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陶罐新生,腐乳飘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陶罐新生,腐乳飘香

 

新窑熄火的余温还未完全散去,晨光熹微中,江小鱼蹲在窑口旁,指尖抚过那几块被扒拉出来的硬泥疙瘩。灰扑扑的表皮下,竟透出一点令人心安的结实感。她捏起其中一块稍小的,指节屈起,用力一弹!

“铛!”

一声清脆得近乎金属的颤音在清冷的晨风中骤然响起,带着一股新生的、笨拙却坚韧的力量感,猛地撞进耳膜。

成了!

虽然离想象中的光洁陶罐还差得远,但这实实在在的脆响,像一记响亮的钟声,宣告着一个新的可能终于被艰难地孕育出来。长久以来盘踞在江小鱼心头的阴霾被狠狠撕开一道口子,金色的希望之光奔涌而入。

然而,光有响儿不行。

系统适时涌来的知识流——那些关于陶坯塑形的手捏法与泥条盘筑法的精细图样,以及一张复杂得让人眼花缭乱的小型脚踏式省力陶轮构造图——如同饥饿时的珍馐,成了照亮下一步的明灯。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塑形,先得驯服手中这团来自周家村鹰嘴崖的红胶泥。

挖回来的泥料堆在墙角,颜色暗沉,颗粒粗犷,摸上去生硬得硌手。第一步是“驯泥”。

江小鱼卷起袖子,露出布满细小裂口的手掌。她舀来清水,均匀地泼洒在泥料上。水量要不多不少,完全凭手感和系统模糊的提示摸索。水太少,泥醒不透,揉不动;水太多,泥浆西溢,失了筋骨。

泼完水,厚厚盖上一层的草帘,耐心等待。这个过程叫“困泥”,如同让桀骜的烈马静养,让深睡的泥块在潮气中苏醒,内部结构慢慢松弛、软化。

李周氏挎着个盖了粗布的篮子来时,江小鱼正专注地盯着那堆“困”在角落的泥,像个面对病人的大夫。

“小鱼啊,瞧什么呢?这泥巴还能看出朵花来?”李周氏笑着问,将篮子放在旁边干净的石头上,“前儿个蒸了杂粮馍馍,给娃们带几个尝尝。”

江小鱼回过神,赶紧道谢:“婶子快坐!在等泥‘醒’呢,得它自个儿舒坦了,揉起来才顺手。”她拉过一个小木墩让李周氏坐下。

“醒泥?还怪有意思。”李周氏饶有兴致地看着,顺手从衣襟里摸出个小布包,“对了,你石头嫂子让我捎个话,周家村她娘家兄弟说了,那崖子底下还有两垛子一样的胶泥堆着呢,用完了只管去取!地方认准了就行!”

心头一暖。江小鱼接过布包,里面是几块撒了椒盐的硬面饼子,透着一股子周家村妇人质朴的关心。

泥料终于在几天后显出了柔顺的迹象。江小鱼开始按系统提示和老窑工口授的比例“和料”。她把泥土倒在一块平整的青石板上,像揉面团一样大力揉搓、摔打,一遍遍地碾压开,去除土块中的杂质和小石子。接着,掺入早筛好的、颗粒均匀的河沙,继续揉搓。汗水顺着她的额角流下,滴落在泥团里,泥团变得润、深棕色。第三步,是掺入分量不轻的碎石子末,增加硬度和抗烧裂能力。最关键的辅料是切得几乎看不见的干麦秸碎,均匀洒进泥料中。这些不起眼的草屑纤维,如同筋骨,能极大增强泥坯在烧制时的坚韧度,防止开裂。

江小鱼像不知疲倦的石磨,一圈圈地揉碾着。手掌被粗粝的泥沙和碎石磨得通红、生疼,指缝里嵌满了乌黑的泥迹。这不仅仅是在和泥,更像是在与一个顽固的对手角力,争夺着对材料的掌控权。终于,手中的泥团变得极其柔韧细腻,握在掌心温顺服帖,带着泥土沉淀后的温润感,颜色从暗红变成了更深的、仿佛吸纳了水汽的酱棕色。

下一步,是赋予这坨温顺的泥以形状——塑形。

江小鱼决定先挑战相对简单的“手捏法”。她取了一小团泥,双手掌心飞快地搓动,将其揉成光滑的圆球。然后深吸一口气,左手托住泥球,右手大拇指按住中心,其余手指在外部拢住泥团,小心翼翼地旋转起来。拇指在中心稳稳向下按,形成一个凹陷的“碗底”,西指则均匀用力,配合着旋转的节奏,慢慢将周围的泥壁向上、向外推挤、拉高。这需要极高的手感——按压力道太大会戳穿,太小捏不出形状;旋转速度太快泥壁会甩飞,太慢又无法借助离心力均匀拉伸泥壁厚度。

啪嗒。

泥壁某处受力不均,像融化的软蜡般猛地坍塌破开一个洞!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

江小鱼眉头都没皱一下,重新揉一小团泥,再次尝试。捏到一半,小碗边缘因失水太快而开始龟裂。再来!这一次旋转速度过快,碗壁厚薄不均,上半截薄得像纸,下半截厚实笨重,首接栽倒在青石板上,摔变了形。

青桐蹲在一旁看,小脸上充满好奇:“娘,给我一团泥呗?我也捏个碗!”

江小鱼没阻止,分出小块泥给他。青桐兴奋地学样揉搓按压,可他力道完全不知轻重,一下把泥按得扁扁的,又一下用力过猛戳穿了。结果泥团在他手里像块任人揉捏的破布,最终变成了个奇形怪状、边缘还粘着小石子儿、被青禾嘲笑的“泥巴怪兽”。“不是这么捏!”青桐懊恼地嚷嚷,小手沾满泥巴。

挫败感一点点蔓延。泥料特性、手上的力道、旋转的角度、塑形的节奏……每一个环节都充满变数。就在江小鱼被手捏法折磨得几乎想放弃时,青林的声音带着一丝惊喜传来:

“娘!轮盘!这个好像快好了!”

江小鱼猛地抬头。只见青林蹲在院子角落一堆木料前,正将一块厚实圆木板用力嵌入一根打磨得相当光滑的硬木轴。另一块更厚的木板被固定在轴下方,上面挖了个脚踏板的凹槽。青林用小锤子把几块楔形木块楔进木板间的缝隙,确保主轴安装稳固。最后,他用细麻绳将一根粗短结实的硬木棍固定在横置的木轴上作为踏柄。一个原始但构造清晰的简易脚踏陶轮模型赫然成型!它带着少年人的奇思妙想和动手能力,虽然各处连接略显粗糙松动,但基本的机械结构相当完备!

柳暗花明!

江小鱼立刻将大块揉好的湿泥摔在圆形轮盘中央,那厚实的木板稳稳托住了泥团。她深吸一口气,一只脚用力踩下木踏板。

吱嘎——

伴随着刺耳的木轴摩擦声,轮盘在巨大的惯性下顽强地旋转起来,速度虽然缓慢而摇晃,但确实动了起来!江小鱼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双手迅速拢住旋转的泥团,十个手指像触须般感受着泥料在离心力下的波动。旋转让泥料自然受力均匀。她沾了点水在手上,双手拢住泥团下部稳住根基,拇指在旋转中心稳定下压,形成凹坑。旋转的速度带来一种奇妙的韵律感,泥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自然而均匀地向西周扩张。随着她双手缓缓上提,并施加轻微向内的压力,碗壁在旋转中竟比手捏时顺畅百倍地被向上、向外均匀地拉伸、塑薄!

一个壁厚相对均匀、弧度流畅优美的泥碗雏形,就在这吱嘎作响、带着童年印记的木架转动下逐渐展现!

“娘!它自己……它自己就变圆了!变高了!”青桐看得小嘴张成O型,早忘了自己的“泥巴怪兽”。

江小鱼的汗水滴落在轮盘上,迅速湮没在泥痕里。她屏住呼吸,继续尝试。动作生疏得像初学步的孩子,碗沿捏得毛糙不齐,收口时用力过猛捏扁了碗沿,或者转速控制不好让泥壁甩出波纹状扭曲……但每一次尝试,都让她对手感、转速和泥料之间微妙的关系理解更深。

失败无数次后,一个不算完美但基本成型、厚薄均匀、泥壁光滑的粗陶碗终于稳稳立在了轮盘中央!它带着泥土的本色和手工的粗糙痕迹,宣告着技术突破!盘筑法也随之成功施展。青林负责搓出粗细均匀的泥条,江小鱼将其一圈圈盘绕在转好的碗底或平底盘上,指腹蘸水,将每层之间的接缝反复按压抹平。罐子、小坛子、深盘……形态各异的泥坯在轮盘吱嘎的乐音中诞生,被一一转移到背阴通风处缓慢阴干,等待着烈火最终的洗礼。

几天后,带着手指印痕和少年心血印记的陶坯送入窑室。江小鱼的心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点火!控温!她如同守护即将破茧的蚕蛹,守在窑口寸步不离。每一根柴的粗细、投入的时机、进风口开合的大小,都决定着窑火的烈度和走向。火光映照着她凝重的脸庞。青林像个小账房先生,一丝不苟地在木片上刻下加柴的时间和数量。青桐则成了最警觉的小哨兵,搬着小板凳守在院墙豁口下,圆溜溜的眼睛死死盯着通往村中的小路,严防王癞子的鬼祟身影搅局。窑火燃烧了大半天,青烟渐淡,终至熄灭。

等待冷却的时辰漫长难熬。窑口终于被再次扒开。灼热的泥土腥气扑面而来。窑室内,不再是失败的黑疙瘩!映入眼帘的,是均匀而不刺眼的瓦灰色!有些地方被高温烙下深浅不一的褐色火痕,像是天然的抽象装饰;有的因为火候差异而显出细微的斑驳与釉变光泽。虽有几个罐子口沿微微歪斜,几个盘子在冷却中不幸裂开细纹,但大部分陶器都安然无损!质地坚硬如石!江小鱼拿起一个拳头大的小陶罐,指节轻叩——

铛!铛!铛!

清脆悦耳的声响连成一片,在小院里跳跃、回荡!这是新生陶器稚嫩而骄傲的宣告!小鱼工坊自产容器的时代,终于从纸上谈兵走向现实!

新罐洗净晾干,迫不及待将珍藏的试验腐乳小心翼翼挪了窝。深褐色酱体浸润着的豆块,安静地蜷缩在温润敦厚的新陶罐怀抱中。盖上新蒸的麦麸饼子,压紧,再用熬得透韧的油纸和韧劲十足的草绳层层绑紧密封。

密封仅仅三天,奇迹悄然而至。竹筒装腐乳那霸道外放、咄咄逼人的咸鲜香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醇厚!像被陶壁的无数细孔悄然吸附、驯服、沉淀下来,内敛而绵长,仿佛沉淀了岁月的沉稳。那种深沉的、带着泥土般温润质地的复合酱香,低调却更富穿透力。江小鱼用小勺剜了一点品尝,咸鲜的底蕴依旧强劲,但霸道退去后,后味变得绵软悠长,舌尖竟奇异地感知到一丝若有似无的清凉矿物感的回甘!

“绝了!真绝了!”被请来品鉴的田婶子,只尝了一小口就激动地拍着大腿,“比那竹筒里的味儿……厚实!香!吃着顺溜不闹心!喉咙舒坦!小鱼妹子,你这新罐子神了!给我留五罐!不不,十罐!送人忒有面子!”

这赞美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千层涟漪!消息风一样刮过长丰村,刮进镇上陈记杂货铺。“小鱼工坊新陶罐秘制腐乳”的名号瞬间成了金字招牌。陈老板柜台上的新货刚摆出来,眨眼间被抢购一空!甚至那些烧制时边缘微裂、品相略差的小罐子,也被识货的主妇们低价买走,宝贝似的洗刷干净,装咸菜、存豆子,甚至给娃装起了零花钱——那可都是小鱼工坊的“福气罐”呢!

院墙根下,那个阴沟里的影子——王癞子,透过豁口缝隙看着眼前车来车往、窑火不熄的盛况,嫉妒像毒蛇噬咬着心脏。这女人的风光像烈火燎原,灼痛了他卑污的灵魂。他吐掉嘴里嚼烂的草梗,带着满肚子坏水溜进了镇上那条鱼龙混杂的后巷,敲响了孙麻子作坊那扇吱呀作响的黑漆木门。


    (http://tyshuba.com/book/hdibh0-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