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火星探测任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8章 火星探测任务

 

蓝星基地的研发中心内,沈渊目光紧盯着全息星图上不断闪烁的红色光点,那是火星的方位。

他的手指在操作台上轻轻敲击,心中盘算着即将展开的火星探测任务。

这是沈渊计划安排给赤鲨号正式入列后的第一个任务。

目前蓝星上关于火星的情况信息有限。

仅有的数据和信息大多来自于早期探测器的粗略扫描和天文望远镜的观测。

许多区域还笼罩在未知的迷雾之中。

因此,沈渊决定派赤鲨号去火星好好探查一番,把火星的各种情况摸清楚,收集所有详细数据。

这样一来,不管是选地方建火星基地,还是开采火星上的矿产资源,心里就更有底了。

所以,赤鲨号的这次探测任务尤为关键,每一个数据的获取都可能改写人类对火星的认知。

“星海,赤鲨号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吗?” 沈渊问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星海的全息投影瞬间出现在他身旁,电子音中带着一丝兴奋:“沈渊!

赤鲨号新安装的地质探测系统己完成最后的调试和检查。

五颗量子通讯中继卫星、一百颗守望者 - 1 型卫星等物资和相应燃料己全部装载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沈渊点点头,目光转向星图中火星那片红色区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行,那就让赤鲨号准备出发。这次火星探测我就不跟队了,你全程负责,一定要盯紧每个环节。”

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火星的地质、气候和资源分布等等数据信息。

为后面的火星资源开发以及建造火星基地做好准备。”

随着沈渊的指令下达,月球基地悬崖通道出口的巨大闸门缓缓开启。

赤鲨号在反重力场的作用下,缓缓驶出基地,远离月球,朝着火星方向全速前进。

在宇宙中航行的赤鲨号,宛如一只在黑暗海洋中翱翔的雄鹰,划破寂静的太空。

沈渊坐在研发中心的椅子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面前的全息投影。

画面里,赤鲨号正朝着远方快速前进。

“星海,开启全频探测阵列,对沿途的星域进行全面扫描并全部记录下来。” 沈渊说道。

“收到指令,全频探测阵列己启动,正在对沿途星域进行扫描。” 星海回应道。

随着探测阵列的启动,赤鲨号周围的空间仿佛被点亮。

无数的数据和图像源源不断地传回蓝星基地。

沈渊扫了一眼,觉得没什么问题,就把心思转到下一个项目的学习和研究上了。

这次火星探测任务大概要进行一个月。

赤鲨号的太空巡航速度可达 6613 马赫,不过达到这一速度需要经历两小时的持续加速过程。

当前时刻,月球与火星之间的空间跨度达 3 亿公里之遥。

赤鲨号这趟星际航程预计耗时 39 小时 20 分,包含了持续加速与减速着陆阶段。

航行途中,星海还根据预设程序,在预定位置依次释放量子通讯中继卫星。

每一颗卫星脱离赤鲨号时,都在太空中划出一道银色的轨迹,随后精准入轨定位。

展开通讯天线,如忠诚的卫士般驻守在各自岗位,搭建起火星与蓝星之间的“信息桥梁”。

而这个量子通讯中继卫星专职提供量子通讯中继功能,可覆盖一亿公里范围内的量子通讯中继需求。

赤鲨号按照既定航线,在浩瀚星空中稳步前行。

期间不断将沿途新发现的小行星带、奇异宇宙辐射等数据传回。

星海实时监测着赤鲨号号各项系统,确保航行万无一失。

而沈渊虽投入新项目研究,却也会时不时查看赤鲨号的航行进度,满心期待着抵达火星的那一刻。

经过近一天多时间的航行,赤鲨号终于接近了火星。

沈渊收到星海通知后,第一时间打开高清全息投影,近距离目睹了这颗红色星球的壮丽景象。

火星表面的大峡谷和火山群清晰可见,仿佛是大自然用巨笔勾勒出的壮丽画卷。

“星海,选择合适的着陆点,我们准备着陆。” 沈渊说道。

星海迅速调动赤鲨号的地形扫描系统,结合多光谱成像数据。

在三维星图上标记出数十个候选着陆点。

沈渊放大其中几个高海拔区域仔细端详,发现部分区域存在风化形成的沟壑。

可能隐藏着重要地质线索,但复杂地形会增加着陆风险。

经过一番仔细的勘察和分析,赤鲨号最终选择了火星北半球的一处平原作为着陆点。

这里地势相对平坦,有利于赤鲨号的安全着陆和后续的探测工作。

随着反重力引擎的启动,赤鲨号缓缓降落在火星表面。

星海控制一台钢铁装甲走出船舱,踏上了火星的土地。

脚下的火星土壤呈现出独特的红色,细腻而干燥,仿佛是一片红色的沙漠。

“开始进行地质样本采集和分析吧。” 沈渊对着通讯器说道。

很快,几十辆大型火星探测车从赤鲨号的货舱中驶出,开始在火星表面展开工作。

它们装备了先进的探测设备和采样工具,能够深入火星土壤和岩层,采集各种地质样本。

沈渊站在一旁,看着火星探测车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这些样本将为人类了解火星的地质历史和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线索。

在火星车进行地质探测的同时,赤鲨号上的科研设备也开始对火星的气候和大气环境进行监测。

各种传感器不断收集着火星的温度、气压、风速等数据,并将其传输回蓝星基地进行分析。

“沈渊,根据初步的监测数据,火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

表面温度极低,平均温度在零下几十摄氏度左右。” 星海汇报道。

沈渊点点头,这些数据与蓝星上众多科研资料的数据基本一致。

但亲自采集到的数据无疑更加准确和详细。

随着探测工作的深入,火星车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一处岩层中发现了新元素。

这一发现让沈渊和星海都感到十分兴奋,因为新元素意味着新型材料。

“加大对该区域的探测力度,仔细分析新元素的形成环境以及分布情况、储量等信息。”

沈渊立即下达指令。

火星车迅速调整工作方向,对发现新元素的区域进行了更深入的探测。

经过一番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的新元素含量相当丰富。

这为沈渊的科研道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完成了地质和气候探测任务后,沈渊让星海驾驶赤鲨号对火星的高空和轨道进行探测。

他希望能够从更高的角度了解火星的整体情况,同时寻找可能存在的其他资源和异常现象。

赤鲨号再次升空,在火星的高空盘旋。

沈渊通过高分辨率的摄像机,拍摄下了火星表面的全貌。

那些巨大的火山、深邃的峡谷和广袤的平原,都被清晰地记录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了二十多天,赤鲨号的火星探测任务接近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收集到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样本,几乎把货舱装满了。

但这些数据和样本,将让沈渊和星海对火星有更深入的了解。

“沈渊,所有探测任务均己完成,数据和样本都己妥善保存。” 星海汇报道。

沈渊点点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非常好!把守望者-1型卫星都投放后让赤鲨号返航吧。

把样本先运回月球基地,再分批运到蓝星基地。

这次火星探测任务很顺利,取得了圆满成功!”

赤鲨号在火星轨道上调整方向,开始按照预定程序,依次释放守望者-1型卫星。

一颗颗卫星如离弦之箭般冲向预定轨道,迅速展开监测设备。

开始全方位记录火星周边的宇宙动态。

待守望者-1型全部投入完毕后,赤鲨号开启了返回月球基地的航程。

又花了近两天时间,赤鲨号回到了月球基地。

沈渊和星海立即投入到对火星探测数据和样本的分析和研究中。


    (http://tyshuba.com/book/iechjd-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