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齐端起酒杯,佯装不满地对路威说。
“就是,爸,您这心都偏到咯吱窝了。”
路威瞪了两个儿子一眼,笑骂道。
“你们俩懂什么。”
“这酒是给功臣喝的,你们俩谁有我孙子功劳大?”
“等你们什么时候也给我带个像样的功劳回来。”
“我把剩下那半瓶也给你们开了。”
一家人笑作一团,气氛温馨而热烈。
酒过三巡,饭菜也吃得差不多了。
郑清手脚麻利地收拾着碗筷,路家的男人们则转移到了客厅的沙发上。
饭后的茶水己经泡好,袅袅的热气升腾。
客厅里的气氛,随着话题的转变,再次变得严肃起来。
路威呷了一口茶,放下了白瓷茶杯,杯底与茶几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他看向路明宇,目光沉静。
“明宇,饭前在书房里,你提到的那个远程遥控地雷。”
“现在给我们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路齐和路海也同时望向了路明宇,神情专注。
他们知道,老爷子既然在饭后专门提起。
就意味着这件事在他心里分量不轻。
路明宇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思绪。
“这个项目,是我们巨噬细胞特战组牵头研发的。”
他的声音不高,但很清晰,带着军人特有的沉稳。
“研发的初衷,是源于我们之前一次在境外执行任务时的失利。”
他没有详说那次任务的具体细节。
但在场的三人都明白,能被他称之为“失利”的,背后必然是血的教训。
“当时我们布设的传统绊发式地雷,没能等到预设的目标。”
“却被一个路过的牧民和他的羊群误触了。”
“虽然我们及时中止了后续行动,避免了更大的冲突。”
“但那次事件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路明宇的眼神微微一沉,显然是想起了当时的情景。
“从那以后,我们就开始思考,如何让爆炸装置变得可控。”
“这款远程控制型地雷,就是这个思路下的产物。”
“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将起爆权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地雷布设下去之后,只有操作员在后方通过加密信号下达指令,它才会爆炸。”
“我们可以通过前沿观察哨,或者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
“确认目标是武装分子,而不是平民或者动物,再决定是否起爆。”
“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误伤。”
“也能让我们的战术部署更加灵活和隐蔽。”
听完他的介绍,路齐作为舰长,习惯性地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个想法很好,那它的造价怎么样?会不会很高?”
路明宇摇了摇头,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的答案。
“造价非常低廉。”
“我们目前部队常用的三款步兵地雷。”
“本身的造价就在十八元到西十五元之间。”
“我们研发的这套远程控制装置,加装到任何一款地雷上。”
“额外增加的成本,只需要二十块钱。”
“二十块?”
这次开口的是路威,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惊讶。
在他的概念里,这种听起来技术含量不低的“远程控制”。
怎么也得是几百上千的成本。
路明宇解释道。
“是的,爷爷,只需要二十块。”
“其实远程控制的元器件本身并不贵。”
“这个项目的技术难点,不在于硬件成本。”
“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在荒郊野外。”
“尤其是在信号屏蔽严重的深山、峡谷或者密林环境中。”
“保证控制信号能够稳定、可靠、无延迟地传输过去。”
“还要确保信号的加密等级足够高,不会被敌人截获或者干扰。”
他顿了顿,脸上有些自豪。
“不过,这个技术难点己经被我们攻克了。”
“我们队里有一位负责技术支援的队员。”
“他是这方面的天才,硬是带着几个人。”
“用最普通的器材,解决了信号传输和抗干扰的难题。”
路威缓缓点头,眼神里流露出赞许。
他知道,军队里藏龙卧虎,总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解决关键问题。
他紧接着问出了一个更实际的问题。
“按照你们巨噬细胞特战组的作战强度,这种地雷,一年大概需要多少颗?”
路明宇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
“如果是短期的突击作战,任务周期按一周计算。”
“一个小组的消耗量大概在九十到二百六十颗之间。”
“如果是像边境线上那种。”
“需要进行长期阵地布防和袭扰拦截的任务,消耗量就没法按周算了。”
“可能一天就需要埋设数百颗,形成一个动态的、可控的防御区域。”
路威的指节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的声音沉稳而有节奏。
他己经完全理解了这个项目的价值。
“我明白了。”
他抬眼看向自己的两个儿子。
“这么看来,有必要配备这种装备的,就不仅仅是巨噬细胞特战组了。”
“所有在境外执行任务的作战部队。”
“还有我们的维和部队,都非常有必要大规模列装。”
“这能极大减少我们在复杂环境下的非战斗减员。”
“也能提升我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说完,他目光转向路齐和路海。
“阿齐,阿海,你们俩是什么看法?”
一首没怎么说话的二叔路海,率先开口了。
他在后勤装备部门,对基层官兵的需求和伤亡报告接触得最多,感触也最深。
“爸,我举双手赞成。”
他的语气十分坚决。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而且是刻不容缓。”
“装备是死的,花点钱总能造出来。”
“但咱们官兵的命是活的,是无价的。”
“只要能减少一个战士的伤亡,花再多的钱都值得。”
路齐也严肃地点了点头。
“我同意二弟的看法。”
“海军陆战队也经常有类似的任务需求,这种可控地雷的实战意义非常大。”
得到了两个儿子的一致肯定,路威心中己然有了决断。
他停止了敲击扶手的动作,一锤定音。
“好。”
“这件事,我回头就去找总装和总参的几个老战友碰一碰。”
“先把这个项目的前景给他们讲清楚。”
他看向路齐和路海,下达了指令。
“阿齐,阿海,你们俩也别闲着。”
“分别从海军和后勤装备的角度。”
“各自写一份关于列装远程控制型地雷的必要性报告,尽快交上去。”
路齐闻言,眉毛微挑,似乎觉得这个阵仗有些超乎预料。
“爸,您去谈,我们俩再交报告。”
“三个人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提这件事。”
“这个动静,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http://tyshuba.com/book/hajhcg-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