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忽悠田掌柜开火锅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章 忽悠田掌柜开火锅店

 

田掌柜吃嗨了,根本没多想明月说什么“咱们的火锅店”啥意思。

明月接着忽悠:

“另外这些锅底还可以做成鸳鸯的、六宫格、九宫格的。”

“小料可以根据各人口味自己调,让食客体验感更强。”

“冬天围炉涮火锅,暖心暖肠。夏天吃火锅配冰饮,爽口开胃。伤春悲秋时,约几个好友一起吃火锅,啥不开心的都忘了。”

“没有什么痛苦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

田掌柜越听,眼睛越亮:

“明月,你太厉害了!你真是个饕餮奇才!”

你才饕餮!你全家都饕餮!

“怎么样?田掌柜,有没有信心和我一起开火锅店?”

田掌柜:“和你一起开店?什么意思?”

明月:“刚盘下的这家酒楼卖火锅,我出配方,算我入股,给我三成的利!”

天掌柜:“出个方子就要三成?你可真敢开牙!”

明月:“我能保证蔬菜供应!品质不变!吃了我家的菜,您是不是吃不下去别人家的菜了?”

这也是栓子来拜年时悄悄说的。

不光田掌柜自己一天三顿吃明月家的菜,他的老爹、老娘、妻子、儿女也是。

田掌柜心道:别提了,周家的菜,就跟福寿膏似的,吃完浑身通泰。

开始我还担心他家是不是用了什么邪术,或是菜里放了什么东西。

带着一堆青菜去医馆让老大夫看,老大夫说这些菜不仅没毒,而且常吃还会对身体有益。

给我把脉之后,老大夫说,我身体原来的陈年痼疾越来越轻,很可能是跟吃了这些菜有关。

不爽的是,最后那个老家伙把那堆菜昧下,不给我了,说要好好回家研究研究。

我也没客气,把脉的钱不给了!

后来问过周有礼才知,原来他家的菜浇的都是“营养水“,是用名贵药材熬的,难怪好吃又养身,跟大粪浇出来的菜就是不一个味儿!

“最多两成!”田掌柜咬牙说道。

明月:“成交!”

田掌柜:哎呀!草率了呀!

明月:“嘿嘿,您不用觉得委屈,我不占您便宜,这个分红我只拿两年。两年之内,我会根据店里情况,多研究出几种锅底给您。”

“另外我家只要有了新的蔬菜品种或者新菜式,第一时间给您!做菜的配方免费送!”

等土豆大量种植了,就可以做粉条、淀粉,还可以做各种土豆美食,田掌柜的两家酒楼,就是活广告。

不光土豆,还有辣椒、串收小番茄等,都可以借助田掌柜的酒楼推广出去。

酒楼我没出钱,只给创意,两年内拿两分利己经可以了。

毕竟这里可没有专利一说,什么东西只要一出来,肯定会有人模仿。

要是经年累月地拿那么多分红,恐怕田掌柜也会心生不满。

被忽悠瘸了的田掌柜,晕乎乎地跟明月签了协议,留下一堆礼品,带着几张图纸和大半车水果、蔬菜回去了。

图纸是明月画的,是为火锅店设计的桌子、小料台和各种锅具。

过几天,田掌柜会派人过来学习底料和小料的制作,同时定做桌子和锅,还要找人把酒楼装修一下。

明月这边要在一个月之内,种出火锅店开业后用的蔬菜,因为火锅店定在一个月后开业。

好在己经立春,气温慢慢升高,土壤逐渐解冻,可以先盖个简易暖棚。

简易暖棚不难做,在地上规划出暖棚的位置后,用土坯在西周围起大约半米多高的围墙,墙要厚一点,保暖性更好。

暖棚上面架木棍支撑,木棍上面盖上半透明油布。

暖棚里面每隔七八米砌一个土炉,烟道穿墙延伸到外面,要注意不要离油布太近,以免易燃失火。

晚上,或者气温低的时候,需要在油布上面盖上稻草,白天天气暖和时,再将稻草撤掉。

暖棚里面可以种植喜凉的蔬菜品种,比如菠菜、生菜、小白菜这些。

即便产量低些也没关系,现在空间的种植面积增加了,到时候勤快点,把空间的菜拿出来跟家里的菜掺到一起,怎么都够用了。

大年初西,早饭,明月美滋滋地吃着昨天田掌柜送来的点心。

要说田掌柜可真是个好人,送来的礼品实用又贴心。

不光送来了两匹棉布和一捆棉花,还送了各种熟食和点心。

点心应该是丰泽楼的厨师自己做的,比糕点铺子卖的还好吃。

明月早饭只喝了一碗汤,就开始啃起点心来。

不光她自己吃,还给桌上每个人都发了几块。

这个时代真好啊!

吃多少甜食都不会有家长叨叨说:会长虫牙!会得糖尿病!

只有周有礼不合时宜地说了一句:“明月你最近是不是胖了?”

还没等明月反应,周大川来了一句:

“胖了好!胖了壮门面!明月,多吃!”

“新月,文茵,你们也多吃!长胖点!”

“壮门面!“

吃完早饭没多会儿,明月舅舅陈安来拜年了。

陈安带了一大堆拜年礼品,还单独给了明月一个大袋子,里面是各种种子。

明月拿了种子,屁颠屁颠地跑到一边研究去了,其他的孩子们一拥而上,围住舅舅不放。

舅舅虽然是个光棍汉,但很有孩子缘。

只要他一来,孩子们就像尾巴似的甩都甩不掉。

陈安极有耐心,不光会陪孩子玩,还会教他们练武,给他们讲走镖时,遇到的各种好玩儿的事。

仁、义、礼三兄弟今天有大事,跟陈安打了个招呼之后,就赶着牛车去卢家庄了。

昨天田掌柜带来了卢员外要卖地的消息后,明月马上安排老爹赶快去买。

不光自家要买,大伯、二伯家也要买。

最近这几个月,仁、义两兄弟靠着小吃摊和反季菜可赚了不少。

农民有了钱,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买地,只是之前忙着出摊,加上卖地的不多,就一首拖着。

现在卢员外家要卖地,那得赶紧上。

卢员外家的地虽说离自家有十多里远,但都是好地,还都是连成片的大片地,买回来就能种,还好管理。

明月和芸娘嘱咐了周有礼一番后,就放他出去了。

主要是告诉周有礼,别缩手缩脚不敢花钱,家里有钱!

要不告诉他这些话,他畏首畏尾不敢买,错过了好机会就麻烦了。

盖房、买地之后,芸娘手里还剩三百多两银子,后来家里卖菜又陆续赚了800多两银子。

虽然现在家里吃得好、穿的好,可是日常花销并不大,因为明月三五不时地就会“捣鼓”出一堆东西,加上她每次去镇上或者县城,都会给家里添置东西,所以芸娘现在手里有一千多两银子。

明月手里的钱比芸娘多,她的收入来源比较多样:


    (http://tyshuba.com/book/bheji0-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