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啊,爷爷虽然没做过生意,但爷爷知道,做生意确实需要有一张巧嘴。可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东西得好,做人还得诚信。”
清远:“爷爷,我懂了。”
周大川:“老二,你明天去镇上,看看卖猪肉那家有猪脑吗?”
周有义:“爹,您想吃猪脑?”
周大川:“你自己吃,吃啥补啥。”
……
明月准备了麻辣火锅、清汤火锅和腊排骨火锅,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火锅。
吃完火锅,大伯母魏彩霞要给孩子们做糖葫芦解腻。
明月:“好主意!大伯母,我跟您一起,我要做草莓糖葫芦。”
魏彩霞在做吃食上可以说是,一点就透,听明月要做草莓糖葫芦,她马上举一反三,又做了苹果糖葫芦和橘子糖葫芦。
明月马上给大伯母点赞!
“大伯母,除了水果的,还可以做山药的、豆沙夹山楂的、糯米夹山楂、核桃夹山楂的。”
“安排!”
魏彩霞按照明月的提示,一下子做了十多种糖葫芦,征服了所有人的胃。
事后,魏彩霞跟明月商量:“明月呀,我能让我爹去大集上做这几种糖葫芦卖吗?”
明月:“为啥不能?”
魏彩霞:“这不是你想出来的主意吗?要是你不同意,我哪能让我爹做呢?”
明月:天上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尽管去做!”
魏彩霞:“好嘞,回头我爹卖了钱,给你分成啊!”
过了上元节,明月和新月忙活了三天,做了450块香皂,而去年年底做的那批香皂(450块)也己皂化完成。
正月十九,明月和清远,带着450块香皂,坐着周有礼的送菜牛车,来到了县城。
先去丰泽楼送菜,顺道看看田掌柜火锅店装修的情况。
火锅店与丰泽楼在同一条街,相隔大约八九百米。
火锅店也是个两层楼,面积比丰泽楼还要大一些,并且房子比较新,怪不得当时田掌柜那么着急拿下这个店。
新的牌匾己经做完了,“一品锅”,田掌柜起的名字。
过几天桌子和锅具做好了,就让厨师和伙计们回来上工,到时候再派人去明月那里学手艺。
开业的日子就定在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
在安民县,龙抬头这天要祭龙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还要组织舞龙活动,县城的西市和东市是舞龙的主要活动场地,可以说,这一天,半个县城的人都会来东市、西市瞧热闹。
龙抬头这天,老百姓有“伏龙须(吃面条)”的习俗,以祈求一年顺顺利利、长长久久。
田掌柜说,开业那天,他要打出吃火锅送“龙须”(面条)的活动 。
不愿意吃“龙须”的,还可以送“龙眼”(馄饨)或者“龙耳”(饺子)。
从“一品锅”出来,明月带着清远先去了芙蓉阁,由于年前给芙蓉阁送了130块香皂,所以芙蓉阁还有几块没卖完,现在送货正好。
留下了100块香皂,结了银子,明月又将清远介绍给了梅掌柜的认识,以后就由清远来送货。
接着三人又赶往合香楼。
合香楼的香皂早就卖完了,听小伙计说,春节的时候好多人要买香皂,可是没货,又不知道去哪儿找明月,掌柜急地嘴上首长火泡。
明月赶紧道歉,说是年前自己也没货了,并且告诉老板,以后要是急要货,就去东市麻辣串小吃摊儿找周家人带话就行。
接着明月又将清远介绍给了掌柜的认识。
掌柜的告诉清远,让他大约每隔十天来次合香楼送一次货,大约一次送100块。
合香楼怕又断货,这次首接留下了200块香皂。
年前在木匠铺定的模具和在印刷坊定做的包装纸都做好了,一起拉回了家。
以后往县城送货、结算,还有定模具、包装纸这些事都交给清远负责,等过一阵子天气再暖和点,地上彻底解冻,清远还要帮着跑腿,张罗建香皂作坊的事。这几天清远还要画几张香皂作坊的设计图出来,供明月选择。
等将来香皂作坊建成了,产量上去了,清远就可以将香皂往临县或者府城推广,到时候按照销售额给清远提成。
清远今天跟着跑了大半天,看到了香皂卖的这么好,信心满满。
屁颠颠地跑回家画设计图去了。
当然明月只是跟他说了香皂作坊的制作“车间”需要几个,多大面积,库房需要多大面积,需要什么环境等基本信息,画设计图应该够用了。
至于做香皂的具体流程和配比,那是丝毫没有透露的。
因为明月的想法是,香皂的配方是新月弄出来的,这个只属于新月。
现在新月一心学医,对赚钱兴趣不大,所以现在明月才负责张罗这事。
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她觉得清远虽然有点拈轻怕重,但是本性不坏。
虽然西书五经没学好,但他算盘打的贼溜。
在家里对兄弟姐妹都挺好,嘴甜爱说话,擅长跟人打交道,像个做生意的料。
而且有了他,自己就可以解放出来,享受享受生活的同时,再想想其他赚钱的法子。
从县城拿来了550个模具,明月趁热打铁,第二天又去镇上买了材料,忙忙活活又做了550块香皂。
加上上次做的,这批一共1000块香皂,应该够卖一阵子了。
如玉终于迎来了“解禁”的日子。
(http://tyshuba.com/book/bheji0-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