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子那也是爽快人,表示自己手下马上能来干活的大工有五个,只需要在村里找几个小工,就能开工。
村长更是积极,表示明天一早就给周有礼量地。
周有礼那是拖后腿的人吗?
当然不是!当即表示,明天量地,让小舅子去家里拿定金,后天就开工。
第二天早饭还没吃完呢,村长就上门来量地了。
主要是村长老婆着急呀!
小舅子来生意了,姐夫积极点不是应该的么!
周有礼家后面靠山,左右两边都没有人家,所以把左右两边相对平整的两块地都要了。
最后量完,一共西亩半,都是荒地,一亩地一两银子,买地花了西两半两银子。
周有礼拿了十两银子给村长,拜托村长办红契。
这时小舅子也来了。
明月一看村长的小舅子,身量不高也不胖,皮肤黝黑,牙齿雪白,精干中透着一股靠谱的气质。
挺好!
小舅子说话又快又清楚。
他说三间瓦房、六间厢房,再加一圈围墙,砖瓦材料加工费,差不多要一百五十多两银子。
明月插嘴问:“要是盖五间两进院子的,需要多少钱?”
小舅子嘿嘿一笑说:
“在咱们大安国,老百姓可是不兴盖正房五间的,只有家里有功名的人才行。”
明月这才警醒:
现在自己是生活在一个皇权统治下的封建社会,干什么事都要讲阶级制度。
小舅子也是懂得察言观色的,看到明月一脸懊丧,马上安慰起来:
虽然咱们不能盖五间正房,但是可以在三间正房两边各加一间耳房呀!这样算起来,也算是五间。还可以建两进院,大门旁边还可以盖倒座房,这么算下来,那屋子也是不少的。
不过他也就那么一说,毕竟他没觉得周有礼能有那么大手笔盖那么大的房子。
就一家五口人,房子盖多了也不能熬着吃啊!
能盖个三间一进院,这在村里就己经很出挑了。
其实明月想的是一步到位,如果将来土豆能种成功,她要在后院弄个土豆粉条作坊。
做土豆粉条会产生大量的土豆渣滓,可以喂猪、喂鸡,到时候后院靠近山脚那边可以弄个猪舍、鸡舍。
不过芸娘把明月拉到一边给她讲了一番道理,明月暂时放弃了这个想法。
明月毕竟不是个小白,她能理解芸娘的担忧。
在这种不讲法律只讲皇权的封建社会,要是没有靠山,即便有了财富,想要保住也是不容易的。
虽说目前村里是一片祥和,但是人心难测,还是不要太高调为好。
明月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找条大腿抱抱!
结果这个想法的第一个受害人就是清风。
几天后清风休沐刚回家,就被明月一顿耳提面命:好好学习!早点考个功名!别耽误你姐赚钱的速度!
吓得清风都不怕费煤油了—挑灯夜读!
最后确定下来的建房规划是:
先建个三间正房加两间耳房,东西各建三间厢房,再盖三间倒座房,围墙将新院子和老院子都圈起来,中间留门。
小舅子最后给出的预算是200两。
不过明月也有自己的两个坚持,那就是:
一、厕所必须按照她的想法建。
厕所也是青砖瓦房,上面留排气口,可以排味。用大青石做蹲坑,旁边放水桶,每次如厕后用水冲,厕所后面挖化粪池。
周有礼虽然不理解,但是看到女儿如此坚持,芸娘也赞成,也就同意了,主要现在不差钱不是?
二、院里通铺青石板
她可真受够了一下雨出屋就是两脚泥了。
小舅子表示:建是没问题的,只是预算得增加20两。
20两,小意思!
周有礼嘬着牙花,暗暗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周有礼给了小舅子一百两银票做定金,让小舅子先去买材料。
村长自告奋勇说可以帮着在村里找几个小工,周有理感谢了一番村长后,就首奔老宅。
周有礼跟周大川汇报了一下目前的工作进展,然后说了自己的诉求:
现在地里活不多,想让二哥周有义去帮着盖房,工钱跟大工一样,另外还得请大嫂魏彩霞帮着做饭:
给工人们一天做一顿中午饭。
这个诉求自然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于是第三天,小舅子就拉着砖石,带着五个大工来建房了。
村长也在村里找了十个能干又实在的人做小工。
按照村里的传统,在工地上摆好供品,按照吉时放了一通鞭炮后,周有礼家的建房工程就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
芸娘在明月的“支持”下,准备了丰盛的午餐食材。
葛大夫也给新月放了假,让她在家里帮忙。
还没到中午,空地上临时搭建的灶台就冒出浓浓的肉香。
一大锅猪肉炖萝卜干,一大锅鸡蛋炒嫩葫芦,一大锅小白菜咕嘟豆腐,一大桶丸子汤,杂粮饼子管够!
猪肉炖的软烂入味,素菜炒的油汪汪,丸子汤里面还加了木耳、黄花菜和葵菜叶,好看又好吃!
这伙食,堪比过年!
吃得好,大家自然干劲十足。
建房工地上干的热火朝天,明月心里可是长草了:她惦记着上山挖宝呢!
(http://tyshuba.com/book/bheji0-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