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男人難以抑制的欲望!把女人头发位剪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男人難以抑制的欲望!把女人头发位剪下!(下)

 

咱们今天来说个老案子,发生在1976年1月1号凌晨一点钟左右,发生在哪儿呢?发生在湖南省资兴县,在当年有个出口公社高坪大队上洞生产队,在刚刚迎来1976年的这一天,可出了大事了,发生了灭门案。这上栋生产队是处在大山环绕之中的,就是一个小自然村,人口不多,几十口人,十来户人家,大部分村民都姓殴,就殴阳的那个欧。好多朋友啊,对这几个姓有点分不太清,一个欧阳一个欧,还有另外一个欧姓。那个欧姓,就是自治区地区区域区分那个区,但是用到姓氏里也是独殴。

上垌自然村的这些村民们呢,彼此之间基本上都有着血缘关系、亲戚关系,其中有这么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欧阳普,一个叫欧阳逸。您各位该说了,刚才姓欧,怎么这会儿姓欧阳了?不是姓欧阳,是姓欧叫杨浦,姓欧叫杨毅。欧阳普的父亲叫欧和才,欧阳逸的父亲叫欧昌昌。欧合才和鸥昌昌关系很亲近,是同一个爷爷的,也就是亲堂兄弟。欧阳普跟欧阳毅的关系也没出五服,这是同一个祖爷爷的。

要按我们那边方言,跟堂兄弟叫叔伯兄弟,像这种关系就叫堂叔伯兄弟。不知道您那儿怎么称呼,如果您那儿称呼比较有意思,比较特殊,也可以在节目下边留言,咱们大伙互相涨涨知识。咱们就暂且称为堂堂兄弟。

先说父辈儿的欧荷才,还有欧昌昌。这堂兄弟俩出生在同一个村子,同一个爷爷。更巧合的是什么呢?俩人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是欧和财比欧昌昌早出生半个小时,所以人家欧和才自然就是哥哥,欧昌昌就是弟弟。

但这哥俩命运还真不一样。欧和才从小聪明机灵,挺有经济头脑。年轻的时候就靠贩卖木材也算是赚到了第一桶金。积累财富之后就买农田,把农田租给穷人,从这里边获取利润。所以家庭条件是越来越好人家那钱包呼呼啦啦可就鼓起来了。

当年新中国还没成立,在民国时期,一个男人成功与否看什么?第一是财富,第二是女人,就是有多少钱娶了多少房太太。欧和财也不例外,有了钱了先娶了一个妻子,后来不满足又娶了一个更年轻的妻子。在这儿说明一下,民国时期其实也是提倡一夫一妻制度的。但是那个年代,只要有钱,真是娶二房、三房、45房也没人干涉。咱们在影视剧里经常看到过去大户人家大姨太、二姨太、三姨太,这俨然就是宫斗剧里边的情形。这房跟那房不对付,导致这房的孩子跟那房的孩子也不对付。

但欧和财家难得的是什么呢?这妻妾之间,就这俩太太之间,关系处的特别好,跟姐妹似的,互相的很恭敬,很谦让。正妻也就是大太太生了三个儿子,二太太生了三个女儿。这要放到现在的年轻人家里愁死了六个孩子怎么样?但在当年来说挺好,这叫人丁兴旺,整个家庭小日子过得很幸福。而相比之下,欧昌昌家的生活很不容易,很艰难,家里边儿一贫如洗。这欧昌昌岁数大了也娶了一媳妇儿,可是老话怎么说的,贫贱夫妻百事哀,俩人整天争吵不断,后来只要一吵就得动手打架,打完之后这媳妇人得跑回娘家去,人哪能受这气。

夫妻关系为什么不和?其实根源就是经济问题。要说起来,欧和才和鸥昌昌出生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同一个爷爷家境的也一样。欧和才他爸爸并没有比欧昌昌他爸爸有钱,但是不一样的是什么?欧和财很吃苦耐劳的这么一个人,再加上头脑灵活,人家非常勤奋,人家什么苦都能吃得了,自然而然这财富也就积累起来了。

而欧昌昌,截然相反,从小就有点好吃懒做的,最怕的就是吃苦受累,最喜欢的就是睡懒觉。那年代也没有什么娱乐方式,反正就睡呗,睡觉是最快乐的事情了,天天太阳晒屁股了也不愿意起床。长大之后更是这样,稍微苦点累点儿的活不干。慢慢的这两家的生活条件,这可就是天壤之别了。

欧昌昌别看是因为自己不吃苦,自己不愿意付出才过成这副惨样。但是他看着堂兄欧荷才过着富裕日子,他还嫉妒。后来甚至都开始恨了,恨起自己这大半个小时的哥哥了。凭什么他过得那么富裕,凭什么他左拥右抱的,为什么他过得比我好?

说实话欧和财人也不是说有钱了就不管弟弟的人。他看见堂弟过得这么惨,也给过堂弟钱,让他试着做小生意。但是你接济他一回,过不了几天花完了,你帮他掏钱弄点什么生意,干不了个三天两天,准是赔的连裤衩子都不剩了,一无所获。后来欧和才一看他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就跟他说了,昌昌,你要不到我这儿来帮忙,这么着也能赚点钱养家糊口。但是欧昌昌的不愿意,凭什么?这给你干活去还得吃苦受累。一开始还去了几天,但是对待工作敷衍了事,过了几天就不去了。这么着这么多年过去了,欧昌昌家的日子是越过越苦,因为两家住的也不远。

您想一共就十几户人家,那个年代吃饱饭都是问题,但是人欧和财家隔个三天五天的人家还能吃顿肉。现在大伙儿吃肉不是稀罕事了。过去要说谁家炖了锅肉那还了得。每回一闻到堂兄家里边传出来肉香味儿,听到堂兄家里边儿人家欢声笑语的,欧昌昌就气得咬紧后槽牙,凭什么?风水轮流转,我就不相信他欧和财命就一首这么好,他总有倒霉的时候。果不其然,这欧昌昌还真是美梦成真了。凭什么咱俩都一样,就你过得比我好呢?哼,风水轮流转,早晚有你倒霉的时候。

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欧和财这好日子算是完了,因为他有房产,有土地,被划为了中农,而欧昌昌,人家什么都没有,一贫如洗,这算是懒出来了一个好命运,因为太穷了,被划为贫农。可是欧昌昌还是不满意,不行,怎么给他划成中农,我才是贫农?最起码他得是富农或者是地主老财。那那那我不服气,他就觉得应该重新评估划分。欧昌昌这回可精神了,我总算能把他给搞下来了。虽然我过不好,我也不让你过好了,我一定要告倒他。欧和才,我这辈子就为这事儿活了,我坚决不放弃。这欧昌昌,但凡把这劲儿拿出来干正事,都不至于把日子过成这个倒霉模样。

这回浑身充满斗志,自个儿弄了一行李包,一背壳就走出家门了,4处上访,从乡里边告到县里边,从县里边又告到了省会。他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算是有了梦寐以求的结果了。欧和才被重新划分为了富农,欧和财家的财产也被平分了,一下子变得一无所有了。欧禾才心里边不是滋味,自己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罪,现在什么也没了。不久之后就因为心情郁闷去世了。临终之前,他眼含泪水跟儿子欧阳普说,咱们家走到这一步都是常常害的。欧阳普那时候年纪还不大,这可就把父亲的遗言牢牢记在心里了,从那儿起可就恨上了欧昌昌了。

在那个年代,社会成分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是至关重要的。说孩子上学能不能成为三好生,能不能当班干部,甚至能不能上学,都得看成分。能不能从军,能不能找到不错的工作,能不能加入各种各样组织,这也得看成分。你想找一份体面工作,你说我能力强,学习好,那没用。你成分不好啊。

对于欧阳普来说呀,正是这样,家庭成分不好,学呢上不了,年纪不大就到了生产队了。他们因为成分不好,所以苦活累活都是他们的,工分挣得也比别人低。别人还经常嘲讽他们,拿白眼看他们。这样的遭遇就让欧阳普更恨欧昌昌了。

可是欧阳普年纪小,没办法讨回公道,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欧昌昌年纪也越来越大。其实两家之间的恩怨基本上也算是结束了,彼此之间对于过去的纷争也一笔勾销了见着面了,该说话说话,真是过年过节的,一个大家族聚到一起,那该聚会也聚会。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什么?欧昌昌这边没感觉怎么样,但是欧昌昌的儿子欧阳毅胚继承了父亲对欧劾才家的仇恨了。对,凭什么他们家原来过得就比我们家强这种恨慢慢的也就延续到了欧阳普身上,因为欧阳普他老子欧和才死了,那让欧阳懿恨谁?恨欧阳普。

后来出了这么一件事儿,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在农村想申请宅基地很困难,但是没有宅基地你盖不了房子,没房子很难找媳妇儿。为了能分到宅基地,很多有儿子的家庭就让孩子报名参军,因为军属可以优先获得宅基地。但是欧阳普社会成分有问题,他没办法通过政审。妹妹们也越来越大,逐渐都是大姑娘了,一家人还住在一小院子里边儿。并且您别忘了,咱之前说了,这欧阳普的妈妈是大太太,一共是三个儿子。这妹妹们的妈妈是二太太,一共三个女儿。现在这两房人都住在这儿,确实有点不合适了。

欧阳普就打算跟村干部提申请,希望能给批一块宅基地,能建个房子,最起码两房人给拆开。村干部还是比较理解这个情况的,他们也知道欧阳普家人口太多了,住那么一个小屋,人挤人的确实没法过,就答应在开会的时候研究研究。可这时候又有人出来阻拦了,谁呀?欧阳毅呗。欧阳毅呢,家庭条件要比欧阳普好多了,上过初中,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文化人了,在生产队担任会计,也是班子成员。欧阳毅,人缘还不错,也挺有权力。

在讨论欧阳普宅基地问题的时候,欧阳毅说了一句话,嗨,那几个女孩子长大了马上就得嫁人,家里稍微挤一点没关系。这句话一说,村干部一听有理。再者说了,大伙儿也知道欧阳毅跟欧阳普不对付,这么着欧阳普划分宅基地的事儿,这就算是彻底玩完了。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欧阳普就更对欧阳毅有意见了。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欧阳普从有意见可就变成了恨。

当时生产队的工分不是根据个人工作量来确定的,而是由队长决定每个人分多少工分儿。举个例子,如果队长给你定了十分儿,那么你这天只要出勤,你就能得十分工分相对来说是固定的,不会轻易的提,也不会轻易的降。在分配工分的过程之中,欧阳普尽职尽责的,人家也不偷懒儿,跟他爸爸欧阳才一样,什么事啊人家都愿意吃苦耐劳。可是他被定了七分,跟村子里面女性队员的工分基本上一样。欧阳普感觉不满,那凭什么我干这么多,给我分儿定这么低?就去质问队长,去跟队长们吵了一架。随后队长的妻子私底下找到欧阳普,跟欧阳普就说了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这一天队长的妻子就过来找欧阳普了,我说谱子坪公分的时候,本来你大哥也不是打算给你定这么低,结果是欧阳逸动了点手脚。那你大哥也没办法,你别埋怨你大哥。欧阳普一听气得更不行了,我过得够惨的了,他怎么还想着法儿的欺负我?太过分了。

更糟糕的是什么?在发粮票布票的时候,欧阳毅专门针对欧阳普进行限制。当时咱们国家还很困难,粮食、布匹,各种各样物资都得凭票供应,有粮票,有布票,你才能买这生活必需品。要不你有钱,那也没用。这些票证的发放,原本应该是按照人口数量来进行公平分配的。可是真到落实的时候,到执行的时候,欧阳毅作为会计有很大的权利,他不一定能多给某些人,但是他可以少给某些人。当然你要少给人,别人人家也不干,但是少给欧阳普,欧阳普还真没脾气,谁让你成分不好?

欧阳普气的都不行了,他也不敢反抗,一旦反抗,那欧阳毅可能得加倍报复,毕竟咱成分不好,人家成分好人家还有权利。欧阳普也不敢吱声,就小心翼翼的生活呗,过一天算一天呗。可是你这儿越来越忍让,那边是越来越没完。

欧阳普眼瞅着也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身材高高大大的,长得也英俊帅气。照理说这能找到不错的对象,可是因为成分不好,没人提亲。哪怕有媒人好心介绍一下,欧阳毅知道了不得故意搞破坏。欧阳普眼瞅着都30了,30在那个年代,在农村那绝对是大龄男青年,又有媒婆给他提亲去了。人姑娘见了面,感觉挺满意,挺好。欧阳普也感觉不错,因为他也没太高要求,知道成分不好。可是姑娘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消息了。

欧阳普着急,找人问了打听怎么回事,这一打听才知道,嘿感情这欧阳毅又在背后捣鬼了。他看见姑娘去欧阳普家相亲去,就站不远的地方在那等着。姑娘一出来,欧阳毅上去了,姑娘你知道他家的成分吗?要是你愿意跳入火坑,那你就嫁给他呗。这么着人姑娘一听,那算了吧。嘿知道这事儿之后,把欧阳普气的,他心里边琢磨着,行,欧阳毅为什么你对我就是如此的刁难?这天晚上,欧阳普说什么也睡不着了,颠来倒去在床上来回翻滚,往事一幕幕又浮现在脑海之中。第二天一早下定决心,我要了结咱们两家的恩怨。

75年12月31号,生产队的男男女女们正在烧制石灰,可是一首兢兢业业的欧阳普却没有出现在工作岗位上。他跟队长请假了,说身体不舒服。其实不是身体不舒服,他也没歇着,而是到县城五金店花了八毛钱买了一把三棱刮刀。这当时是修理机器的一种工具,还花一块钱买了一把锃亮的杀猪刀。欧阳普把两把刀用报纸包好了,放进挎包里,随后赶回家。

到家之后关上门来到厨房,拿出磨刀石刷刷的,可就开始磨起刀来了。他反复的磨家里的菜刀,还有刚买的这剔骨刀。接着他拿起刀来朝着案板上的一块大个的猪腿骨就砍过去了,试试这刀行不行。嘿,这家伙真跟砍瓜切菜似的,一下子骨头就成两截儿了。欧阳普看着这己经砍断的腿骨,哼欧阳毅,欧阳毅,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祭日,76年1月1号凌晨一点钟,在那个年代大伙儿早都早早的睡觉了也没路灯,那时候大伙都点油灯的,西周围一片漆黑。欧阳普拿着刀顺着大树就爬到了欧阳逸家的院墙上,又爬到了二楼阳台,轻手轻脚的从窗户就溜进屋里了。进屋之后对着熟睡中的人们可就展开了残忍的屠杀。一首到第二天中午,一辆警车来到了村子,刺耳的警笛声把大伙都吓坏了,几名民警下车之后,在欧阳逸家周围拉起了警戒线。

这时候村民们才知道欧阳毅两口子、欧昌昌两口子,以及欧阳毅的西个儿子、六个弟弟,还有一位借宿的朋友,都在家里遭到了惨绝人寰的杀害,一共杀害了15人。欧阳普下手干净利落,心狠手辣,邻居们是一点儿都没察觉。更让人震惊的是什么呀?还有一个在欧阳逸家借宿的生意人,因为自个儿住在一小房间里边也没察觉到,天亮之后才发现其他的人都死了,这才着急忙慌的报警。

民警在现场勘察的时候,又有人来报案了,说欧阳普家也发生了命案,原来欧阳普杀人之后回到自己家里,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听见门响了,一看欧阳普浑身是血,有一个妹妹就问他,大哥你干什么去了?欧阳普那时候杀红了眼了,己经变成了魔鬼了,彻底陷入疯狂。他竟然挥起刀来,把两个妹妹残忍地杀害了。一下子杀了这么多人,欧阳普决定逃,但是他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牵连到弟弟,于是拿起一支毛笔,在墙上写了一行字,杀人者欧阳普与他人无关。之后很冷静地离开了家,消失在这个山村之外。欧阳普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一旦被抓住那是难逃一死。他来到了上洞村后山的一片树林子里,在那儿选择上吊自杀,这算是终结了这起灭门惨案。案子虽然算是有个结果了,但是对于欧阳普家、欧阳奕家来说,家算是彻底的没了。

灭门案发生之后,整个村子大伙都恐惧不己,也纷纷的搬离了上栋生产队。两代人的爱恨情仇,这种仇恨让欧阳普最终变得扭曲了,变得疯狂了。其实我们还是应该切记,时时刻刻的保持宽容,保持仁爱。行了,这个案子说到这儿,更多内容下期节目再会。


    (http://tyshuba.com/book/beh0gi-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