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剑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书剑长歌

 

在“血刃”经历了数次生死边缘的实战淬炼后,陆辰的军衔晋升为中尉。此时,一个特殊的命令传来:上级决定选派一批有实战经验的优秀年轻军官,回到顶尖军事学府进行为期两年的深造,系统学习现代战争理论、联合作战指挥等高级课程,为未来担任更高层级指挥员打下坚实基础。陆辰的名字赫然在列。

于是,几年后,陆辰再次踏入校园。但这次,他穿着笔挺的陆军中尉常服,胸前的资历章和代表着实战经历的略章无声诉说着他的过往。他进入的是国内最顶尖的国防科技大学,指挥与信息系统工程专业。

走在绿树成荫的大学校园里,感受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青春气息,陆辰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身边擦肩而过的,大多是十八九岁、朝气蓬勃的地方生或普通军校生。他们谈论着考试、游戏、恋爱,眼神清澈而充满憧憬。而陆辰,虽然年纪相仿,但眼神深处沉淀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沧桑,身上隐隐散发着一种经历过血火磨砺的独特气场。

他的存在,在学院里很快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年轻帅气的中尉军官,实战英雄的光环(虽然具体事迹保密,但“砺剑”和“血刃”的经历足以让知情者肃然起敬),再加上他沉默寡言却气质卓然,自然吸引了不少目光。但他刻意保持着低调,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课堂上,当教授讲解复杂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信息化战争中的网络中心战理论时,陆辰不再是当初在“砺剑”时如饥似渴吸收知识的新兵。他结合自己在特种部队的实战经验,特别是那些在生死关头对信息感知、快速决策的切身体会,以及系统辅助下对战场态势的独特理解,常常能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或独到的见解,让教授们都感到惊讶。

一次关于“城市反恐作战中指挥信息系统效能瓶颈”的研讨课。陆辰结合自己参与过的一次真实解救人质行动(保密部分做了处理),详细分析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传统指挥链信息传递的延迟性和脆弱性,并提出了利用边缘计算和AI辅助决策节点进行分布式指挥的构想。

“这位…陆辰同学,”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你的观点非常有价值!实战经验果然是最好的老师!你的构想,与我们学院正在研究的‘蜂群式智能指挥节点’项目方向高度契合!课后我们详细聊聊!”

陆辰平静地点点头。他知道,自己的优势并非完全来自天赋或系统,而是那些在硝烟中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和经验。系统更像是将他这些经验进行了高效整合和放大。

图书馆成了他待得最久的地方。他如饥似渴地研读着大部头的军事著作、最新的外军研究动态、复杂的信息系统架构论文。系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让他能更快地筛选、理解和记忆海量知识。

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陆辰在图书馆军事理论区查阅资料时,与一个同样埋首书卷的女生“狭路相逢”,手同时伸向书架上的最后一本《论制信息权》。女孩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而充满书卷气的脸庞,眼神清澈明亮。她看到陆辰的军衔,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歉意的微笑:“中尉同志,您先请。”

陆辰也微微颔首:“谢谢,你先看吧,我不急。” 两人目光短暂交汇,空气中似乎有某种微妙的电流闪过。女孩叫苏晚晴,是指控与制导工程专业的高材生。这次偶遇,为陆辰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意外的亮色。两人偶尔会在图书馆相遇,就某个军事技术问题或战争理论观点进行简单而深入的交流,彼此都惊讶于对方的学识和见解。但陆辰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始终保持着礼貌而克制的距离。

两年深造,陆辰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他的毕业论文《基于多源异构信息融合的特种作战小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获得了学院最高奖项,并被列为机密项目参考。他的视野、格局和理论素养,得到了质的飞跃。系统界面上,【能量:8.2%】,伴随着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思维的拓展,似乎也有了缓慢的增长。


    (http://tyshuba.com/book/hdgiee-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