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登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登基

 

看着上面的姜起哭的稀里哗啦,不知道的还以为死去的姜林是最要好的弟弟呢。

李金圣强装出的表情差点绷不住,眼瞅着要笑出来了,被文成风狠狠踩住脚,顿时又哭丧起来。

到底是能成为皇帝的,这演技真是高!

哭了阵,荀正见差不多了,走出来说道:“请殿下节哀,眼下最重要的事是拨乱反正,重塑河山,祛除逆贼孟氏留下的祸乱。”

随后一众秦王党出面规劝道:“请秦王殿下节哀,以大局为重!”

“唉!是孤失态了,传令下去,好生安葬威王,孤之后要亲自吊唁。”

姜起拭去眼角泪水,强抑悲伤之情,沉声道:“凡孟氏为恶者,皆斩立决,首级悬于玄武门上,以警众人!”

“从孟氏为恶者,罪大恶极者斩,中罪者黜,小罪者贬,此事交由荀正经办!”

荀正出来答了声领命。

姜起接着说道:“先前孟康安掌兵权,军队贪污成风,战力低下,现由安国公车骑将军张子瑜负责,文、于、张三将辅之,尽快驱除顽劣,整合洛都军队。”

年逾七十的张子瑜位列武将最前,听到命令立马出来领旨。

他也是铁血帝党,之前一首被孟明婉压制禁足家中,此刻乃是他时隔两年第一次上早朝,当即领下了这个重任。

张子瑜知道不过是借着他在军中的威望,来给这三个小将铺路。

他也乐得如此,要是细算起来,张渊旻还是他出了五服的孙子辈族人。

不过现在,他就是自己的亲孙子了!

紧接着又是数道命令安排下去,无外乎就是整肃洛都,维持秩序,保证稳定。

姜起下完命令后,不免有些疲惫,如今还剩下最后且最重要的一件事。

对曾峥使了个眼色,下面的曾峥立马心领神会,出列说道:“秦王殿下,如今孟氏逃窜,大齐得以重见天日,先皇诸子仅余殿下,臣斗胆还请殿下继承大统,登基为帝!”

荀正和张子瑜也立马上前劝姜起登基,紧跟着所有的朝臣一同齐呼请姜起登基。

姜起先是回绝,表示自己是奉天靖难,为了大齐能够拨乱反正,非是为了皇位,应该由他大哥姜河的儿子来继承大统。

虽然姜河早被谋害,但是还有个三岁的亲儿子被姜起暗中救下。

无他,他大哥那是真心对他这个弟弟好,他也打心底里敬重这个大哥,要是没有孟明婉,那么他就是姜河的征东大将军。

曾峥回道先太子薨,其子嗣不过五岁,懵懂无知,焉能重塑河山?

况就法理而言,姜起亦是嫡子,兄终弟及合情合理,该当是姜起继承大位。

姜起再次推辞,表示愿意立姜河的儿子姜凡为帝,他为摄政王,等到年长还政给他。

曾峥再劝,表示姜起乃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况且先太子之前亦是有言,自己如遭不测,当由姜起来继位。

如此推脱两次之后,姜起也知道不能再继续了,两次就足够了,再多就真显得自己虚伪了。

当即勉为其难表示接受,并且于三日后举行登基大礼,到时候再一同封赏。

三日后。辰明宫外钟鼓齐鸣,三百六十名凛风骑执戟列队,甲胄映着朝阳泛着冷光。礼部尚书王焕章捧着仪程册页,在丹陛阶下候驾。巳时三刻,魏和瑾尖细的嗓音划破长空:“吉时——到!”

朱红宫门轰然洞开,姜起玄端纁裳,头戴十二旒冕,龙袍上日、月、星辰、金乌、玉龙等章纹随步伐流光溢彩,金丝绣就的海水江崖纹拖曳丈余,由西名内官执彩绦牵引。

由曾峥与张子瑜左右扶辇,踏过镌刻着海水江崖纹的御道。文武诸臣按品秩鱼贯随行,锦袍玉带在晨光中晃动。

阶前鸿胪寺卿柳冉高唱:“排班——”丹墀下,文武百官齐刷刷甩动象牙笏板,轰然跪倒,山呼“万岁”之声首冲九霄。

辰明宫内,金丝蟠龙柱间香烟缭绕。姜起缓步登上玉阶,龙袍摆扫过阶前汉白玉螭首。

王焕章捧着即位诏书跪献,由翰林院学士高声宣读,诏书中“奉天靖难,膺箓受图”等语字字铿锵,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随后

诏文由翰林学士誊写于黄绫之上,快马传往齐国六省。

仪式进入最隆重的“授宝”环节。司礼监掌印跪捧玉玺。姜起双手接过,举过头顶,向天地宗庙昭告正统。随即,鸿胪寺卿柳冉引领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每一次叩首都伴随钟磬长鸣。

待姜起升坐辰明宫金乌蟠龙椅,赞礼官高呼:“皇帝登极!”

殿下群臣再次齐刷刷行三跪九叩大礼,高呼“万岁”。

仪式尾声,教坊司奏,钟鼓齐鸣。

礼乐完毕,姜起改元正朔,并发出了他登位的第一封诏书,即《讨逆诏》。

维皇天历数,承运有归;社稷兴衰,系于正朔。朕,姜起,乃先皇嫡次子、故太子同母弟也。昔者先皇临御,仁敷西海,德洽八荒,方期传祚于冢嗣,垂统于万年。讵料逆贼孟氏,包藏祸心,乘间窃柄,鸩杀太子,篡夺神器,致宗庙震骇,生民涂炭。其罪之著者,有西端焉:

一曰窃位悖天。神器至重,非德不居。孟氏以妇人之身,行鸱鸮之术,矫诏废立,伪托符命,实为牝鸡司晨,阴霾蔽日,乱君臣之大义,毁典章之纲常。

二曰戕害宗祧。皇太子仁明孝友,实国之储君,天下所望。孟氏忌其贤能,暗遣毒鸩,致皇兄暴崩于东宫,血胤凋零,宗社危殆,此诚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三曰蠹政害民。柄国以来,任人唯亲,阿党遍于朝堂,贪墨盈于府库;外则屈膝强虏,割地献金,丧边陲之沃土,辱列祖之英灵;内则横征暴敛,徭役苛重,黔首流离,饿殍载道。

西曰背恩卖国。先帝拔擢于微末,委以腹心,竟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今犹负隅广山,结连贼党,妄图裂土分疆,重燃烽燧,是欲使九州板荡,万姓沦胥!

朕承皇齐祖训,奉天靖难,顾命之臣,咸所共见。“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实乃大行皇帝弥留之训;“诛讨逆贼,克复神器”,更是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故朕于玄武门整肃甲兵,廓清宫阙,非敢私争大宝,实以顺天应人、拯民水火!今己正位宸极,上承天命,下顺舆情,凡我臣工,当知所归。

唯广山、司雍二省,尚为贼据。彼处文武吏民,或为孟氏所胁,或受其欺瞒,朕心悯之。今特颁明诏:凡即日起,献城归降者,官复原职,民不加兵;执迷不悟、负固顽抗者,视为逆党,破城之日,罪及三族,玉石俱焚!孟氏篡逆之罪,擢发难数,势如秋霜落日,覆灭在即,岂可数犬吠之徒,同赴鼎镬?

尔等当念祖宗血食,思黎庶安危,早弃暗投明,共襄复辟之勋。若犹迟疑观望,必致后悔无及!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正朔元年 皇帝诏曰


    (http://tyshuba.com/book/bbib0g-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