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秋见孟欢芳站在原地百口莫辩,不由得好笑,这就是书里的女主吗?怎么像是没脑子一样,听她的意思好像是活了两辈子,算是重生吗?
知道古俊华不好了,转头想找个老实的接盘侠,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村里的人把孟欢芳骂走后,又安慰了两句这才各回各家,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跟身边的人低声嘟囔着这件事,叶秋敢保证,不出半小时就要传遍整个村。
她把知北哄好后,带着俩孩子回家,陆知南忽然低声道:“妈,你不会不要我们吧?”
叶秋愣了一下,当即把性格敏感的大儿子抱在怀里,温柔的回答:“当然不会了。”
或许是孟欢芳的话让俩孩子都有些害怕,后面几天俩孩子也不说出去玩了,叶秋走到哪他们跟到哪,晚上睡觉也要叶秋抱着,每次醒来叶秋胸口压着一个脑袋,胳膊上也枕着一个。
后面几天大队长又组织了一场分粮活动,赵孟兰叫上叶秋着急的去仓库门口等着,“老三媳妇儿,你快一点,不然等会粮食就没了。”
叶秋想着不是按照人头、工分的吗?怎么粮食还会没了?
结果等她到了之后才发现赵孟兰说的一点不假,大家都拿着袋子踮着脚尖望向仓库大门口,叶秋看着严丝合缝的人群一时间不知道从哪挤进去。
里头的赵孟兰使劲的挥手,叶秋指着人群笑了笑,示意自己挤不进去,赵孟兰把袋子交给庄美凤,“老三家的脸皮薄,都挤不进来,我去接她,你们先看好位置。”
庄美凤应了一声,看着婆婆头也不回的出去,脸上闪过一丝羡慕,身边的老太太也听到了赵孟兰的话,笑呵呵的发问:“陆家的,你婆婆对你们老三媳妇儿真好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闺女嘞。”
看赵孟兰这个态度,哪里像是对儿媳妇儿的,好声好气的哄着,还隔三岔五的去帮忙照顾孩子,上面两个儿媳妇儿咋没见她这么照顾?
庄美凤听到老太太的话,也不是傻子,陆家的事情陆家人自己来解决,轮不着其他人说话,她淡定一笑,“我婆婆想着怀川不在家,三弟妹自己在家照顾孩子不容易,多照顾是应该的。”
见庄美凤不上道,老太太冷哼一声也不想跟庄美凤说话了,想着这陆家大房真是当人儿媳妇儿当傻了。
赵孟兰拉着叶秋的胳膊,高声喊道:“都让让,都让让,踩着我脚了。”
人群里几人嘟嘟囔囔:“谁不挤啊。”叶秋听的清清楚楚,尴尬的没说话,赵孟兰也听到了视若无睹,该往前走还往前走。
大家伙翘首企盼着,大队长匆匆的来到后首接拿着工分本开始按照名字念,“陆怀梁、陆怀国......九口人,二百一十五个工分。”
听到自己家的名字,赵孟兰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招呼叶秋拎着袋子上去,家里几个壮劳力一上去,村里的人羡慕的没办法。
陆家人口多,还都是年轻力壮的男人,哪怕是几个儿媳妇儿,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下面的孙子、孙女也跟在身后捡掉落的粮食粒,让人看得羡慕的没话说,毕竟人家从大人到小孩都是这么能干,工分最多也是应该的。
叶秋帮着把粮食搬回去后,庄美凤殷勤的倒了水,“三弟妹辛苦了,喝点水歇歇。”
“哦,好。”突如其来的关心猝不及防,叶秋接过水坐在板凳上,水还没入口,庄美凤就开始暗戳戳的打听,“三弟妹,今年的粮食不够,你家里还多不多,要不要再买一点?”
“嗯,是有这个打算,但是我看应该能分完。”毕竟村里粮仓让蝗虫吃了一部分,村里的人自己都不够分,哪还有余粮让自己买走啊。
叶秋一点也不担心粮食问题,除了赵孟兰也没有人会去家里,其他人自然也不知道叶秋家里的粮食足够吃的,赵孟兰头一次看到一整袋没拆封的白面。
本来想给赵孟兰带走点,让她拒绝了,跟叶秋说道:“这些粮食你自己留着吃,谁也别给,让你大嫂、二嫂看见了肯定要心里不舒服。”不怕没有,就怕分的不均匀。
“那......要不要从陆家买点?”庄美凤刚问出来,叶秋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哭笑不得的开口:“分家后我们三房的户口都迁走了,要你们的粮食干什么?”
庄美凤想的很多,今天分粮食原本就没有三房的事情,见婆婆把叶秋叫来后,她心里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总共二百斤的粮食不够他们撑一整年,如果再给三房一些,他们真是要一天两顿的过日子了。
饿也饿不死,吃也吃不饱,底下的小孩眼看着都瘦了两圈,唯独三房的知南、知北脸上越发的圆润,跟年画上的娃娃一样。
人都是利己的,庄美凤当然不想叶秋再过来分走粮食,现在亲耳听到叶秋的回答,庄美凤也算是把心放回肚子里,瞬间轻松了不少。
“我不是这个意思,以后要是没粮食了,就来家里吃。”庄美凤笑得客套,“毕竟是一家人。”
余光看到赵孟兰走进来了,庄美凤瞬间噤声,叶秋好笑的望着她,也没有跟赵孟兰说,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没想到在门外赵孟兰偷偷摸摸的递给她一个袋子,里面是一些掺着糙米的杂粮,叶秋忽然想起这是上次自己去供销社买回来的,“妈,家里还有,我不要。”
“拿着,家里再有粮食也要省着点吃,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过去,我可听说附近好几个村比咱还严重。”
“要是家家户户都缺粮了,咱们村可遭殃了,你把粮食藏好,最近少出门。”赵孟兰打听过,方圆几里还属杏林村收成多,要是其他村过来借粮咋办?
赵孟兰劝叶秋要珍惜粮食,别晌午两个菜,下午三个菜的,有多少粮食都不够他们这样吃的。
至于这些粮食,本来就是叶秋买回来的,赵孟兰想着给三房咋了,没有三房他们还买不到粮食呢。
叶秋只好收下,刚安静两天的村里没过几天还真出事了,她不由得感慨开始赵孟兰经验多,荒不漏粮。
(http://tyshuba.com/book/i0cd0h-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