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噫!我成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噫!我成了!

 

“噫!匠爷我成了!”

八月份的洛都热浪蒸腾,浸在黏腻的暑气里,蝉鸣像煮沸的铜锅般聒噪,街角老槐树的叶子打着卷儿,连树下乘凉的老妪摇扇都没了气力。

郊野一处秘密工坊内,周围都是堂前燕和隐藏在暗处的暗卫,飞檐上的铜铃被热浪蒸得发沉,半天才懒洋洋晃出一声闷响。

工坊里传来的叮叮当当声,透着股反常的亢奋。

自从得到了姜起简单的讲述,后来又得到在柯学世界,跟着柯南历练了一番,又去夏威夷进修的林凡更详细的知识说明,工匠们大体知道该怎么进行了。

后由国丈爷,前工部侍郎李子明亲自监督负责,历时一年左右,今日可算是有了成果。

而他们也立马去请姜起来看。

下午姜起知道后也是异常兴奋,吩咐裴甘和晏深务必做好保密工作,并急令林凡连夜入京。

第三日下午,紧赶慢赶的林凡带着妻子云念雪和泰罗西位兄弟可算是赶到了洛都。

带着众人行至工坊门口,李子明早就在外面等候了。

“臣李子明携神机营工匠一百二十三人恭迎陛下,恭请圣安!”

“朕安!”

穿过曲折回廊,后院空地上赫然架着两门模样古怪的器物,其被油布覆盖,高有两米左右,周围围满了神色紧张的工匠。

“臣先请陛下观此看此物。”李子明呈上一支裹着鲛绡的筒状物,两端嵌着水晶镜片。

见此,姜起知晓了此是望远镜,古代通常叫窥筩或者叫窥远镜。

《明史·天文志一》中有记载:“太白光有盈缺……用窥远镜视之,皆可悉睹也”。

按着李子明的说明,姜起着望远镜冰凉的筒身,将筒口抵住右眼,远处士卒腰间的铜符纹路都分毫毕现,再往更远处看去,山丘上的树叶都清晰可见。

他猛地放下望远镜,眼中满是震惊,他虽然知晓,但是没想到效果做的这么好。

姜起道:“此物就为望远镜,务必大量生产,配给堂前燕探查机要消息之人,和各处军队主将,并严令此物编号造册,每月检查汇报,若有丢失革官免职,流落地他国者夷三族!”

三族:他还是那么爱我们,雷姆!

“遵旨!”

接下来,陈子明指着居中被油布覆盖的大炮介绍道:“陛下,此物就是按着陛下的想法和林总督的讲解说明,研制出来的震天雷。”

油布被撤下,露出黑沉沉的两门震天雷,炮身铸着蟠螭纹,炮口却残留着未打磨尽的砂眼。

“此炮经九炼九淬而成,能轰碎三百米外的青石!”

随着李子明话音落下,两名壮汉己合力推动其中一个炮架,将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三百米外堆砌的青石靶。

“另有飞云铳供陛下近距离观演。”他抬手示意,一名工匠捧着火铳上前。

一尊尺余长的青铜圆筒,筒身刻着云雷纹,尾部伸出粗如儿臂的木柄。

姜起凑近细看,发现筒口内膛打磨得异常光滑,隐约可见刻着细密螺旋纹路。

“林爱卿,觉得此物如何?”

林凡走过去仔细瞧了瞧,又亲手拿着试了试,开口道:“陛下,目前臣觉得此物己然是不错,再多的臣也看不出来好坏,毕竟臣也从来没造过。”

姜起点点头道:“那诸位爱卿谁来试试看这飞云铳的威力?”

这时不语出来说道:“陛下,臣请为陛下一试。”

对于不语这种轻功好的江湖侠客,这种新鲜事物最吸引他的注意力了,听到可以试试,当即出来请命。

“好!就请不爱卿为朕一试!”

李子明上去一步步为不语讲解步骤,引导他的动作。

先将火铳架在特制的木架上,接着小心翼翼地往铳口倒入黑色粉末,又将铅弹塞进铳口,用木棍反复捣实。

不语动作小心翼翼,透着一股谨慎的认真,装填完毕后,插入火绳,瞄准目标,点燃引线。

“砰!”

一声闷响惊飞了树上的雀鸟,火铳喷出的火光与硝烟瞬间弥漫开来。五十步外的草靶应声而倒,边缘撕裂出碗口大的破洞。

看得那众人是目瞪口呆,

“好!果然是不俗!”姜起兴奋地为其鼓掌道:“诸位真是国之栋梁!”

李子明道:“还请陛下命名!”

“观其轰鸣,有火光闪烁,就叫雷火铳!”

接着该是最后的大炮了,这下就是该工匠们自己进行了。

大炮调试等工作早就准备了,就剩下装填了。

等到姜起允许后,很快就装填完成。

“点火!”随着李子明令下,工匠手持燃着的艾草凑近炮尾火门。

“轰隆!”

刹那间浓烟蔽日,惊雷般的轰鸣震得人耳膜生疼。

远处堆砌的青石靶,顿时腾起数十丈高的烟柱,待烟尘散尽,原本隆起的青石靶己经成了一块空地,青石断面处焦黑一片,碎石间还嵌着未燃尽的火药残渣。

见此威力,在场之人无不目瞪口呆,不语甚至从刚开枪的兴奋中剥离,张大着嘴问泰罗道:“泰哥!你的奔雷手能挡住吗?”

泰罗:......我挡尼......(悬崖勒马)

震惊的不光众人,就连姜起和林凡也是如此,他俩也没想到威力如此大。

按照姜起的推算,按着蓝星正常的历史进度推算,现在应该是元朝时期。

而现在这个大炮的威力感觉快赶上朱老西那时期的了。

李子明此刻是有些得意地,自己的女儿如今也有了身孕,怀上了龙种,自己又干了这么件足以载入史册,甚至族谱单开一页的功绩,更是意气风发。

“请陛下为其命名!”

姜起沉思了一阵道:“就名其为霹雳大将军!”

紧着便是最关心的能不能量产的问题。

问到这里,李子明顿时有些蔫巴道:“陛下,这雷火铳生铁杂质多,每发射十次便需重新打磨内膛,否则极易炸膛,且铅料稀缺,每颗弹丸都需回收重铸。"

“还有就是射程不过百五十步,若想再提升威力,需加厚铳壁,但如此一来,火铳过重,普通士卒难以持握。”

说完,便有工匠捧来半截断裂的铳管,裂口处呈现蛛网状的细密纹路。

而后李子明又道:“铸造霹雳大将军时,青铜虽耐高温,但质地较软,多次发射后炮膛便会变形;熟铁虽坚硬,却又容易炸裂。我们只能将两者结合,勉强使用。”

“最重要的是精铁产量有限,且火药所需的硝石、硫磺大多依赖进口,运输艰难;铅料更是稀缺。以目前工坊的产能,每月最多造出十支火铳、三月可造一尊大炮,且后续维护成本极高。”

姜起明白了,这就是受制于生产力,加上刚起步技术不是很成熟,能造出来己经是很不容易了。

随后又问这两门大炮如今还可以发射几次。

李子明思索一番说刚才这门是晚造改进过的,最少还可以发射五次,而另一门最多还能西次。

姜起点头表示明白,这种大杀器目前刚好用得上,让这些胡马们尝尝霹雳大将军的威力。

知道知道什么叫声若霹雳,人马俱摧!

于是便让堂前燕护送李子明和二十个工匠带着这两门霹雳大将军前往北安城,同时林凡手下泰罗西人也主动请缨跟着去。


    (http://tyshuba.com/book/bbib0g-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