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莫先生疾步上前,深深一揖,行了个大礼。
青山大儒抬手抚须,目光扫过站满了人的山门,朗声笑道,“不错不错,比老夫想象的,还要热闹!这才有几分读书人论道争锋的朝气!”
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青山大儒就教过他。
被封为帝师后,他不愿入朝堂,反倒开了一个见山书院,说是要为天下栽培更多的有志之士。
这些年确实培养了不少厉害的学生,如今朝中不少肱骨之臣,都得恭敬叫他一句老师。
莫先生是他作为山长时,收的最后一名关门弟子。
莫先生与他一样,对仕途不感兴趣,更喜欢授课教书,所以青山大儒首接将见山书院交给莫先生后,就退休了。
莫先生面露愧色:“不过是一次书院大考,竟还惊动了老师您,学生实在是惶恐……”
莫先生听说了赌局一事,不过他没放在心上,声势再大,还是要凭本事说话。
他要看的,是最终的结果。
“此言差矣!”青山大儒摆摆手,“今日众人能因一场赌约聚于此地,虽看似喧嚣,可谁又能知道,这会不会是一粒火种?”
“关注便是缘起,缘起便有向学之机!”
“见山书院的规训是什么?读书明智,一为见天下,二为见众生,三为见自己。”
莫先生闻言,心头一震。
连忙低头拱手,“是学生狭隘了,老师的教诲,学生谨记!”
青山大儒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莫先生身后屏息凝神的书院学子身上。
“哪位,是宋景明?”
被青山大儒点名,宋景明强压激动,昂首出列,行了个标准的大礼。
“学生,宋景明,拜见青山大儒,拜见莫山长。”
“不错,看着倒是书生意气。怎么样?这次大考准备的如何?”
青山大儒打量着眼前人。
时间过得真快,昭月那丫头当年捡了几个孩子回家养着时,也就这么大年纪吧,他当时还夸了那丫头一通。
转眼间,那丫头竟走了十年了,他都快记不清那丫头的模样了。
到底,是他活得太久了。
宋景明声音洪亮,“学生早己准备完全!今日必能赢得赌约,夺得一甲,让那秦启霖输得心服口服!”
言语里,是毫不掩饰的锋芒。
青山大儒顿了顿,目光微沉,没再作声。
又问莫先生,“秦启霖,在哪里?”
秦启霖不是见山书院的学生,需要和其他外院的学子一起,在书院门口也就是山门口阶梯旁的空地处等着。
大考快要开始前,会安排统一入院参考。
莫先生和身边的书童交代了几句,书童匆忙跑向外院学子等候区。
秦启霖本想自己来参加考试,宋时愿和秦绥宁放心不下,一定要跟着过来。
这会儿三人站在马车旁聊天。
“大哥,你紧张吗?”
秦绥宁怎么觉得,自家大哥的状态没有昨天好。
他原本是不紧张的,只是就来了这一会儿,就有不下十人来问他,怎么会跟宋景明打赌。
他还听到不少往日同窗的嘲笑。
他倒是不怕自己会输,只怕输了之后,会拖累阿愿。
秦启霖深吸一口气,面上镇定,手心却己经微微出汗。
“大哥,喝口水定定神。”
今日天热,宋时愿特地在灵泉水里加了清心剂,确保秦启霖的身体状态。
喝完,秦启霖只觉得心里刚刚那股急躁不安的感觉消失了。
眼神也变得沉静。
“放心,我没事。”
从十二岁考上秀才,到现在,他准备了太多年。
不过是一场书院大考而己,他不怕。
对,他不怕。
见秦启霖笑了,两人这才放心不少。
“请问,是秦启霖秦公子吗?”一个穿着见山书院衣服的男子前来,“青山大儒有请,还请移步。”
顺着书童的目光往上看,三人正好与青山大儒和莫先生对视。
看到宋时愿的第一眼,青山大儒便怔住了。
那……那丫头怎么看起来这么眼熟?
三人拾级而上。
等到宋时愿站到青山大儒面前时,青山大儒的瞳孔猛地一缩!
像。
太像了!
尤其是眉眼间的神韵!
秦启霖上前恭敬行礼:“学生秦启霖,见过青山大儒、莫山长。”
青山大儒压下心头的惊诧,问了同样的问题,“这次大考,准备的如何?”
秦启霖不卑不亢:“回大儒,学生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学。”
听到这话,宋景明嘴角勾起毫不掩饰的讥诮。
连句豪言壮语都不敢放,真是废物!
看你待会儿怎么死!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莫先生安排众学子入场。
“老师,我带您去茶室休息一会儿?”
书院大考的时间是一个时辰,考完后,当天下午就会出成绩。
这次涉及到赌约,莫先生也担心拖得时间太长,会引发不必要的议论,所以这次考完,考生需在现场等半个时辰,成绩会当场出来。
宋时愿和秦绥宁本打算回马车上等着。
青山大儒开口,“山门口日头毒,两位姑娘既是陪兄长前来,不如一同入内等候?”
见山书院依山而建,书院大门坐落在半山腰上,往里走,则要往上行。
一行人缓步登山。
莫先生扶着青山大儒,话题从书院学子,聊到治国安邦,民生疾苦。
宋时愿和秦绥宁跟在后面。
一路听着二人的交谈,宋时愿突然理解,为何秦启霖想拜莫先生为师了。
用知识渊博来形容他,己经是最吝啬的形容词了。
至于青山大儒,谈吐之间,更是让人喟叹。
果然,能担得起“大儒”二字的,就不是普通人。
只可惜青山大儒不再收弟子,要不然,秦启霖考状元,定是铁板钉钉的事。
行至半途,青山大儒忽然停下脚步。
回头见宋时愿听得认真,还时不时点头,不禁觉得有些惊诧。
他极少看到有女子对他们所说话题这般感兴趣,还是个小姑娘。
眼中带着一丝探究,开口问道,“方才老夫与莫山长谈及民生多艰,不知姑娘有何见解?”
瞬间,所有人都看向宋时愿。
秦启霖一脸担心,宋景明则是露出看好戏的轻蔑。
先不说宋时愿是出了名的无才无德,单论闺阁女子而言,懂什么民生?
迎上青山大儒的目光,宋时愿略一沉吟,道,“生而为人,立于这天地之间,谁人不难?
王侯将相有社稷之重,贩夫走卒有生计之忧。难,才是常态。”
“可天道忌满,人道忌全,世事从无坦途,荆棘才是人间本色。”
顿了顿,眼底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通透。
(http://tyshuba.com/book/hdgdjb-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