个老娘也不放在眼里了,让他吃点苦头也是应该的,免得他不知道天高地厚。

赵黎只是看了一眼蒲氏并没说什么。蒲氏相当于是他养的外宅,身为她的男人,想要做什么事也从不需要向她汇报。

想怎么做他确实还没想好,不过绝不会便宜了他。

蒲氏见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便继续出主意,“要不我让京洛空了回来一趟,他点子多,准能替你排忧解难。”

遇上事,赵黎平时也没个商量的人,要么是自己拿主意,要么就还得让穆京洛帮着出主意。他还好歹见过世面,脑子灵活,主意又多。要不是昨晚金氏逼着他回县里,这件事也不会拖到现在。所以,关键时刻还得是‘自己人’。

“那你让他有空回来一趟。”赵黎算是答应了蒲氏的主意。

气氛冷下来,蒲氏想着今日心中那根刺还扎在心里难受。抿了抿嘴唇,继续开口,“人家今日受委屈了,你难道看不出来吗?”蒲氏起身,一边给赵黎倒酒,一边说道。就像年轻小姑娘跟丈夫撒娇一般。

赵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还是耐着性子开口问她,“怎么了?”

“你说我跟你十几年了。在村里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敢招我惹我。没想到今日却被一个臭丫头给教训了,我几十岁的人了,以后还怎么活呀?”

赵黎一听蒲氏的话就知道她说的是苏家那丫头,并不想再听下去,他来这里就是想好好的放松一下。没想到又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听着都觉地烦人。

“你都说了自己几十岁的人了,连个臭丫头都教训不了。”赵黎没有给她好脸色,硬是将她给嘲讽了一遍。

蒲氏不是第一天认识赵黎,自然明白他是故意这么说的。她想了想,继续添油加醋的说道:“我被人欺负了是小,你没看她那嚣张的样。在村口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李为是罪有应得,还说你包庇李为,不配做里正。我当时听见这些话,肺管子都快气爆了。你说咱们村能过上好日子,还不都是你的功劳。”

“她当真这么说?”赵黎有些难以置信的追问道。

“你不信去村里打听打听,今天上午很多人都在那里,大伙都听见了。”蒲氏料定赵黎不会去过问,也知道他相信了她说的话,便跟他说得言辞振振。

果然,只要马屁拍到位,什么话都好说。蒲氏凭着一张巧嘴,让赵黎信以为真,越想越觉得苏家丫头在村里呆着是个祸害。

“你放心,这口恶气我早晚替你讨回来。”连带他侄儿李为的那份,惹了他一个都跑不了。就让他们现在先嚣张一下。

蒲氏眼见这招有用,便挑了挑眉,眼里含着一丝媚色。赵黎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只是最近的烦心事太多了,让他有些力不从心,根本无心想别的,便一把推开了蒲氏。蒲氏欲求不满,只得拢了拢衣服,瞪了赵黎一眼。

穆京京在厨房里将两人的话听得一清二楚,突然对她娘有种说不出的陌生感。还有赵黎叔,他每次来都跟她娘没什么好事。她早就知道了他们之间那些不可描述的事,但是碍于是自己的娘,她还是选择了装作不知道。

可是,早上明明是她先挑的事,却要在赵黎叔面前胡编乱造,将一切过错都归咎到苏瑾的头上,不知道她到底安的什么心?

还有她二哥,她认为二哥并没有错,遇上那种登徒子难道不应该好好教训吗?二哥同样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怎么就那么偏心,还伙同外人,一起来对付二哥,穆京京真是有点想不明白。

————

为了尽快将自己的小摊开起来,苏瑾从街上回来之后,就去了大外公家,让他帮自己做一样东西。

做饼用的烤炉,上面可以烙饼,下面可以烘烤。

那种烤炉外面一层是用竹子编的,里面再抹上厚厚的黄泥,等彻底晾干之后。里面烧炭,外面也不会感到烫。既能有很好的烘烤效果,又能保温。

苏瑾将自己的想法跟大外公一说,他便知道了。

大外婆和刘好自然不知道苏瑾要做什么?刘好则好奇的问苏瑾,“大表姐,你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苏瑾看了一眼刘好,故作神秘的样子,“做好了你就知道了。”

刘好不屑的‘切’了一声,要你说,做好了我当然知道了。跟苏瑾接触了几次,在她面前也变得随和起来,说起话来也就没那么拘谨了。

大外公用半天编好外面的筐子,天己经黑了。因为春耕,比较繁忙,苏瑾不敢耽误太多,她提议帮大外公干农活,被大外婆给拒绝了。

“你一个小姑娘家,细皮嫩肉的干什么农活。”大外婆笑得无比慈祥。

因为里层还需要黄泥,要到山上去挖,一时半会也弄不好,只好等到明天。刘好不解为什么要用黄泥,其他泥不可以吗?

别的泥行不行苏瑾还真不知道,但是黄泥做的炉子很耐烧不会裂,一个炉子起码要用十年以上。

苏瑾将今日穆京楚特意买给她的一包点心,送给了大外婆。她说什么也不要,苏瑾执意送给她,最后她也只好收下了。

“你这丫头。”

同时,也让大外婆看出了苏瑾的心思,就是这丫头表面看着亲和,也受他们的恩惠,实则总是怕给他们添麻烦,更不想欠他们的人情。

苏瑾微笑着吐了吐舌头。

“吃了晚饭再回去吧!时间也不早了,你一个人回去也懒得开火。”大外婆说着就向厨房走去。

屋檐下,大黄正在跟它的孩子们一起玩,几天不见它的孩子,此刻大黄的心情就差飞起来了。那两只小狗,简首就是活脱脱的大黄缩小版,长得一模一样。见到大黄,开心的首叫唤。

没想到跟人一样,许久不见自己的母亲,见了也是开心不己。

她要是现在走了,那两只小黄是不是因为刚跟母亲见面没多久就要分别而感到难过呢?她看了看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大外婆,爽快的回了一句,“好啊。”

因为春耕乃是一年的重中之重,所以家家户户在伙食上都比以往要吃得好一些,这样才有力气干活。

农家人的生活,都是要先将就干活,所以晚上一般都吃面条,这样也来得快。因为苏瑾留下来吃饭,大外婆特意炒了个哨子,韭菜鸡蛋哨子,配上一碗面条,虽清淡但不失本味。

吃完饭,大外婆便催促着刘好赶紧送苏瑾回去,苏瑾也不客气,跟着刘好回去了。果然跟苏瑾想的一样,大黄一走,那两只小黄就嗷呜的叫个没完。大黄也满眼的不舍。


    (http://tyshuba.com/book/baghci-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