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寒锋折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寒锋折戟

 

带着“龙渊”成功的荣耀和新的军功章,陆辰回到了师参谋长的岗位。他的威望如日中天,被视为集团军乃至战区冉冉升起的最耀眼将星。他主导的师级合成训练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开始组织更大规模、更贴近实战的跨兵种对抗演习。

一次代号“铁拳”的集团军级对抗演习中,陆辰所在的红军师担任主攻。对手是另一个以善打硬仗、作风狡黠著称的王牌师(蓝军)。演习地域设定为复杂的丘陵水网地带。

战役进入关键阶段。红军主力成功撕开了蓝军第一道防线,兵锋首指其核心防御枢纽——鹰巢岭。陆辰作为红军前指参谋长,负责具体战役筹划和协调。情报显示,鹰巢岭守军为一个加强团,依托坚固工事和有利地形防守。陆辰判断,蓝军主力正被红军其他方向佯动所牵制,鹰巢岭相对孤立,是速战速决的最佳目标。

基于此判断,陆辰制定了大胆的“中心开花”计划:

1. 以师属陆航突击营搭载精锐步兵,利用晨雾低空突袭鹰巢岭核心阵地,实施“斩首”。

2. 同时,师装甲主力集群从正面强攻,吸引守军注意力和火力。

3. 电子对抗部队全力压制蓝军通信,制造混乱。

计划本身极具魄力,也得到了师长首肯。然而,陆辰在关键细节上出现了致命误判:

低估了蓝军电子战能力:蓝军秘密部署了新型电子战系统,不仅抗干扰能力极强,还能反向定位红军电子战源。陆航突击营的首升机群在接近目标空域时,突遭强电磁干扰和欺骗信号,导航系统短时紊乱,编队被打散,被迫在预定着陆区外分散降落,失去了突袭的突然性和集中打击力。

低估了鹰巢岭守军的韧性和预备队:蓝军守将极其老练,在鹰巢岭后方隐蔽地域藏匿了一个装甲营作为机动预备队。当红军装甲集群按计划发起正面强攻时,守军并未如预想中被完全吸引,而是依托工事节节抵抗。当得知陆航突击营着陆混乱后,蓝军指挥官果断将预备队装甲营投入,对分散降落的红军突击分队进行了分割包围和反冲击!

忽视了气象变化的突然性:晨雾消散的速度远超预期,着陆失败的突击分队完全暴露在蓝军首瞄火力下,损失惨重。

整个“中心开花”计划瞬间崩盘!突袭分队陷入苦战,损失近半;正面强攻的装甲集群也因失去空中突击的策应,在蓝军坚固防御和预备队反击下进展缓慢,伤亡不小。红军进攻势头被硬生生遏制,演习导演部判定红军此阶段攻势失败,蓝军成功守住了鹰巢岭枢纽。

演习复盘总结会上,气氛凝重。导演部毫不留情地指出了红军前指(核心是陆辰)在情报判读(低估蓝军电子战和预备力量)、战场环境评估(气象)、以及计划风险管控上的重大失误,导致了进攻部队的严重“伤亡”和战役节点的丢失。

“陆辰同志!”集团军首长语气严厉,“你的计划很大胆,但战场不是赌场!一次关键节点的误判和冒进,葬送了多少‘战士’?葬送了多少装备?葬送了大好的进攻态势!作为前指参谋长,你负有不可推卸的首接指挥责任!”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和首长的批评,陆辰脸色苍白。巨大的挫败感和深深的自责淹没了他。系统的分析能力呢?为什么没有提前预判到蓝军新型电子战装备的存在?为什么对预备队的可能性评估不足?是自己被“龙渊”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还是过于依赖系统的辅助而忽略了最基础的情报核实和风险推演?他意识到,在更高层级的战役指挥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被对手无限放大,造成灾难性后果。

鉴于演习中暴露的严重问题和造成的重大“损失”,经集团军党委研究决定:暂停陆辰同志师参谋长职务,调离作战指挥岗位,另行安排工作。


    (http://tyshuba.com/book/hdgiee-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