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离开藏经阁的时候,脸上带着轻松又满意的笑容。
他这次来小圣贤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说服荀夫子这位当代大儒,能够支持大秦在天下开设书院这件事。
就像荀夫子刚才说的,这件事所面临的阻力太大了。
即便是有他和嬴政,恐怕依然无法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什么成效。
当然,这件事本身就不是短时间能有什么效果的。
但秦明想的是,趁着现在嬴政在位,把这件事的进度能多推一点儿是一点儿。
那样等扶苏上位的时候压力还能轻一点儿......
嬴政:???(?ò?ó)你个老六!
扶苏:父皇您别生气,先生他也是为了大秦着想啊!先生( ?? ? ?? )??
......
当然,就像荀夫子所说,这件事的难度确实非常之大。
开设书院最需要的就是能够教书育人的老师。
而目前天下的读书人几乎大部分都被权贵世家所掌控。
所以秦明只能选择从儒家入手。
这也是他专门来小圣贤庄拉拢己经隐退的荀夫子入伙的原因。
荀夫子不仅是当代的绝顶大儒,更是天下儒生公认的儒家正统。
而且荀夫子还是上一任稷下学宫的院长,教出来的门生遍布天下。
学生教学生,学生何其多......
所以在整个学术界的影响力,荀夫子称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
还有就是,儒家学说能够成为当世显学是有一定原因的。
一个国家能够稳定的运行,离不开法理二字。
法自然指的是规则与律法。
至于理则是道理与道德。
法律是用来约束一个人行为下限的,是最后的,也是最严厉的手段!
而一个国家中,大部分都是遵纪守法的普通人。
他们一生都很难触碰到律法的红线。
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道理与道德便成为法律之下,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最好的办法
正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既然要讲道理,不能空口而谈,道理也要有道理的规则。
正统的儒家学说能够很好地标榜人的三观。
秦明经历过前世那种礼崩乐坏,人人以利益为重,一切都向钱看的时代......
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一个社会能够以道德情谊为主。
秦明想让“你是一个好人”,这句话成为对一个人最高的赞美与肯定!
而不是好人=傻比......
还有就是秦明之所以这么着急开启民智,并不只是为了帮助皇帝制衡世家权贵。
最主要是他觉得现在这个时代识字的人还是太少了。
他想要发掘人才,就不能仅靠现有的读书人。
他想要在天下开设书院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开启民智,而是想要天下人,或者说是下一代人都能够识字。
那样他才能发掘更多的人才为大秦服务!
换句话说,秦明想要的并不仅仅是读书人,而是一群分别在各个领域顶级的人才。
而能够识字是基础中的基础。
读书识字也是研究学术和能够将积累的经验传承下去的重要基础。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读书识字的人多了,也能更好地将华夏文化传遍世界嘛......
第二天,李斯独自一人来到了藏经阁。
藏经阁作为小圣贤庄的重地,一般人是是不能来这里的。
李斯作为荀夫子的学生,虽然己经毕业,但他曾经也是藏经阁的常客。
再加上他现在可是大秦的丞相。
作为大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任何一个在大秦统治下的势力,哪怕是重地禁地,只要他想,便没有任何人任何理由能够拦住他。
这一切的底气皆来自于大秦数十万铁骑的威慑!
荀夫子之所以一首呆在藏经阁中,并不是在这里面看书,而是在这里面著书......
藏经阁的门外,李斯驻足片刻,脸上犹豫的神色才逐渐变得坚定。
他弯腰公升拱手道。
“学生李斯前来拜见老师.......”
李斯本以为荀夫子或许并不想见他,然而令他出乎意料的是。
他的话音刚落,藏经阁的门便缓缓打开了。
李思整理了一下没有一丝杂乱的衣服。
刚刚镇定的他,此时又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虽然他现在是大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虽然他此次拜访的目的,是为了向曾经看不起自己的老师,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才学并不输给任何人......
但此时此刻他依旧控制不住自己有些忐忑的心情。
进入藏经阁后,李斯先是轻轻将门关上,然后轻轻踱步,穿过重重摆放的满满竹简的书架后。
李斯终于看到了依窗而坐的荀夫子。
(http://tyshuba.com/book/i0cjda-1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