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上山挖到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章 上山挖到宝

 

第二天,天还没亮,二月姐妹就上山了。

新月经常上山,所以有她带着明月,家里人放心。

今天要走的这条路线山势较陡,植被茂密,蚊虫很多,所以姐妹俩全副武装。

裹紧绑腿防止刮伤和蚊虫叮咬,系上头巾防止树枝刮伤皮肤、缠住头发,又在身上撒上防虫药粉,兜里装上,背篓里装上吃食和水,柴刀开道。

出发!

二人披荆斩棘一路前行,明月内心戏没断:

今天要是能挖到几棵百年人参,那不妥妥的财富自由了?

老狐狸也不知在哪儿?为什么一首没回来?

……

走了将近三个小时,二人走到一处幽深的密林。

这里植被高大,地上甚至树干上都披着厚厚的苔藓,炽热的阳光无力穿透茂密的枝叶,使得这里的温度比其他地方低了好几度。

“明月,你看,那里有好大一株银耳子!”

明月顺着新月的手势看去,一大簇银耳长在一株半枯的树干上。

新月手脚麻利地爬上树干,轻轻将银耳摘了下来,又随手摘了几片大叶子小心地将银耳包起来,放入背篓。

“这可是滋阴生津、扶正固本的好东西呀!不光能治病,还能美容呢!很多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都喜欢将银耳和枸杞、红枣熬成甜汤来喝。”新月手里不闲着,嘴上也不忘给明月科普。

“姐姐,这么大一株银耳能卖多少钱?”

“这一株得有一斤半还多,晒干了至少能有一两,我估计能卖五六百文钱!”

“哇!”明月惊叹!

银耳在古代真值钱!

要是将来能人工培植出来,这也是一个赚钱的门路,明月心里暗暗想。

这里的环境似乎很适合菌菇生长,姐妹俩在这林子里转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又采到了三株银耳和小半筐菌菇。

走到密林边缘,新月突然惊呼一声:“地精!”

明月看到杂草丛中有几株黄色的像大麦穗一样的草,有的上面还开着紫花,长有点像缩小版的肉苁蓉。

新月轻轻将地精采下,一边还不忘普及知识:

“妹妹,这可是治疗男人肾虚、女人不孕的良药哦!它只能寄生在赤杨树的根茎上,你看这棵赤杨树,树龄估计也就五六年。太小和太老的树,地精都不会寄生的。”

明月心想:流氓草!所以只找青壮年!

拔完这几株地精,两人找了个平缓的地方,歇了一会儿。

明月将加了灵泉水的水囊给了新月,新月觉得今天的水格外清甜。

喝完灵泉水,嗯,又来劲了!接着走!

照样是新月在前面探路,明月在后边跟着。

走到一处朝阳的地方,明月旁边的树上突然窜下来一只白团子,吓得她刚要尖叫,一看是许久未见的老狐狸,怀里还抱着一个比足球还大的什么东西,来不及仔细看了,怕被新月发现,赶忙一个意念,将狐狸送入了空间。

而她自己没注意脚下,一脚踩空,大叫一声滑了下去。

前面的新月听到明月尖叫,马上返回来,为了抓住明月,也滑了下去。

所幸这是一个缓坡,加上荆棘丛生,将两人截住,有惊无险。

新月看到明月没事,放下心来,伸手去拉明月。

明月看到新月后边有一片枝枝蔓蔓的叶子,觉得好生眼熟?肯定在哪见过!心型,很像红薯叶,可比红薯叶小,是?

“何首乌?”明月惊呼。

明月前世喜欢看看中医节目,药材也认识一些。

听到明月说“何首乌“,新月转头看过去。

“哇!明月你好聪明!它的叶子叫夜交藤,根就是何首乌!”说着先把明月拉起来,就去研究何首乌了。

何首乌藤蔓粗壮,枝繁叶茂,与旁边的野草和大树缠绕成一大片,估计个头小不了。

清理掉枯枝找到根部,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她妹妹这是找到何首乌老巢了吗?

这一片居然长了五六棵何首乌。

明月一看新月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就知道发达了,据说野生何首乌在古代是很名贵的药材。

“姐,何首乌值钱吗?”

“嗯,具体还得看年份,年份越长药效越强,越值钱。“

既然值钱,那还犹豫什么,开挖!

姐妹俩将那些茎秆细弱的留下来没挖,只顺着那些茎秆粗壮的开挖。

看起来容易,挖起来难。

何首乌的根不光与旁边的树根交织在一起,地里还夹杂着碎石块,很是碍事。

不过两姐妹一边挖一边说话聊天,累了就喝水吃东西,倒也不觉得累。

新月一边挖着何首乌,一边问:“妹妹,你怎么知道它叫何首乌呀?”

“我在医书里看过。“

“哦,也是,之前你经常跟我去师父那玩的。“

要说葛大夫真是个好老师,不光言传身教,将自己的一身本领倾囊相授,还买了很多医书,让新月学习,说是要她 “集众家所长取自我之道”。

挖了两个多小时,看时间不早,新月招呼明月赶紧下山。剩下的两棵茎秆细弱的不挖了,让它们接着长吧,以后有缘再见。

明月在收拾的时候,悄悄将几块小的丢进了空间种了起来。

待两姐妹走到山脚下,己是乌金西坠,玉兔尚未东升之时。

此时村路上有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正在迎着她们走。

“大姐!二姐!“那个小影子欢快地跑过来迎接!

看到周有礼和清风的那一刻,新月激动的大喊,明月也是激动的挥舞手臂。

刚穿来的时候,明月一度觉得自己像个纸片人,虽然也每天按部就班的吃饭干活,但是却经常觉得自己像个过客,或者说像个观众。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这一家人对她的关爱,就像一股股暖流慢慢充盈她,她感觉自己越来越立体,越来越鲜活了。

到了家,饭己OK,一家人一边吃晚饭,一边分别“汇报“今天各自的战况。

今天清风顺利到学堂报道了,交了一年的束修费十两银子,安排了寝舍,领了统一的校服—淡蓝色的清衿衫,只需明天再买一些学习和生活用品,后天就可以去学堂报道了。

饭吃完了,天己经黑透了。

新月点了油灯,将背篓里的东西一一放地上,除了银耳和菌菇,就是一堆大大小小的黑疙瘩。

大的有婴儿的头那么大,小的也有拳头大小。

周有礼拿起一个仔细端详起来,然后惊喜地问道:“这是何首乌吗?我头次见这么大的何首乌!”

“之前我也挖到过两块何首乌,不过鸡蛋大小,那还卖了三两银子呢!这么大一堆何首乌,不得卖百两银子?”

周有礼仿佛在端详金子一般,两眼放光。

新月又把一个泡桐叶子包的包裹打开,递到周有礼和芸娘面前。

芸娘不认识这个像麦穗一样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原来没见过呀!“


    (http://tyshuba.com/book/bheji0-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