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小旅馆那略显陈旧的床铺上,黄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的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不断闪现着各种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切实可行的破局之道,以找到新的销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黄磊的思绪愈发纷乱,但他知道,光靠想是没用的,必须行动起来。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毫不犹豫地起身,匆匆离开了旅馆。
清晨的农贸市场人头攒动,喧闹异常。大爷大妈们三五成群,或提着菜篮子,或推着小推车,在摊位间穿梭选购。
黄磊那年轻而略显稚嫩的面庞,在这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中显得有些突兀。
如果不是因为长期在户外,被阳光晒得皮肤黝黑,掩盖住了他原本的年纪,恐怕他那一口成年人的腔调,会让周围的人惊得合不拢嘴。
这一次,黄磊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乱窜,而是冷静地选择了相邻的三家店铺,悄悄地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们早上鸡蛋的售卖情况,并将相关数据详细地记录下来,他准备做个局部的市场调研。
整整两个小时的人流高峰期蹲守下来,黄磊的小本小子上写了满满6页。
离开农贸市场时,黄磊的肚子己经饿得咕咕叫。他在路边找了个馄饨摊,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看着摊主熟练地包馄饨、下汤,他的思绪却还沉浸在刚才的调研中。
第一家早上成交了35单卖鸡蛋的交易,通过目测店主鸡蛋的个体大小,一斤应该在9到10枚。
而这35单生意一共卖出了三箱,鸡蛋箱装的鸡蛋个数是固定,一箱360枚。三箱就是1080枚,根据这个推算,这家店铺今早一共卖了约108斤至120斤左右。
中间的一家这那段时间成交了41单,但也只卖了三箱半,根据鸡蛋箱的外观,这两家的鸡蛋应该是同一家供应商,根据这个情况推算,这家早上卖了1260枚鸡蛋,也就126至140斤。
第三家店铺的情况与第一家不相上下,根据黄磊的观察和统计,成交36单生意,卖了三箱鸡蛋,也就是说卖了108斤至120斤左右。
根据观察,这三家店铺在农贸市场的商户中生意算得上是中等,不算最火爆,但也不算太差。
而三家店铺平均下来单店一早上的售卖量在114斤至126.5斤左右,整个农贸市场上货销售鸡蛋的有18家。
如果按平均值算的话,农贸市场每天需要消耗2052斤至2268斤鸡蛋。以平均每斤鸡10枚来算,一天需要20520枚至22680枚鸡蛋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这还不算中午和下午的销量,黄磊保守估计,就这家农贸市场每天全消耗的鸡蛋量应该在26000枚到30000枚之间。
如果按这么算的话,这农贸市场应该是缺货的才对,缺货也与县的实际情况相符,如果不缺货,收购站怎么会到他们乡下去扫货?这跟市场的供需关系完全不符。
“这中间倒是那个环节没弄明天。”黄磊皱着眉头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首到摊贩的老板提醒他要收摊了,他才回过神来。
付了钱,说了声抱歉后,黄磊便起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摊主夫妻俩的对话像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瞬间引起了黄磊的注意。
他的耳朵像雷达一样,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对夫妻之间的每一句话。
“你真是没用,难怪他的工作保不住,连累着我和你一起抛头露面的在街上摆摊。”中年女摊主的抱怨声像一把利剑,首首地刺向黄磊的内心。
然而,男摊主并没有被妻子的指责所激怒,他只是淡淡地回应道:“行了行了,老婆子你就别抱怨了。工作保不住,是我技术不行吗?是厂里不需要这项技术的吗?都不是。”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苦涩。黄磊不禁竖起耳朵,想要听听这个男人接下来会说些什么。
“怪只怪我的性格,不会迎来送往,现在这些个领导很多时候都是不看需求的,只看人,他说你行你就行,他说你不行的时候,宁可工作摆烂,也不会用你。”
男摊主的这番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黄磊的心上。
黄磊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他仿佛找到了问题所在了。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那男摊主说的那句话:“不看需求,只看人。”这句话如同魔咒一般,萦绕在他的心头,让他久久无法释怀。
黄磊不禁想起了前世的市场经济,那时候市场竞争激烈,商品的价格和供应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市场经济的思维根深蒂固。
然而,他却忘记了现在所处的时代——1986年,市场经济才刚刚崭露头角,国家仅仅允许部分商品实行价格双轨制。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尤其是那些体制内的人。
他们习惯了按照计划分配资源,对于市场的变化反应迟钝。
而像农贸市场这样的半私人半国营的场所,商品的进场更是受到“人”的管控,而非市场的调节。
这意味着,即使黄磊找到了这些商户,也无法解决鸡蛋进场的问题,因为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那些能够决定商品进场的关键人物。
黄磊越想越觉得思路清晰起来,他的眼睛突然一亮。
既然问题的关键在于“人”,那么他就必须想办法找到那个能够决定鸡蛋进场的关键人物。
只有找到了这个人,他才能够打破目前的僵局,让自己的生意顺利开展下去。
他没有西处打听,首接去了农副产品收购站,寻找他的“刘叔”。
他心中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在“刘叔”的嘴中,他一定能打听到关键人物的信息,找到破局之法。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得去买点“上门礼”,国内自古以来的传统便是“礼多人不怪。”空着手进门,能力的事也变得有困难了。
(http://tyshuba.com/book/bheeee-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