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来不是处理公务就是去校场操练。
但是现在却把公务都交给了副将,每天就是在家里研究各地的方志。
研究完方志,就说带着自己出来找矿。找矿这事,不是工部的活儿吗?
原来主子从不屑于处理小事,可现在的主子特别爱管闲事。
就说上次被永安堂那几个小痞子欺负的老头儿,救了他就算完了,主子居然还花高价把那老头的人参买下来了。
买就买吧,反正人参有用。
买完了,他还亲自送老头回家,说怕老头的银票在路上被抢。
被抢那也是他的命,主子这么忙,还要管这些小事吗?
还有,他现在不爱听我叫他主子,说让我叫他爷。
唉,这有啥区别呀?我主子就是爷,爷就是我主子呀!
看着手里的两张田契,明月乐开了花。
姐妹儿如今也是有产业的人啦!
没错,是两张田契,因为她不仅买下了百花庄,还把那块400亩的大片地也买了下来。
其实本来还想把那块150亩的地也一起买了的,但是下手晚了,己经被别人买走了。
当然那块400亩的地,是写的新月的名字,就当是我这个妹妹给姐姐的嫁妆吧。
至于清风,没事,他还小,等姐再赚钱了的。
百花庄到手了,明月第一时间就是去看看,然后再计划计划,怎样将它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百花庄还叫百花庄,名字没换,牌匾也没换。
难怪百花庄面积最小,却卖的最贵,单看围墙,卢员外在百花庄上面就没少花银子。
周家庄的外围没有围墙,就是用高粱秆做成的栅栏,而百花庄的围墙却用的石头和青砖。
百花庄是个二进院。
大门是五间倒座房,倒座房是给下人住的,里面的家具虽然材质一般,但桌椅板凳、床一应俱全,可以说,拿床被子就能住人。
进了大门之后,就是第一进院子,院子不大,墙根摆着几个大水缸,叫“门海”,里面装上水,防火用的。夏天里面种上荷花,美观又实用。
穿过垂花门,就到了二进院,也是这套房子的主院。
这个院的正房虽然只有三间,但是正房东西两边各配了一间耳房,加上东西厢房各有五间,厢房左右两边又各配一间耳房,所以算下来,这个院子足有19间房。
要是再加上倒座房和倒座房的东西厢房,那这个院子一共有26间房。
而且这个院子的房子盖的比一般的房子高大许多,窗户开得也大。
窗户上还有各种造型的棂花,繁复精美。
据说卢员外家每年春、夏都会来这儿住上一阵子,冬天虽然不怎么来,但依然给每间房,包括厢房和耳房,都装上了地暖,可以说相当大手笔了。
明月特意看了一下房子的地暖。
这个时候的地暖不像后世,是装修的时候加上水管或者电管,而是在建房的时候,就要先布局。
先在窗户外面的位置挖一个大约一到二立方米的深坑,再将西周磊砌青砖,作为操作口。
然后在窗户下面的位置设置炉腔,室内部分是在地砖的下面铺设火道,作为热力传送的通道,最后还要在房屋后面设置出烟口。
烧地暖的时候,人进入操作口,将炭放在颅腔里点燃,受热后的空气会顺着火道的路径,向房屋内各处蔓延扩散。
在这个过程中,热空气加热地砖,利用地砖蓄热的能力,还有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使热量由下往上传导,从而使室内保持温暖。
而炭火中的少量烟尘,则从房屋后面的出烟口排出。
明月看了看操作口,上面还盖着木板,应该是怕有人不小心跌落或者小动物进入。
之前以为自家的青砖大瓦房就己经很好了,跟这些房子比,那可真是拿潘长江比姚明啊!
带着明月、新月、周有礼和清风参观的是百花庄的庄头龚立长。
龚庄头年约五十,身材瘦长,皮肤黝黑,尖下巴、长眉毛、细眼睛,头发不多,胡子稀疏。
他除了擅长做农活,还认识一些字,会写写算算。
以前卢员外每次来百花庄之前,龚庄头都会先带着人,把院子和屋子清扫一遍。
至于卢员外的日常起居,都是卢员外带来的下人负责。
据说卢员外每次来,伺候的下人都不少于二十人。
卢员外是讲诚信的,当初说将全套家具留下,还真就全部留下了,连马桶都在。
只是卢管家将所有的炭都拉走了,所以暂时不能烧炭取暖。
不过没事,在入住之前,总还要准备一些东西,需要时间,现在能不能取暖也不重要。
接着龚庄头又带着大家去院子外边。
在正房东耳房与东厢房耳房之间有道小门,从小门出去,见到的是两排假山,假山之间碎石铺路。
随着弯曲的石子小路往前走,大约二十多米,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大大的开阔的池塘呈现在眼前。
别说,明月即便学习不好,此时也想到了一句诗:“柳暗花明又一村。”
先让人穿梭在狭窄的假山之间,让人感觉,前面是不是没路可走啦?
可突然之间,眼前一亮,一片开阔明亮的景色呈现在眼前。
高!实在是高!
把人的小心情拿捏的稳稳的!
现在是冬天,植被少,树也光秃秃的,一眼能看出老远。
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明月看到,这个池塘的面积足有八九亩,往远处望去,池塘东北方向是一片田地,西北方向是一座小山,池塘与小山之间还有个小花园。
龚庄头介绍,去年年底,卢管家己经让他们把池塘里的莲藕都挖走了,大鱼也捞走了。
担心明月不高兴,龚庄头安慰说:
卢管家每年年底都会命人挖莲藕、捞鱼,不过第二年,荷花还会长出来,扑扑拉拉能长满半池塘。鱼,更是捞不完的,年年捞年年有。
明月夸赞道:“这是个好地方呀!”
龚庄头听了明月的话,与有荣焉,也自豪地说道:
“不瞒小姐说,我之前也是见过几个庄子的,咱们百花庄,在安民县来说,也算数的上的!”
接着,龚庄头又带着大家往池塘东边走,过了池塘的范围,是佃户们住的地方,还有牲口棚和榨油坊。
榨油坊是个独立的院子,青砖房,里面火炕、碾盘、锅甑、撞锤等生产工具都在,就是豆子和油都被卢管家拉走了。
龚庄头说,负责油坊的是一家子,共10口人。
原来卢员外家地里种出来的黄豆,一半拿去卖,剩下的一半都拉到这里来榨油。
挨着油坊的,是佃户们住的一排土坯房,跟油坊比,差了很多。
百花庄佃户一共有六户,66口人。
牲口棚离佃户们住的排房不远,当然牲口也己经都被拉走了。
接着龚庄头又带着几人往北走。
来到了田地这边。这片地是水田,能种稻子,这让明月很惊喜,在甜水镇,水田可不多。
接下来,大家又返回池塘边,接着往西北方向走,来到了池塘与小山之间的小花园。
虽然天气寒冷,花园里的植物干巴巴的很萧瑟,但布置的却很有章法。
挨着池塘那边建有水榭,挨着山那边有观景亭,小花园中怪石假山,曲径通幽,尽显古典园林之美。
大家站在观景亭里,望着小山,龚庄头介绍说,山上有很多果树,都是卢员外命人找来的优良树种。
什么桃树,杏树,柿子树,山楂树,核桃树,板栗树之类的都有,可以说应有尽有。
除了果树,山上还有各种野花,可以说,山上一年西季有花可赏。
明月问:“冬天赏什么花?”
(http://tyshuba.com/book/bheji0-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