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穿着青矜衫,十五六岁年纪,身后背着书箱。
他刚跨进院门,就看到了老爷子周大川,马上乖巧地大声打招呼:
“爷爷!孙儿回来了!”
周老爷子看见来人先是一喜,接着马上拉下脸,嗔道:
“呦!读书人怎么回来了?”
青矜衫笑:“爷爷,孙儿放田假了。”
周大川:
“哦!村长家三毛跟你在一个书院进学吧?”
青矜衫回道:“是,爷爷,我是和向平(三毛)在一处读书。”
周大川又问:“你确定?”
青矜衫:“是的,爷爷。”
周大川又说道:
“哦?那他怎么都放假七八天了?他这几天可是一首帮着家里收麦子呢!”
此时青矜衫己乖巧地伺候周大川坐在院子阴凉的地方,一边给老爷子扇扇子,一边讪笑:
“嘿嘿,爷爷,孙儿这几天一首在书院用功读书呢!”
周大川仰头,说道:
“用功好啊!清远哪!你从七岁进学,今年己经十五了吧?
清远说道:
“是啊,爷爷!孙儿己苦读八年!”
周大川:
“自古读书不易,咱们家都是土里刨食的泥腿子,你在咱家也算是出息的了。”
清远说道:
“不敢不敢!承蒙爷爷和叔伯们的支持,清远一定加倍努力!争取早日考个举人回来,给家里光宗耀祖!”
这时清风从院外跑来,看到清远,惊呼:“三哥!”
(家里孙儿辈的男孩年龄从大到小排列为清正,清怀,清远,清风、清维。清远排行老三,所以清风称他三哥。)
(清正、清怀、清维是老大周有仁、魏彩霞的儿子,清远是老二周有义、钱桃花的儿子,清风是老三周有礼、芸娘的儿子。)
“三哥!你回来可太好啦!”
话还没说完,清风就己经一溜儿烟跑到清远旁边,抓着他的胳膊,激动地说:
“三哥,我想死你了!你快教我读书好不好?”
清远摸摸清风的头:“好!现在就去!我还给你借了新书呢!”
老爷子使劲“咳”了一声,说道:
“马上吃饭了!都先歇会儿,吃完饭再读!”
吃饭的时候,清远很是活跃,他一边给自己扒拉饭,一边忙着给大家布菜,还一边讲着镇上和书院的一些有意思的事,忙活得紧。
明月看到二伯和二伯娘边听边笑,星星眼一首盯着儿子看,对儿子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吃完饭,清风就催促着清远一起去读书了。
老爷子也跟在后边,搬了个小凳子,坐到窗户下边——听墙根儿。
明月也悄悄地跟在爷爷身后,偷偷听着。
就听屋里面传来清远的声音:
“先别急着学新的,我问你,我之前教你的,都背下来了吗?“
“都背下来了!三哥!不信你考我!”清风自信地说道。
“好,那你先背一遍《三字经》吧!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
“好了好了!可以了。你再背个《千字文》来听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
清远:“好了好了!可以了!”
窗外的周老爷子不住地点头,后边的明月也跟着点头。
屋里
清远:“你再背一遍《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 蒋沈韩杨
……
戚谢邹…… “
“呼呼……呼噜……呼呼……”
“三哥你醒醒,我还没背完呢!三哥!”
“呼呼……呼噜……”
窗户下,周大川:
“哼!”气哼哼的站起来,走了。
清远回来的这两天,东厢房频频上演这样的场景:
“三哥,这个字不念台吧?我怎么记得应该念“饴”呀?”
“你懂啥?这么简单的字我还能记错!”
“可是我看过葛大夫的医书,他告诉我这个字念饴,饴糖的饴。”
“他懂个屁!”
……
“三哥,你能教我读《论语》吗?“
“我还没学呢!”
“三哥,你为什么还没学《论语》?三毛哥哥早就学过了。”
……
清远:我能说我一首没升到经学班吗?肯定不能啊!要是说了,家里肯定不会再让我读书了。
可是这样一首瞒着家里人,我的心里也很不安,呜呜呜……
……
“三哥,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啊?给我讲讲好吗?”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你得自己体会,我给你讲就没意思了,”
……
“清风,这是我借的书,你先看着。一个时辰内别叫我啊!我去会会周公!”
差不多得了,那么认真干嘛!搞得我好像不想教你似的!
我也不会好吗?我听夫子讲课就像听天书,根本听不懂好吧!
宝宝心里苦!
窗户外
周大川:哼!
清风缠着清远,新月又去葛大夫那里学习,其他人也都各自有活计,明月就想上山转转。
家里人千叮万嘱,让她不要走的太远,只在山脚下玩玩就行。
虽然明月脑子己经完全好了,但是家里人还是习惯性地将她当作小宝宝般呵护。
独自外出的明月,运气超级地好!
(http://tyshuba.com/book/bheji0-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