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苒苒的名字,第一次在那场“消失”之后,被清晰地放在了一个朝会上。
“——宋苒苒。”
那人轻轻念出这个名字,声音干净克制,像在复述一个过时的文件标题。
坐在会议桌对面的,是一群西装笔挺、手掌潮湿的中年男人。
这场会议并没有正式议程,但所有人都知道它的主题。
“她活下来了?”
“比活着更麻烦。”那人指了指身前的电子屏,“她开始动手了。不是情绪性报复,而是技术归位。”
“她一个人?”
“目前来看,是。”他顿了顿,语气微凉,“但她不是一个人能走到这一步的。我们初步锁定了两个支援方,一个是海外匿名技术回收机构,另一个……”
他没有说完,只把一张投影调亮。
照片中,是那张展厅模糊的剪影。
模糊得刚好无法识别,却又熟悉到让人不安。
——那是E留下的线索之一。
“如果她是E的人,那我们……是不是动错了人?”
有人小声说。
但说完那句话的人,却再也没开口。
因为会议的末尾,那位主持人不动声色地看向他,淡淡一笑:
“确认不是E主动牵线。她,是自选。”
“自选?”
“她自己走进去的。”
全场沉默。
如果宋苒苒是E主动选中的“工具”,那一切只是执行程序。
但她若是“自选入局”……
那说明,她知道这场局里有什么。
而且,她想赢。
?
与此同时,路彦站在深夜的停车场,手机里还存着一段剪辑。
是某论坛删帖前的录屏。
他反复看着画面中那张旧讲座照片。
画质模糊,角度刁钻,但他一眼认出来,那是她。
宋苒苒。
七年前那个,曾在会议桌上与他针锋相对、却也最能理解他的女人。
那时候的她锋利而理性,有种极致冷静的控制力,仿佛任何事都不会让她真正失控。
而现在,她回来了。
并且比所有人想象中都更聪明、更沉稳。
——甚至更危险。
他在心里默念那个名字:“E。”
这个名字这些年在暗线上绕来绕去,从未被真正证实存在,但所有重要节点背后,都有他留下的“迹”。
七年前那晚,路彦并不在东澜。
他接到“苒苒落水”的电话时,己经身处海外,为一场合作假期掩护出行。
那个电话,是苏姝亲自打的。
她的声音很平静,甚至带着一点轻描淡写的悲悯:
“她自己跳下去的。”
路彦当时没信,但他没说什么。
因为他说了也没用。
——那个晚上,己经有太多人提前布好了剧本。
他后来回去看那天的监控,发现“缺失时间”是恰好覆盖了走廊与露台。
而那块区域,原本是苒苒的“独立调试区”。
——也就是说,她在那个“没有监控”的区域,被推入水中,还是自己跳的,永远没有证据。
但他知道——她,不会跳。
她从不是逃避型的人。
她会痛,会怕,会犹豫,但她绝不会逃。
所以他那时候就怀疑:有人动了手。
只是他不能查。也不能问。
因为他己经和苏姝“绑定”得太深。
如果开口质疑,就意味着撕开共谋者的面具。
那是他不能承受的代价。
?
此刻,他站在停车场的风里,指尖掐紧手机。
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高跟鞋声。
他没回头。
首到那熟悉的香水味靠近。
“你在等谁?”苏姝走近,语气淡淡。
“没人。”他依旧没转身。
“那为什么不回家?”她笑了一下,拎着包靠在他车门边。
“这里比较清静。”他终于转身,语气温和,“我刚忙完。”
“我刚看你手机屏幕上,是她的照片。”
他不说话。
苏姝笑意淡了:“你是不是觉得,她回来了,我们就该开始怕?”
“不是‘开始怕’,是‘该怕了’。”他答得很轻。
她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抬手,轻轻理了下他的领口:“路彦,我们己经是命运共同体。”
“我知道。”他回得很快。
但心里,却忽然闪过一个想法。
——如果苒苒真的回来了,那她一定知道,他们不是“共同体”。
他们是,一场被动缔结的伪装联盟。
一旦水位上涨,第一个被牺牲的,会是她。
而他,也知道:
她,一定己经在布局——
只是,谁才是她的第一刀?
(http://tyshuba.com/book/hdaebj-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