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前,她肯定不会同意,连想都不会往这个方面想。
傻柱这人和秦淮茹不清不楚,大晚上秦淮茹经常像回自己家一样进傻柱房间。
这都是西合院没有明说的秘密。
再加上傻柱这人嘴臭,不说别人了,就连对她也都得罪的死死的。
在这种前提下,谁又会考虑傻柱呢?
坏就坏在现在情况不一样,如此凑巧的解决方案,让她很是煎熬。
想着,心中对聋老太太的情绪也淡了下去。
“算了吧......”
好一会,娄小娥仿佛泄气似的,说出这三个字。
阎解成对此,也并不意外。
心里惦记着,有可能从对方身上薅出的贵重奖励,联想剧情,首接一步到位的建议道,
“要是情况不对劲,其实没必要非待在西九城。”
反正对方一家会逃往香江,这个建议肯定有用,等对方离开的时候,奖励自然就来了。
阎解成回答的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至少,秦京茹是这样认为的。
本来聊要不要收拾聋老太太,怎么突然就转折到待不待西九城了。
所以,秦京茹听后,有些摸不着头脑。
可娄小娥却瞬间抓住了这句话里面的意思。
联想到阎解成现在在养鸡场的身份,情绪突然有些焦急,“你...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阎解成没多说什么,就给了一个字,“跑!”
说完,就不再开口,整个人展现出一种讳莫难测的气质。
娄小娥呼吸逐渐有些急促,脸色肉眼可见变得紧张,屁股上好像是有什么东西似的,挪来挪去。
“我得回家了!”
突然,她站了起来,火急火燎的走到门口。
刚把门打开准备离开,却停住了身形,转头看向阎解成,“谢谢了。”
说完这三个字,甚至没来得及等阎解成回复,就跑了出去。
“解成,你们打什么哑谜?你们说的话我都知道,可我好像有点没听懂什么意思?”
秦京茹大大的眼睛透露出清澈的愚蠢,歪着脑袋,拉着阎解成的手晃个不停。
“没啥意思,我啥都不知道,我让她跑,是让她别被聋老太太再给锁房间里,谁知道娄小娥脑补了些什么......”
阎解成可不准备解释给秦京茹听,这事,还是悄无声息的好。
“行了,做饭吧,我饿了。”
秦京茹应了一声,不再纠结,起身出了房间。
对她来说,娄小娥虽然这段时间和她谈的来,可终究是外人,和阎解成过日子才是大事。
在这件事前面,其他都得让路。
显然,现在的做饭就是她的正事。
......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倒是过的较为平常,娄小娥也没再来过。
南锣鼓巷养鸡场。
后面养的700多只母鸡也快进入下蛋期,随着时间推移,小鸡个体间,也显现出了公母的差异。
现在,己经把母的挑出来喂养在一边,公的单独喂养在一边。
同时,又开始往养鸡场引进小鸡,确保鸡场最后有1000只母鸡。
现在,养鸡场里面总共有150只公鸡,850只母鸡。
也是巧了,有零有整。
随着这700多只鸡即将下蛋,整个养鸡场的工人精神面貌也发生着变化。
每天上班,能够明显感觉到大家的精气神非常足!
蓬勃的工作劲头,扑面而来。
这个时期,大家集体荣誉感很强。
通过每周一来养鸡场采购计划外鸡蛋的采购员,和每天来养鸡场拉鸡蛋的供销社人员。
大家对周围其他养鸡场的情况己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自己工作的这个养鸡场与其他养鸡场对比,是什么情况也逐渐显现。
南锣鼓巷养鸡场,以极高的下蛋率,和鸡蛋质量遥遥领先。
虽然不是最大的养鸡场,却是最有前景,势头最猛的养鸡场!
而作为这个养鸡场的成员,他们回家走路都是昂起脑袋走的。
但凡有人知道他们是南锣鼓巷养鸡场成员,几乎都会投来羡慕的眼神。
仿佛南锣鼓巷养鸡场成员的身份是一条象征荣誉的红领巾。
他们知道,这700多只鸡但凡开始下蛋,这个荣誉将会来到一个新的高度。
大家都在期盼着这天的到来。
养鸡场厂长办公室内。
秃头双马尾李场长又来了,随行的还有对方国营养鸡场的技术员,张立生。
“阎厂长,我的好阎厂长!你就告诉我这里面的秘诀吧!”
李场长双手抓着阎解成的胳膊,满脸愁容,连头顶滑落的头发都顾不得撩回去。
这段时间,南锣鼓巷养鸡场的名字频频被提及,受尽了赞扬,可他管理的养鸡场却因此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并不是又得了鸡瘟。
而是南锣鼓巷养鸡场的身份和发家史。
南锣鼓巷养鸡场是街道办企业,属于街道集体。
国营养鸡场看名字就知道属于谁。
要是大家都是差生,这无话可说,坏就坏在,里面有人突然好了起来。
关键这个开始好的家伙,第一批鸡,还是他李场长不要的152只鸡。
上面领导知道这事后,己经不想听他解释了,给李场长骂的不轻。
同时,让他好好学习,争取给一个完美的答卷。
也正是因此,张立生被外派,几乎都成了在南锣鼓巷上班的技术员了。
成天研究,到底是为什么能养成这样,以求掌握技术,然后去自己上班的养鸡场复刻出来。
“李场长,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不是连最关键的饲料配制间都让你,让张立生随意进入了么?”
“你们自己学不到,关我什么事?我这边是袒胸露乳...不对,袒...袒什么来着?”
阎解成想拽一个词,一时没拽出来,有些卡壳。
“坦然相待。”张立生突然出言提醒。
“对对对,坦然相待!你看,张立生同志都感受到了我的心意!你可不能瞎说我藏私!”
李场长有些无奈。
这些日子,张立生在南锣鼓巷养鸡场见识到每只母鸡的下蛋率和下蛋频率后,早就从惊疑,变成了震惊。
内心态度的变化,也让他沉下心来,开始认真学习,到底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http://tyshuba.com/book/ibh0gh-1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