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过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过年

 

时间就这样平淡的来到了过年。

期间姜起还参加了苏鹿的葬礼,对于苏家姜起也是如他所说,网开一面,不再连坐。

甚至说是,一切都既往不咎,不论是朝堂当官,还是外地当官的都如常。

这也算是对苏鹿的补偿。

转眼之间,就快要过年了,鹅毛大的雪花也飘落了洛都。

这期间,姜起又出去巡视了洛河省、北疆省和平河省。

对于孙勉和,那是老英雄了,也是个早年能征善战的主,至于这个洛河总督其实也相当于是个养老职业,洛都就在洛河省内,基本上洛河省的兵马都在姜起的掌控之中。

姜起宽慰了下孙勉和,给他的爵位晋升到了侯爵,上洛侯,上落是位于洛河上流的一个大县。

之后去见了柏远,他是一个刚毅的中年将军,很符合军人的长相和气质,也早在自己征讨铁勒的时候,就对自己心悦诚服。

柏远手下班底也不错,不能说是可以压着胡人打,也能说是占据了不少优势,不过就是胡人打秋风的时候有些烦,像是泥鳅一样,实在是抓不住。

同时也是给柏远升为扬武将军,杜阳侯。

最后是去见了邓三霖。

邓三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骄横霸道,犯下了不少的罪名,甚至还有私铸铜钱这种大罪,但自己还是忠心于齐国的,而且现在朝廷缺人,自己本事不敢说很大,起码也算是不错。

又在平河省经营了多年,朝廷也需要自己继续镇守。

故而等姜起来的时候首接背着荆条,来了手负荆请罪。

缺人是缺人,自己经营多年是多年,但要是不把自己的位置放正,学闫鸿那样,自己也就离死不远了。

姜起见状也是笑着将他的罪过一笔带过,只是简单罚了爵禄,降了职位,并宽慰邓三霖这些都可以是小事,日后守好平河省,莫要再犯,并且把补偿做到位,还是朕的平河省总督。

邓三霖也明白,姜起不是不追究而是暂记下来,日后若是再有别的问题,就别怪他拿出来新旧一起算了。

到时候自己九族可能都要跟着自己一起倒霉了。

当即感恩戴德地叩谢圣恩,表示之后一定把爱民如字,守法奉公八个大字写在纸上,写成斗那么大,贴在自己的卧室,要日日看,夜夜想。

我说婷婷啊!

这不是新三张飞干的事情吗?那你接下来是不是想对着这八个字开始数着欺压百姓所侵占的田契地契啊?

然后被离国首接偷袭成功,自己哭着跑来找自己说要自杀谢罪啊?

姜起当即制止了他的想法,告诉他别搞这些没用的,自己干净点最重要,不要成了跋扈将军。

就这样在小惩大诫中,姜起结束了在平河省的巡视,返回了洛都。

张渊旻那边也有了不少的进展。

闫鸿伏诛之后,从司雍省抽出兵力支援张渊旻,让其有兵力进去进攻,到现在基本上是光复了大半先前所割让的城池,只剩下西城还在梁国手里。

顾兆瞻损失了近八万兵马之后,梁国也算是伤筋动骨了,梁帝朱懿熙大怒在朝廷之上首接革了顾兆瞻的职,褫夺了他的爵位,让他立马回京反省。

又紧急派出了骠骑将军颜炜来接任,必要时可以撤出南阳府镇守好铁壁关不失就行。

另外,当得知梁国大败之后,他的老邻居燕国坐不住了,嗨嗨嗨!可算让燕国等到机会了。

燕国上上任皇帝李贤和梁国上上上任皇帝朱闵后,两个人可谓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干柴烈火,小鸡炖蘑菇。

没成想老朱家不厚道联合昭国,坑了下梁国,没成想这下把李贤的唯一儿子,也就是太子李颁坑死了,这下首接让两人反目成仇,首接开始死战。

其实对如今的燕帝来说也算是个好处,他是小宗入大宗,李贤没后之后,皇位给了同宗的弟弟李群,也就是如今燕帝李启瑜的亲爹。

李群即位后,当然是要拿出态度来,起兵十万为了自己哥哥和侄子报仇。

这场战争也导致了年轻的顾万里成名,当时顾万里先是一把火,后是一场水,首接把燕国十万兵葬送了。

两国这下子也彻底算是国仇家恨了。

故而燕国怎么会放过这个好大时机,趁他病要他命,立马出兵开始攻打梁国边境。

两国就这样撕扯开来。这个新年注定会不好过。

正朔元年腊月廿九,大雪初霁。琉璃瓦上的积雪映着宫灯红光,将望舒宫前的汉白玉栏杆染成琥珀色。

姜起立在丹墀之上,望着远处绵延的宫墙,忽见宫人举着灯笼穿过回廊,恍惚间竟想起自己年少时在北境出征的场景。

那灯笼恰如雪夜中忽明忽暗的烽火。

"陛下当心着凉。"

李梦悠的声音裹着暖意从身后传来,姜起转身时,见她挺着大肚子,身披玄狐大氅。

"爱妃且看。"姜起指着宫墙外渐次亮起的灯火,"今年各府的年节彩灯比往年更盛,倒像是星河落进了人间。"

李梦悠轻轻颔首,目光掠过姜起眉间略显疲惫的眼眸。

她示意侍女捧来暖炉,笑着将名单递给姜起道:"礼部呈上来的年例戏单,有些节目倒还是不错,待用过膳,陛下可要一同去听?"

“无非又是那些老掉牙的东西,朕还年幼时便己经看够了,如今还有些新东西不成?”

姜起笑着接过名单一看,哎呦!确实有些新奇的东西。

杜珂这小子竟然写了篇赋词,还有那林凡竟然搞了个《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出来,这小子看来还真打算当个文抄公玩玩。

燥!对了,我自己就是学汉语言的,我为什么不自己当了文抄公?

太妙了,哪个千古留名的皇帝在文学领域方面没点贡献。

要不就趁着宴会的时候抄首?不过那样会不会让林凡看出来我也是老乡啊?

到时候稍微修改下吧,比原作差点就差点,万一林凡这小子有个什么爱写日记的习惯,给我记录下来,到时候等着齐国覆灭了,土夫子给他墓挖出来,自己这下就千古丢人了。

就这样吧

很快到了晚宴时刻,姜起身着锦袍,身姿挺拔地踏入太和殿。

在他身后,李梦悠身着华服,发髻高挽,簪着璀璨的明珠步摇,眉眼间尽是温柔;王诗诗一袭鹅黄襦裙,气质清雅,温婉动人;白若萱身着月白纱衣,身姿婀娜,宛如仙子下凡;赵柔身着淡粉宫装,娇俏可爱地跟在众人身后。

众臣早己在殿内恭候多时,见皇帝到来,纷纷行大礼参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姜起抬手示意众人平身,随后缓步走上主位,端坐于龙椅之上。

姜起目光环视殿内,看着满殿的臣子与佳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今日乃新年元正之庆,亦是朕自奉天靖难,继承大统来第一个新年,朕与诸位欢聚于此,共享这太平盛世之乐。”

“过去一年,朕可北境、平妖后、复正统、开新科、光故土,除奸佞。这一切,皆离不开诸位的努力与付出,朕在此谢过诸位!”

说着,姜起端起琉璃盏,向群臣示意。

“愿我大齐在陛下的圣明统治下,国祚绵长,繁荣昌盛!”群臣纷纷起身,举起手中的酒杯,齐声高呼。

“今日乃欢庆之日,诸位不必拘谨,尽情畅饮,共享这良辰美景!”

姜起大笑着说道,随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顿时,殿内丝竹之声再次响起,歌舞升平,欢声笑语不断,众人在这喜庆祥和的氛围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


    (http://tyshuba.com/book/bbib0g-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