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零售改批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3章 零售改批发

 

到家之后,家人聚到一起,开了个碰头会,会议有两个议题:

一是今天的两筐菜卖了将近二十两银子。

听到这个消息后,全家沸腾了!

谁敢想啊!

两筐菜二十两银子!之前两车菜也卖不了二两银子啊!

二是今天麻辣串出现了仿品。

其实这件事明月早就有心里准备,想想前世遍地开花的各种小吃,都是相互竞争的同时相互影响,最后也能相互成全的。

如果只一家独大,哪来那么多小吃一条街、烧烤一条街呢?

只要做好自己的特色,保证质量,还是有的赚。

虽然不担心赚钱的问题,但是明月却觉得做小吃摊太累了。

原来只做麻辣串的时候,三个人还是很轻松的,但是现在增加了炸薯条和薯片,工作量增加了不止一倍。

而且摆摊真的很耗人,现在大伯和二伯家,除了上学的清远和小豆丁清维,其他人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小摊上了。

尤其是去县城,每天往返都要西个多小时。

所以她想“零售改批发”。

“啥意思?”

大家一脸问号。

明月解释:

“就是我们以后可以将薯条和薯片卖给茶楼或者酒楼,也可以将麻辣串的汤底卖给酒楼。”

“可是如果卖给酒楼,他们自己学会了,就不会从咱们这买了。”大家有顾虑。

明月耐心解释:

村里那些人家买的土豆种子数量并不大,即便明年都种出来,也就是够自家尝尝鲜,一时半会儿还达不到大面积种植的程度。

所以即便酒楼想自己做,也没有原料。

麻辣串即便有人模仿,但是味道并不如自家的好,他们一时半会买不到辣椒。

虽然粮店有辣椒种子,但是知道的人并不多。再将辣椒种子种成能大量使用的辣椒,更是需要不少的时间。

现在家里熬汤底用的辣椒都是明月提供的,她只说是百草堂的王掌柜从府城托人买来的。

听完明月的解释,大家放心了,也就是说,至少一年内,家里的生意是不愁的。

自从增加了薯条和薯片之后,两个小吃摊每天最少能赚六七两银子,除去不能摆摊的日子,一年估计最少能赚一千五百两银子。

有了这一千多两银子,哪怕停掉小吃摊,家里还可以买地,种土豆、辣椒,还可以做粉条。

明月一点也不担心以后的生意,她自己虽然什么都不会做,但是前世见的多呀。

奶茶、炸鸡、淀粉肠,她早就想尝试了,有大伯母的好手艺,相信很容易复刻出来。

二伯娘桃花还推荐了清远去茶馆和酒楼推销。

自打清远知道自家卖麻辣串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社交优势,将自家的麻辣串强势推广到了书院的饭堂。

还美其名曰便于书院管理,而书院的山长居然同意了。

于是书院的饭堂每天都会来订购至少西百个麻辣串。

后来小吃摊增加了薯条和薯片,这两种小吃可以说更受学子们的欢迎,于是饭堂每天都会至少订购50份。

虽说书院的价格比零售低了一成,但是不用自家的盘子和油纸,这样算下来还是划算的。

有了书院的支持,镇上的客流量虽不及县城,但是每天的收入却跟县城不相上下。

不过清远的这个行为也首接导致了一个后果,就是他的夫子认识了周有义和钱桃花夫妇。

于是夫子很不客气地跟夫妇二人指出,清远虽然能说会道,但不是读书的料。

读了八年还没升到经学班,可以说这辈子与科场无缘,不如早日另做打算。

痛定思痛后,钱桃花不得不接受儿子是个彻头彻尾无法挽救的学渣的事实。

好在现在自家有小吃摊的生意,每天几两银子进账,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路,不再执着于科考那虚无缥缈的梦。

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让自家儿子历练历练,他要真是做生意的料,这书不读也罢。

……

后半夜, 明月被噩梦惊醒!

看看身边,新月睡得香甜。

梦中情景模糊,但是感觉非常不好,为什么会这样?

进空间看看,没有异常。

算算日子,己经三个多月没见到老狐狸了!

难道是它出事了?

明月不敢再睡,心慌的厉害!

必须马上进山!

找老狐狸去!

于是明月先进了空间,用粗笔给明月留了个纸条,告诉她自己上山了,可能不会当天回来,让她告诉家人不要担心。

出了空间,明月穿衣下床,将纸条放到了桌上。

什么都不用拿,小公寓里什么都有,赶紧走!

刚要开门,身后飘来声音:

“明月?你要出去吗?”

妈呀!

本来就做贼心虚,新月这一嗓子差点把魂儿吓飞。


    (http://tyshuba.com/book/bheji0-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