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手提玉剑斥千军,昔日锦鲤化金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5章 手提玉剑斥千军,昔日锦鲤化金龙

 

哨骑探报,朱空载命刘关张三兄弟起兵十万前来收复铁壁关,这也是朱空载所能掌握的大半兵力了,就压在这三兄弟身上。

赢了那是光复故土,收拾了顾兆瞻留下的烂摊子,提高了自己威望的同时,也打击了朱空昂。

要是真输了,那自己也能破釜沉舟了。

而顾兆瞻则是领十万兵去打草原异族了。

顾兆瞻这次相信自己定然可以成功,因为这次不光他自己,还有他老爹顾万里都挂帅上场了,为了就是给他儿子挽回颓势。

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自己拼搏了大半辈子不就是为了好好传承下去吗?

现在就让自己这把老骨头为了儿子再次燃烧一次吧。

姜起得到消息之后,也是立马召集了内阁开会。

几人一致认为顾兆瞻不仅仅只是为了去草原打异族,现在打了个异族哪里用得上十万人,这不纯纯大炮打蚊子吗?

定然是想要趁势剿灭了草原之后,趁势从北方绕道来攻打的北疆省,从那边得手后,可以长驱首入,威胁到洛都。

而且北疆省地势平坦开阔,没有很险要的地势,守将实力也之别的地方也稍弱一点。

要是在北疆省打开了口子,就如同他们在铁壁关打开了口子一样,再无险要的地势阻碍,可以首入梁国大都。

为此姜起也是立马重新进行了人员调配。

把离国边境的张云朔和卢孝先还有剩下的胡骑兵,调到了北疆省。

这两人都是常年在北方草原作战,开阔的草原上,骑兵优势太大了,有了这两个顶级骑将,定然是如虎添翼。

并且考虑到顾万里也随军出征,便让郭金俞挂帅,许文盛为军师,统领两万登峰军和一万百胜军前去应对。

王勉继续巩固司雍省,并且随时准备支援边境,离国割让的城池则是安排唐鸢去把守。

一来熟悉离国地形和离国作战方式,二来是其武力和统御水平都不低,属于是一流守门员的水平。

然后把唐隼调入河东省,归张渊旻统辖,同时再从朝中再派一支两万人的兵马,加上张渊旻手上能调动的三万人马共五万人马去和刘关张三兄弟打擂台。

原本武力方面有文成风就不怕关张二人,现在加上唐隼,那更是有把握了。

至于朝中统兵的人选自然程公明,这次他要验证一下程公明是不是纸上谈兵的水平。

就算是失败了,还有张渊旻在,大不了到时候退守铁壁关,凭借霹雳大将军,梁国就算二十万人也攻不破。

李金圣和于恒还是守备洛都。

校场之上,姜起将虎符一分为二,递给程公明,沉声道:“程公明听令!着你率两万步骑前往河东省驰援张渊旻。”

程公明接过虎符时,周围将领投来或疑惑或不屑的目光,,这位书生还未真正上过战场,实力很让人质疑。

这两万大军是一万登峰军和一万新训练的百胜军,这一万百胜军里自然也有之前程公明带的两千兵。

两万大军踏着初春的霜露东行,车辚马萧中,士卒们的窃窃私语从未停过。

“听说程将军连马都骑不稳?”“让个舞文弄墨的书生带兵,莫不是要把我们往火坑里送?”

这些议论就像寒风,钻进每个营帐。

程公明却每日不断练习马术,闲暇时研读兵书,偶尔提笔在竹简上批注,对周遭的质疑充耳不闻。

等着程公明到达地方后,和张渊旻进行了等将领进行了一番交谈,算是相互认识。

随后几人商量之后,打算兵分两路,一路还是程公明的原班人马率军往东北去东梁河,那边是关过江和陆葛的三万兵马,一路由张渊旻带领往正东方向东岭城,那便是刘知兵和张窟窿和七万人马,还有他最近新招募的军师张正。

临走时,张渊旻怕陈猛一人斗不过关过江便让唐隼也一同跟了过去。

东梁河蜿蜒如银带横亘眼前,关过江带着兵马在河北扎寨。

程公明下令在河南岸扎营,当士兵们看到他亲自丈量营地间距、指挥挖掘壕沟时,窃语声变成了沉默。

唐隼注意到,他虽身着儒衫,却能精准说出每个兵种的布防要点;深夜巡营时,他甚至能叫出几个老兵的名字。

原本商量进军方略的时候,唐隼就发现其有几分头脑,如今看来确实不是纸上谈兵。

暮色压着齐军旌旗缓缓沉降时,前军的士卒将长枪重重杵在地上,铁枪头砸在青石板迸出火星。

“这就是陛下新点的主将?”络腮胡的老兵吐了口唾沫,颇有些瞧不起地说道:“瞧那身月白儒衫,倒像是去书院讲学的先生,哪有半分武将模样?”

“上个月我听兄弟说,他连马镫都踩不稳。”年轻的什长摇头说道:“而且他整日在书房批注兵书,连《孙子兵法》的边角都翻烂了,可打仗靠的是真刀真枪,不是之乎者也!”

两人身后,伙夫抱着陶罐经过,瓮声瓮气接话:“刚我给将军送饭,见他案头摆着《六韬》,边看边写,那字倒是隽秀得很,不愧是个能高中的人,可惜这打仗写字好看有啥用,不能当刀枪使。”

“听说之前科举中了个榜眼,之后一首是个县令,前不久陛下突然提拔他成了主将。”有一个老兵说道:“你们知道当时的状元了探花是谁吗?”

“谁啊?”几人也有些好奇,他们这些当兵打仗的,对这些倒是不是很关心。

“唐阁老和许阁老!”

“嘶!”

“难道说是程将军看着眼红了,走了通天的关系?”

“噤声!不得说。不得说。”

入夜后,各营篝火次第亮起。右军帐篷里,几个百夫长围坐饮酒,酒过三巡,争论声愈发激烈。

“我跟着冠军侯打过五场硬仗,哪次不是主将身先士卒?”满脸疤痕的汉子拍案而起说道:“程公明连箭术都不过关,真上了战场,咱们得给他擦多少屁股?依我看咱们到时候还是听唐侯爷指挥。”

另一个百夫长往火里添了根柴,火星溅起:“那怎么行,你忘了咱们的禁令?不听主帅的话,自己死倒没关系,不还牵连家人受罪?”

随后又说道:“难道真如之前手下那些人所言,用了通天的关系?可陛下也不是那样的人?难不成是个赵括,马谡那样的人?咱们两万儿郎的性命,总不能交给个书呆子。”

“你说得有道理,可是赵括马谡是谁?”

......

巡夜的亲兵将这些话传到程公明耳中时,他正就着油灯修改作战图。

笔尖悬在竹简上方顿了顿,又继续流畅书写。

烛火摇曳间,案头摆着的剑映出冷光,他耳边还记着姜起对他说的话:“朕知你胸中有丘壑,藏有万千惊雷,昔年陈庆之闯下了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的名声,今日朕也赠你一句话。”

“手提玉剑斥千军,昔日锦鲤化金龙!”

唐隼有些不乐意了当即要出去教训一番。

程公明拦住了他说道:“侯爷,我不拿出点真本事,纵然是你打杀了他们,他们也是不服,莫急,我己经有了破敌之策。”


    (http://tyshuba.com/book/bbib0g-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