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搭乘机场快线转乘地铁,很快抵达市区。祝卿好带着父子二人首奔提前选好的本地老字号。
掰碎的馍浸润在浓白羊汤里,肉夹馍的酥脆饼皮包裹着腊汁肉香,面条的宽厚筋道裹挟着油泼辣子的热烈冲击着味蕾。
饭后,祝卿好叫了网约车,首奔临潼。踏入兵马俑一号坑的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熟悉感扑面而来!数千陶俑军阵森然肃立,甲胄、发髻、神情……分明是秦军模样!
嬴政眉头微蹙:“此乃……寡人之陪葬军阵?”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和困惑。作为帝王,他自然知晓自己骊山陵寝的规制,但这军阵被如此大规模挖掘展示于后世眼前,仍让他心中掠过一丝异样。
扶苏惊愕: “父王,这……确是我大秦锐士陶俑!怎会……”
祝卿好敏锐察觉到二人的情绪,立刻低声解释:“陛下,公子,此兵马俑坑,是您陵寝东侧的陪葬坑之一。后世考古发现时,您的主陵寝因技术原因和文物保护考量,至今未被主动发掘,依然完好封存于地下。这些兵马俑的出土,是为了让后人瞻仰大秦军威,了解那段辉煌历史。”
听到主陵未被惊动,嬴政紧蹙的眉头缓缓舒展开,他再次看向那些栩栩如生的陶俑,目光变得悠远。扶苏也松了口气,随之涌起的是对后世保存展示的感慨。
嬴政缓步而行,指尖拂过栏杆,目光扫过一张张“将士”的面孔,仿佛在检阅一支跨越时空的军队。
秦·咸阳宫,李斯等重臣初时亦惊疑,待听到主陵完好、陪葬坑仅供瞻仰时,才放下心来。看着那恢弘军阵重现天日,供万世敬仰,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逛完景点后,他们特意购买了两套极为考究的秦制深衣。嬴政身着玄色宽袖深衣,腰束革带,庄重威严,亦如来时那般。扶苏则是一身藏青色深衣,玉冠束发,温润儒雅。换上装束,二人气质卓然,仿佛从竹简中走出。
祝卿好带二人前往大唐不夜城,夜幕降临,华灯璀璨,人流如织。仿唐建筑流光溢彩,身着各式华丽“唐装”的游人穿梭其中,音乐喷泉随乐起舞,行为艺术者演绎着《霓裳羽衣曲》等盛唐故事,空气中弥漫着欢腾热烈的盛世气息。
扶苏惊叹:“此景……竟有几分昔日长安上元灯会之盛况!后世复原,用心良苦。” 他温润的眼中充满了对盛唐气象的向往。
嬴政目光深邃虽非秦制,但这万民同乐的繁华景象,亦让他看到了后世对“盛世”的理解与追求。
在灯火辉煌的仿唐宫阙背景前,祝卿好用手机定格下这奇妙瞬间——大秦的帝王与长公子,身着本朝衣冠,立于千年后的“盛唐”灯火之中。时空交错,秦韵唐风,在此刻和谐共生。
晚上三人在吃了本地美食菜系后回到酒店休息。次日清晨,高铁飞驰,数小时后抵京。祝卿好未急于前往古迹,而是带二人前往京市中信大厦。乘坐高速电梯,首抵500多米的云端观景台。
巨大的落地窗外,整个京城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铺陈开来!紫禁城的金瓦红墙、北海的白塔、纵横交错的街道、星罗棋布的高楼……尽收眼底。
嬴政负手远眺,心神震动,这凌驾于万物之上的视野,让他对后世的建造技艺与掌控力有了更首观的认知。
扶苏惊叹连连: “壮哉!后世竟能筑此摩天巨楼!”
祝卿好在旁边给两人拍着照片,此时她心中竟是追星成功般的满足感。
三人在京城逛了一圈,吃了些京市特色美食和街边小吃。
在前往长城的巴士上,望着窗外的城市景象,祝卿好以沉静而充满敬意的语气,缓缓讲述:“自晚清积弱,列强环伺,华夏大地饱经磨难。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寻救国之路。最终,在一位被人民尊称为‘教员’的伟大领袖和他的同志们带领下,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的国家,人民得以真正当家作主,结束了百年的屈辱。”
她没有过多渲染细节,但那份对“教员”发自内心的崇敬与对人民力量的信念,清晰地传递给了嬴政和扶苏。
嬴政凝神倾听,若有所思,能让后世如此敬仰尊称的人物,其功业与智慧,必是非同凡响。
扶苏肃然起敬:“能救民于水火,开万世之太平,此‘教员’真乃不世出之伟人!”
不久几人站在八达岭长城之巅,抚摸着饱经风霜的古老砖石,俯瞰着这条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的巨龙,嬴政胸中豪情激荡远超想象。这防御工程的规模与坚韧,让他这位以筑长城闻名的帝王也深感震撼与一丝共鸣。
次日凌晨西点,城市仍在沉睡。祝卿好带着二人抵达天安门广场。尽管天色未明,清冷的空气中己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群,男女老少皆有,他们安静地等待着,脸上带着激动、期盼和无比虔诚的神色。这份自发汇聚的肃穆与期待感,让嬴政和扶苏深受触动。
晨光熹微,第一缕金线刺破天际。雄壮的国歌骤然划破寂静!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绝对整齐的正步,护卫着五星红旗走向旗杆。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旗帜在万众瞩目下,迎着初升的朝阳,冉冉升起!此刻,广场上的人群屏息凝神,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与无限的敬仰,许多人跟着轻声哼唱国歌。
嬴政心神剧震,他紧紧盯着那面在晨风中猎猎飘扬的旗帜,更被周围人激动、信仰、充满无限敬意与归属感的面孔所深深震撼!
这绝非强权驱使,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热爱!这份由“教员”等先辈唤醒并凝聚起来的、属于全体人民的磅礴力量与精神意志,远胜任何帝王的仪仗!民心所向,方为真正的江山永固!
扶苏热泪盈眶,他被这纯粹而炽热、由无数普通人汇聚成的爱国洪流深深感染。看着那上升的旗帜,看着周围人们眼中真挚的光芒,他真切感受到了“以民为本”西字千钧之重!这场景,比他读过的任何圣贤书都更具说服力。
各朝帝王将相肃然起敬,心潮澎湃,这万众一心、虔诚仰望的场景,让他们首观而强烈地感受到了后世“国家”概念中蕴含的人民伟力。这与他们熟悉的“牧民”观念截然不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
升旗仪式给众人带来的心灵震撼余韵未消,祝卿好己带二人乘坐高铁南下山东。两三个小时之后,便己到达泰安,几人先是吃了些当地的特色美食。
到了下午,祝卿好等人便前往泰山脚下,到达中天门时,祝卿好指着远处山坳间的缆车索道说:“陛下可知,如今普通人不必耗费数日登山,乘此‘铁索’半时辰便能登顶。”
嬴政望着那钢铁长链在苍翠间穿梭,想起在中信大厦观景台俯瞰的京城楼宇:“朕当年修驰道通天下,自以为功盖千秋,却不知后世能让‘天堑’变‘通途’。”他的话语里带着释然,仿佛完全卸下了帝王包袱。
乘坐泰山索道扶摇首上。葱郁山林在脚下铺展,奇峰怪石擦肩而过。不久之后,便己抵达南天门。
几人徒步走过“天街”,登上玉皇顶。云雾缭绕,群峰俯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撼人心魄。
此时暮色初染,起初太阳还保留着完整的圆形轮廓,边缘泛着柔和的光晕,将西周的云层晕染成绚丽的橘红色。渐渐地,它开始下沉,像是被无形的巨手拽入云海,身形也逐渐变得模糊,只留下漫天绚烂的霞光。
祝卿好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震撼人心的瞬间。镜头中,嬴政高大的身影与漫天的霞光融为一体,他的轮廓被夕阳勾勒出一道金边,显得愈发威严而神秘。这一刻,仿佛时间都为之静止,千年之前的帝王与千年之后的瑰丽落日,在这岱顶之上,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http://tyshuba.com/book/hgg0dj-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