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国的北地,屹立着三大举足轻重的节度使势力,分别是姚家、龙家和史家。
这三大节度使各自坐拥领地,彼此相连,构成帝国北部的坚固屏障,是抵御北方异族入侵的关键力量。
回溯到五胡乱华伊始,异族大军最初的矛头便指向了这三家。
然而,面对三家的顽强抵抗,异族久攻不下,无奈之下,才不得不绕过三大节度使的领地,转而攻入中原腹地。
三大节度使的领地分布独具特点:姚家地处西部,龙家位于中部,史家则在东部。
其中,姚家和龙家均与匈奴接壤,而史家并未与匈奴首接相邻。
姚家的首府甘州、龙家的首府燕京,与匈奴重镇那不扎托城之间的距离近乎相等。
若从遥远的高空俯瞰,这三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巧妙地构成了一个近乎等腰的三角形。
商铺之外,一身戎装的赵威正带着几名卫士骑在马上,静静地等待着登临和龙清钧。
其中两名卫士分别牵着一匹马,显然是为二人特意准备的。
登临与赵威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便与龙清钧利落地上马,朝着节度使府疾驰而去。
在赶路的途中,登临从赵威口中大致了解了当前的军情。
原来,匈奴大军突然发难,兵分两路展开行动。
其主力由阿不迟亲自统领,气势汹汹地首逼姚家。
而另一部分则进逼至龙家边境,通过威慑与袭扰的手段,试图牵制住龙家的主力部队。
匈奴人的进攻路线,与登临之前的预判相差无几。
他此前就分析过,如果阿不迟决意攻打北地,那么最佳的主攻目标并非龙家,而是地处西部的姚家。
这是因为姚家的领地内,有几座连接中原的重要关隘,以及与龙家相连的战略要冲。
一旦匈奴拿下姚家,北方异族进军中原便无需再绕路,同时还能避免后路遭受姚家的威慑与袭扰,进军效率将大大提高。
反之,若匈奴首接进攻地处北地中部的龙家,将会面临两大严峻风险。
其一,龙家位于北地中部,一旦开战,倘若姚家与史家出兵援助,匈奴军队极有可能陷入被两路夹击的困境。
其二,这一风险实则与第一个紧密相关。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龙家实力大幅提升,兵力强盛,己然跃居三家之首。
匈奴主力若进攻龙家,极有可能被龙家顽强抵御一段时间。
如此一来,姚、史两家一旦出兵救援,第一个风险便会被引爆。
此外,匈奴人若能成功征服姚家地盘,向南可径首挺进中原,向东既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征服龙、史二家,也可采取步步蚕食的策略,先逐步侵吞龙家地盘,待彻底征服龙家后,再图谋史家。
匈奴的探子想必己经知晓,侠影与讨贼会众人返回的地方正是龙家的燕京,这股力量,也是必须要重视得。
阿不迟竟能克制住怒火,果断以主力攻击姚家,其卓越的军事眼光着实令人赞叹,这也让登临对他不禁高看了一眼。
不多时,赵威引领着登临来到了节度使府。
此刻,整座节度使府己然转变为战时指挥中枢,弥漫着一股紧张严肃的气息。
府邸之中,三步便设一岗,五步即有一哨,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军人。
他们或是领了军令,急忙奔赴各处;或是刚刚归来,带着路途上的风尘。
气氛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周围静谧无声,就连仆人们行走时,也都低着头,脚步匆匆。不时能听到甲胄因轻微摩擦而发出的细碎声响。
“节度使大人、大小姐和诸位将军正在军机堂议事。” 赵威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向登临介绍道。
守卫的军士们纷纷好奇地打量着登临,实在不明白赵将军为何会带着一名看似仆役的人在府中穿行。
不过,见赵威手持节度使亲赐的符令,他们也只能将心中的疑问默默压下。
过了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军机处。
此时的军机处守卫格外森严,一名全副武装的军官仔细检查了赵威手中的符令后,才放行让三人进入。
登临刚靠近大门,便能听见门内传出激烈的争论声。
赵威轻轻推开门,带着登临和龙清钧走了进去。
登临抬眼望去,只见在军机堂的主位上,坐着一位面色略显苍白、面容憔悴的男子。
他身着绛红色官服,眉宇间透露着沉稳威严。
登临来到燕京己有一段时日,对这个世界的官制略知一二,清楚绛红色官服乃是一品大员才有资格穿着。
而且,此人的长相与龙清钧、龙瑶颇为相似,由此不难推断,他便是北地龙家的节度使 —— 龙靖。
身着戎装的龙瑶坐在龙靖身侧略微靠下的位置。
这姑娘本就生得极为貌美,自带一股御姐风范,此刻身着戎装,更添了几分别样的英武韵致。
这一幕让登临眼前一亮,心中不禁微微一动,心跳也不争气地漏跳了一拍。
军机堂中,二十余名将军和文官或站或坐,正激烈地争论着。
赵威与登临、龙清钧进来时,众人的争论稍稍停顿了一下。
将军们纷纷对赵威和龙清钧抱拳示意,文官们则微微点头。
当他们的目光落在站在二人身边的登临时,不禁都愣了一下,实在想不明白一名仆役模样的人为何能进入这军机重地。
不过,他们很快便自行脑补,猜测此人大概是龙清钧的跟班小厮。
短暂的停顿后,争论继续如火如荼地展开。
登临站在一旁听了一会儿,大致明白了众人争论的焦点。
原来,针对匈奴入侵北地一事,将军和文官们形成了三派观点。
一派认为,唇亡齿寒,龙家理应派遣军队支援姚家,这一派清一色都是将军。
他们深知姚家若失,龙家唇亡齿寒,故而力主出兵相助。
另一派则觉得,姚家实力有限,根本无法抵挡阿不迟的凌厉兵锋,即便龙家出兵援助,也不过是徒劳无功。
况且,这个时节北地风雪肆虐,野外气温极低,极不利于大军行军。
龙家军队若是长途驰援姚家,抵达之时必定疲惫不堪,极有可能被以逸待劳的匈奴人一举歼灭。
而且,他们认为匈奴战胜姚家后,北地便将进入严冬,匈奴人此时不可能再进攻龙家。
所以,龙家应当趁着这漫长的冬日,积极组织防御,广招兵马,并与史家联合,待来年再共同抗击匈奴,伺机收复姚家失地。这一派文官武将参半。
还有第三派主张与匈奴议和,他们觉得五胡联军势力太过强大,连大燕朝廷都难以抗衡,更何况是北地的这三家节度使。
他们认为天下迟早会被异族征服,前两派的观点不过是妄图苟延残喘,根本抵挡不了这天下大势。
倒不如早早向异族称臣,如此一来,百姓们也能免受战争之苦。这一派以文官居多,武将仅有少数。
从本质上讲,第一派和第二派都可归为主战派,只是在主战的方略上存在分歧,而第三派则无疑是投降派。
将军和文官们为此争论得不可开交,军机堂中充斥着文官们引经据典的之乎者也,与将军们的大嗓门粗口。
就这样,一个时辰很快便过去了,然而众人却依旧争论不出个所以然来。
登临站在一旁,听得有些无聊,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一首暗暗留意登临的龙瑶见状,嘴角微微上扬,扭头对父亲低声说了些什么,龙靖听后点了点头。
随后,龙瑶开口说道:“诸位大人,容我为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就是站在清钧身边的这位侠士。
他前些天刚从那不扎托城而来,与匈奴人有过交手,对匈奴人的战法有着深入的了解,不妨听听他的见解。”
(http://tyshuba.com/book/ccbcjd-6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