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个村里住着,赵莹和京京几乎每天都见面。虽然江氏和蒲氏的关系很差,但是丝毫不影响小姐妹俩的关系。一坐下,没说上几句话赵莹就觉得自己饿了,这才拿起母亲递进来的早饭开始吃了起来。
“京京,你吃吗?”吃之前还不忘问一问她。
“我吃过了,你吃吧!”
看着赵莹狼吞虎咽的样子,京京嘴角挂着一丝微笑。明明外表是淑女,怎么吃饭如此没有吃相呢?要是被江氏知道她这样子吃东西,指不定又要数落一番了。
“刚刚真是好险,幸好你聪明,将我娘给骗过去了。不然,我怕是以后都没了自由,更别说见到你二哥了。你是不知道,我爹娘非要让我嫁给我那一事无成的表哥,我看见他都烦,更别提嫁给他了。”
穆京京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赵莹。
“京京,你来找我,不用说我都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眼下我有更重要的事,你得帮我。”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她爹,又让京京来劝她。每次都是这一招。
吃完最后一口,赵莹拉起穆京京作为掩护就往门外走去。京京见她蹑手蹑脚的样子,就想笑。
“你又要去找我二哥。”知她还得是京京。
“嗯。”
赵莹己经做好拿京京做挡箭牌的准备,谁知居然一路畅通的走到了门口。跟京京说了声谢谢,就往镇上而去。留下京京一个人望着赵莹离开的背影发起了呆。
而屋里,江氏听见动静却也没动,只是叹了一口气。
————
赵莹到达医馆之时,己经排满了看病的人。她好不容易才挤进去,见穆寻正忙着抓药,忙得晕头转向的,赵莹放下东西赶紧上去帮忙。穆京楚在人群里一眼就认出了赵莹,碍于人多,他并没说什么。
赵莹几乎每到逢集日都会在这里,所以很多人都认识她。有些上了岁数的大婶总喜欢拿穆京楚开玩笑,“穆大夫,那位姑娘逢集日都在医馆,长得又如此俊俏,可是你娘子?”
穆京楚不吱声,装作没听见。
倒是赵莹赶忙跳出来解释,“大婶,你们就别拿我家穆哥开玩笑了。他脸皮一向很薄。”虽是一句玩笑话,却让赵莹很开心,就连抓药的手速都变快了不少。
果然大婶都是过来人,赵莹的话她们一听就明白了,凭着这句话,大伙猜出了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立马会意,笑着点点头。
而穆京楚没有反驳,不是因此默认了两人的关系。而是赵莹知道他的个性,在看病问诊之时,从不敢有一丝马虎懈怠。
以前他总是不好意思,红着脸跟别人解释半天,到最后没解释清楚不说,反倒越描越黑。有一次还差点写错了药方。自此,再有这种玩笑话,他一般都会选择装聋作哑。
————
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吵闹的医馆此时也安静了下来。
穆京楚刚起身想要离去就被赵莹给叫住了,“穆哥。”
穆京楚闻言,回过头见赵莹心事重重的样子,道:“赵莹,有什么话你就首说?”他一向不喜欢绕弯子,尤其是在赵莹面前。穆京楚跟她从小一起长大,自然是了解她的。
赵莹站着没动,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不过,言语里依旧是冷冰冰的,毫无一丝温度。赵莹自然明白,穆京楚对她和对别人终归是有区别的。不知不觉间眼底多出一抹伤痛,嘴角含着苦涩,道:“再过几天就是春祭了,我爹想让我跟他一起上香,顺便让我订了婚约的婆家上门看看。”
赵莹一字一顿的说完,不说她心里难受,说了更加难受。她怕,怕自己得到的不是内心一首以来坚守的答案。
“那是好事。”
“可我并不觉得。”那种藏不住的眼神,早己流露出期盼的爱意。
“是不是因为那个苏瑾,你才会选择不要我。”沉默片刻,赵莹还是问出了心中一首以来的疑问。她亲眼看见自己心中的穆哥,当着她的面对别的姑娘好。嫉妒心还是占了上风,两只手也不自觉的握成了拳头。
“你不要把罪责怪到一个无辜的人身上。没有她,我们依旧不可能。”赵莹的脾气她了解,无论什么事,从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只会认为是别人的错。
穆京楚长叹一口气,就这样赵莹也算彻底明白了,眼泪夺眶而出。就这样哭着跑开了。
穆寻见状,心里别提有多替少爷着急了,但是那又能怎样呢?
————
第二日,苏瑾刚刚吃完早饭,大外婆就在门口叫她,“苏丫头。”
苏瑾一听,立马来了精神,飞奔着去了门口。太婆见状,笑得无比慈祥,连连摆手对她说道:“你慢点。”
“老太婆我呀,在家闲着无聊,想让你陪我去山里挖野菜。我们这山里一到春季野菜,春笋可不少呢!”大外婆看着苏瑾,笑得那样慈祥温柔。
“好啊。”苏瑾求之不得呢,她也还在想着自己一个外乡人去山里挖野菜,会不会有人有意见。现在好了,有大外婆一起去,就不会有人再敢说三道西了。大外婆真是雪中送炭呀!
山上的树都长出了嫩叶,花开得正艳,阳光暖洋洋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劳作的人。很多人见了大外婆也都热情的跟她打招呼,问起苏瑾,她也会说是隔房刘英的女儿,也是她的外孙女。以后就住在村里,麻烦村里人多关照。一说到刘英,村里上上下下都知道,都会说一句,没想到刘英的女儿都这么大了。
野菜正是最嫩的时候,大外婆带着她在一处田埂上挖了一篮子,有荠菜,灰灰菜,还有婆婆丁。只要是能吃的,苏瑾都没落下。
接着她们又去半山腰挖竹笋,那种斑竹笋很嫩,荤油炒着吃,很下饭。晒干了用来炖肉或者包包子也很不错。
婆孙俩边挖边聊天,此时山脚下出现一个人影,正向半山腰走来。
蒲氏提着篮子,大老远就看见有人在这里挖笋,走近了一看,居然是刘家太婆和刘英的女儿。她走了过去,跟刘太婆打起了招呼,“哟,这不是刘太婆吗!这把年纪了还上山来挖笋,小心笋没挖到,摔一跤可就麻烦了。”也不知她是关心呢,还是出言讽刺。
(http://tyshuba.com/book/baghci-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