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才微微亮,又有几户村民脚步匆匆地赶到了村长家“村长,我们也要报名参加收鱼!”黄老六急切地大声说道。
村长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点头应下:“行,我知道了,你们名字报给我,我逐个登记下。”
到了下午的时候,黄大壮怀揣着2000个铜钱,小跑到村长家。他径首走到村长面前,掏出铜钱递过去,诚恳说道:“村长,这些钱您先拿着,当做预支的收鱼钱。”
村长接过钱,拍了拍黄大壮的肩膀,语气坚定:“放心吧,大壮。这事儿包在我身上,肯定会给你,给林先生办得妥妥当当。”
这一天,黄家村的村民就像被注入了一股活力,男女老少齐齐出动。大家扛着渔网、提着鱼桶,朝着各处的河塘走去,甚至还有人跑到了邻村的区域捕鱼捕虾。
“咦~哥,这河里的鱼虾可真不少啊!”黄小明兴奋地喊道。
“是呀,鱼虾的腥味重,还费油,村里人都不怎么吃,捉得人少鱼虾就多了!咱们正好可以多抓些。”黄大明附和着,眼中充满了期待。
邻村人见他们来捕鱼,并未过多在意,因为这是再平常不过的场景。
第一天捕鱼结束,大家的收获都还不错,大家满心欢喜地期待着第二天正式收鱼。正式收鱼时候,天还未完全亮,墨蓝色的天空中还挂着几颗残星。
此时村长家的院子里却早己挤满了村民,嘈杂的人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村民们有的提着沉甸甸的鱼桶,里面的鱼虾活蹦乱跳;有的挎着篮子,里面的老鳖伸长了脖子。
陆陆续续还有村民赶来,围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这次收鱼。
“哎,六叔,你说咱这次能卖不少钱吧?”村民黄小明兴奋地说道。
“那肯定的,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只要肯下功夫,准能赚上一笔。”旁边一位大叔黄老六回应道。
村长站到院子中间,双手叉腰,提高音量喊道:“大家快点排好队,按照先后顺序来!”人群开始缓缓移动,自觉地依次排队。
这时,排在队伍后面的一位大妈着急地喊道:“前面的,能不能快点排好,我们这都等着呢!”
“别急别急,马上就好啦!”前面的人连忙回应。
后来的人在先到村民的述说下,也自觉开始排队。队伍逐渐变得整齐有序,大家都静静地等着,等待开始收鱼的时刻。
村长见众人己排好队,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现在开始收鱼!”
没想到,排在第一个的竟是赵大头。村长的儿子黄明发瞧见是他,不禁微微一怔,上下打量了一番,忍不住小声嘟囔:“哟,太阳打西边出来啦,赵大头你居然起这么早。”
赵大头一听,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满脸不悦。刚要发作,突然想到万一要是得罪了村长儿子,鱼就卖不出去,这到手的钱也就没了。
他强压下怒火,换上一副讨好的笑脸:“发哥,劳烦您受些累,先看看我的鱼吧。”
黄明发走上前,弯下身子,仔细地筛选起赵大头鱼桶里的鱼虾。他手法娴熟,很快就把那些个头不足、半死不活以及生命力不强的鱼虾一一挑出,不一会儿,就挑出去一小半的赵大头的鱼获。
赵大头看得心疼得不行,连忙说道:“哥,哥,我这可都是好鱼啊,你是不是看我不顺眼,故意挑刺儿啊?”
黄明发站起身,气得脸都涨红了,大声呵斥:“好你个赵大头,你睁大眼睛好好瞧瞧,看我是不是对谁的鱼都是这么筛选的,这是人家林先生的规矩!”
后面一位大叔忍不住开口:“赵大头,人家这是按规矩办事,你别在这儿瞎嚷嚷。”
王二婶子也附和道:“就是,大家都得守规矩,你可不能坏了这好事!”
赵大头被众人说得不敢再吱一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黄明发继续挑鱼。黄明发把挑好的鱼,分门别类地递给他媳妇王翠娥。王翠娥接过鱼,熟练地放在秤上称重。
“这桶鱼一共十斤,都是大个头的好鱼。”王翠娥大声报数。
“行,我记下来了。赵大头大鱼十斤”村长回应道。
称完重后,王翠娥把鱼放进旁边的鱼桶里,又接过黄明发递来的下一批鱼。
轮到黄小明时,他略带紧张地问道:“发哥,你看看我这鱼咋样,我昨天捕了一整天才抓了这么些大鱼。”
黄明发仔细检查一番,微笑着说:“不错不错,都是好鱼,没什么半死不活的,看得出你下了不少功夫,全部通过!”黄小明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不一会儿,王翠娥将赵大头的鱼虾称重完毕,将重量和种类告诉了村长。村长仔细计算计算了一番,取出铜钱递给赵大头。
赵大头接过黄灿灿的铜钱,眼睛瞪得老大,嘴角不受控制地流出了哈喇子。村长看着这不争气的赵大头,语重心长地说:“大头啊,难得你肯干点活,可别再荒废日子了。你瞅瞅你家小宝,都瘦成啥样了!”
拿到铜钱的赵大头,忙不迭地点头哈腰:“是是是,村长您说得对,我以后一定好好干,给小宝吃点好的。”
卖完鱼的赵大头,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黄明发筛选别人的鱼虾。小娃奶奶走过来,好奇问道:“赵大头,你看啥呢?还不赶紧回家准备下一趟。”
赵大头哼了一声,没说话。过了一会儿,赵大头见黄明发对其他人的筛选标准与自己并没有区别,这才收回目光。
黄明发瞧见赵大头那副不信任的模样,轻哼一声:“赵大头,看清楚了吗?我到底有没有故意针对你?”
赵大头顿时老脸一红,觉得有些羞愧,丢下一句:“我回家抓鱼去了。”提着鱼桶,带着剩下的杂鱼匆匆离去。
村民们一个接着一个,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卖鱼流程。院子里,称重的报数声、村民的交谈声、孩子的嬉闹声交织在了一起。
“下一位! 黄明发喊道。
“来啦来啦!”村民老黄头连忙提着鱼桶跑过来。就这样,收鱼工作在热闹而有序的氛围中顺利进行着。不到六点半,所有工作便圆满完成。
村长和黄明发带着收来的鱼虾赶忙来到黄大壮家,将鱼虾交给黄大壮,结算余款。
(http://tyshuba.com/book/dbiidh-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