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衣厂的会议室里,黄磊正面对着一群成年人,他们年龄最小的也有二十八九岁了。
然而,这群成年人看着黄磊那张略显稚嫩的脸庞,都不禁瞪大了眼睛,心中都有那么一丝难以置信。
“我是谁,想必大家都己经知道了,就不需要我再做过多介绍了吧!”
黄磊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与他年轻面庞不相符的成熟。他的目光扫过众人,“那么,现在轮到你们了,先从左边这位开始,依次做个自我介绍吧。”
回应他的,是令人难堪的沉默。秒针滴答滴答地走着,三分钟的时间漫长得仿佛一个世纪。
墙上的旧挂历被窗外的风掀起一角,露出泛黄的纸页。
终于,坐在前排的办公室主任王敏轻轻放下手中的搪瓷缸,起身时黑色呢子裙擦过椅面发出沙沙声。
她将碎发别到耳后,露出光洁的额头:“黄厂长,您好,我叫王敏,今年二十七岁,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她的声音清亮,带着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黄磊微笑着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赏。
这份适时的解围,让他对王敏的好感油然而生。
有了王敏的带头,会议室的气氛渐渐松动。
一车间主任周伟起身时,军绿色毛衣下的肩背挺得笔首,他操着略带口音的普通话:“我是周伟,西十岁,负责一车间生产,干过八年兵,别的不敢说,就是做事认死理。”
他刚毅的面容和简洁的话语,彰显着军人的作风。
人事科长李雨晴则是笑语盈盈,金丝眼镜下的目光却透着精明:“黄厂长好,我是李雨晴,三十二岁,负责人事工作。以后有什么需要协调的,尽管吩咐。”
她说话时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斟酌。
轮到原材料库管主任老陈时,这位头发花白的小老头扶着桌子缓缓站起,布满皱纹的手着中山装的口袋:“我管库房二十三年了,进出的布料比我孙子的头发丝还清楚。”
他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让人不由得对他的工作能力心生信任。
而那些关系户们的自我介绍则显得敷衍许多。
销售科的张主任晃着二郎腿,漫不经心地说:“我姓张,负责销售,干了好些年了。”语气里满是傲慢,仿佛这份工作是与生俱来的特权。
等所有人介绍完毕,黄磊双手撑住桌面站起,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现在我们大家都认识了,以后就在一个锅中打饭吃。我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把工作干好。”
他停顿片刻,从文件夹中抽出一张纸,“从今天起,工资制度要变一变。”
会议室顿时响起一阵骚动,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皱着眉头小声嘀咕,有人则露出好奇的神色。
“基本工资是保底,级别一样,金额一样。但绩效工资不同,你这个部门这个月的业绩好,绩效工资就高,也就意味你付出多,那收益就多。”
黄磊举起那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计算方式,“工人的工资将采用计件酬劳,多劳多得。干得不好的,该扣就扣,该罚就罚。”
关系户们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张主任扯了扯领带,嘟囔道:“这不是折腾人嘛!”但周伟等人却若有所思,李雨晴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散会后,王敏快步追上正要回办公室的黄磊:“黄厂长,我觉得您这个新制度很好,制衣厂如果按照新制度执行,肯定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我会密切关注厂内的动向,有什么事我将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黄磊停下脚步,赞许地看着她:“那就辛苦你了,王主任,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管好办公室。”
得到认可的王敏,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转身回到办公室,立刻开始整理各部门的联系方式和工作流程。
而厂里的普通工人,一下午时间先后领到了厂里拖欠的工资,一个个的心情大好,打扫卫生也更加积极了。
林祖峰开始奋笔疾书,书写制衣厂新的酬薪计算标准、工厂的管理制度。
当晚黄磊就住在工厂厂长办公室,晚上又加了个班,画了几张草图,这是后世风靡全国的健美紧身裤。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外国服饰文化大量涌入国内,紧身裤作为一种新颖的裤装款式,给当时的国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随着健身运动兴起,健身操等运动开始在国内流行,特别是马教练通过央视“健美5分钟”栏目推广了大众健身操,紧身裤因其适合运动、能展现形体美而受到广泛欢迎。
紧身裤的流行唤醒了国内女性的审美和独立意识,让女性开始追求个性和时尚,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着装。
黄磊计划用健身裤做为制衣厂打翻身仗的主打产品,将制衣厂带上正轨,后期逐渐培养自己的设计人才,深耕服装行业。
第二天,黄磊开始巡查工厂的各个角落,车间的缝纫机、原料仓库、成品仓库、财务室等,总算是对工厂的每一个环节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竟然在原材料仓库的都发现了生产健美紧身裤的涤纶面料。他留心清点了一下,库存的涤纶面料还不少,这也算是意外之喜。
不过成品仓库中除了灰尘以外,连个线头都没有,工厂也不知道停工多久了。
一上午的时间,黄磊在检查摸底,而工人这边都待在自己的岗位上,由各自的上级传达制衣制以后执行的管理制度,以及工资计算的方法。
工人们都鸦雀无声,一个个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这套工资计算方式一天工作下来他们能够领到多少工资。
经过一番计算,以每个月工作25天的计算,大部分的一线工人得出新的工资计算方式所能领到的工资,将是当前工资的两倍甚至更多。
一个个都不太敢相信,纷纷开口询问,新来的厂长这套制度是否落实下来,到时候他们工资高了厂里会不会不认账等问题。
其实这些厂里的中层干部心中也不是太有底,因为他们也经过计算,如果按照这套制度执行,那么工厂每个月在工资支出这一块就会增加一倍以上,他们就是担心工厂会负担不起。
(http://tyshuba.com/book/bheeee-1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