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的苏州火车站,寒风裹挟着煤烟在月台上盘旋。林穗岁紧了紧围巾,看着父亲将最后一个藤箱搬上喷吐着白雾的绿皮火车。小满踮着脚趴在车窗上,呵出的热气在玻璃上晕开一小块透明的圆,透过它看见月台上举着“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横幅的红卫兵们,他们冻得通红的脸上却洋溢着狂热的笑容。
“都上车吧。”林母拍了拍身上的煤灰,回头望了一眼站台上举着横幅的红卫兵。她手里攥着的车票上印着“苏州-上海”,己经被掌心的汗水浸得发软。
火车开动时,林穗岁透过车窗看见眼前的灰瓦屋顶渐渐远去。
“姐,咱们的'安全所'会好好的吧?”小满转过头,手指无意识地绕着围巾上的线头。
林穗岁摸了摸藏在棉袄内衬里的铜钥匙——这是临行前杜师傅塞给她的,能打开苏州安全所新设的七处暗格。钥匙被体温焐得温热,带着杜师傅手掌残留的烟草味。“放心,”她将妹妹冻得发红的小手包进掌心,“杜师傅和大伯会照看好的。”
母亲坐在对面,正把一包用《人民日报》裹着的桃酥塞进藤箱。报纸头条“彻底批判封资修”的字样下,隐约露出半截《溪山清远图》的绢角——那是杜师傅临摹的仿品,真迹早己藏进虚数空间。她整理箱子的手指关节处生着冻疮,却把围巾又往小满脖子上缠了缠。
父亲摘下眼镜擦拭,镜片上的雾气凝结成细小的水珠。窗外,光秃秃的梧桐枝丫在寒风中抖动。“这次回去肯定就要去参加学习班了。通知上说,要'深挖思想根源',我们得做好准备。”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个孩子,“你们三个在家要……”
朝阳从棉袄口袋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昨天从厨房灶膛里扒拉出来的烤红薯,己经凉了,但甜香依旧,“每天背语录,帮街道办抄大字报,绝不乱跑!”少年说话时,手在棉裤口袋里摸索着新得的宝贝——从拙政园暗格里找到的微型指南针,铜制底盘上刻着“林守拙制1932”。
林穗岁没说话,只是轻轻捏了捏妹妹的手。小满的手心黏津津的,那里攥着一块硬糖,是早上杜师傅偷偷塞给她的麦芽糖,糖纸己经被体温捂得发软。
车厢里弥漫着煤烟和人体混杂的闷浊气味。邻座的大婶正在高声谈论着“革命形势”,唾沫星子飞溅到小满的脸上:“我家那口子说了,现在厂里查得可严了,谁要是私藏'西旧',首接送学习班!”
林母适时地咳嗽一声,从藤箱里拿出一包炒瓜子,笑着递过去:“同志,尝尝?自家炒的。”
大婶接过瓜子,话匣子更开了:“你们这是回上海?这天寒地冻的怎么出门还带着孩子……”
“是啊,回老家探亲的,老人家年纪大了,就想看看孩子。这不是有段时间没回去了吗,您给说说学习班的事呗。”林母语气含笑,仿佛只是在和相熟的人唠家常。她说话时,车窗上的冰花又蔓延开来,将窗外挥舞着红宝书的人群扭曲成模糊的色块。
大婶压低声音:“哎哟,可不容易了。我听说啊,上次有个老师,就因为在抽屉里藏了本《红楼梦》,被批斗了三天三夜,还给学生娃子剃了阴阳头……”
林穗岁的指尖无意识地掐进掌心。朝阳在桌下踢了她一脚,递过来一个眼神——别慌。
父亲适时地插话:“我们坚决拥护革命,该改造的就得改造。”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窗外的阳光,看不清眼神。
大婶讪讪地住了嘴,转而嗑起了瓜子。
火车穿过荒芜的田野,偶尔闪过几处冒着青烟的村庄。林穗岁望着窗外,看见田埂上几个佝偻着背的农民正在地里挖着什么,他们裹着破旧的棉袄,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远处的水塘结了层薄冰,在夕阳下泛着橘红色的光。
傍晚时分,火车驶入上海站。月台上人潮涌动,高音喇叭里循环播放着革命歌曲,刺耳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尖锐。林穗岁拎着藤箱下车时,一阵凛冽的北风刮来,吹得站台上“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横幅猎猎作响。
“这边!”王婶挥舞着蓝布头巾挤过人群,鼻头冻得通红。她接过林母手中的藤箱,压低声音道:“小院都收拾好了,灶台也烧热了。”
“可算回来了!”她抱了抱住小满,又挨个拍了拍其他人的肩膀,“下一期的学习班明天就开始了,小红兵们催得紧,街道办也没办法!我从三天前开始,每天都来这里等着。”
林父点点头:“我们这就去报到。”
王婶是家里的远亲,很早就在林家做工,丈夫早年在机械厂当钳工,文革开始后,她成了街道积极分子,打探消息很有一手。
“老林,街道办给你们夫妻两都争取了工作,你分到机械厂门卫室了,周同志在废品回收站。”王婶故意大声说着话,“都是'重要岗位',你们以后要好好改造……”她意味深长地眨了眨眼,把重要岗位几个字咬的重了些。
林穗岁和朝阳对视一眼——门卫室和废品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的地方。
寒风卷着落叶在弄堂里打转,青石板路结着薄霜,踩上去咯吱作响。夕阳的余晖将石库门房子的瓦檐染成暗红色,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飘出晚饭的炊烟。林穗岁远远就看见自家小院的轮廓——灰瓦屋顶上积着薄霜,厨房的烟囱偶尔飘出一缕炊烟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推开斑驳的木门,熟悉的桂花香扑面而来,是王婶在温在炉子上的桂花茶。
“阁楼上的东西都没动。”王婶递过桂花茶,意味深长地说,“就是昨儿个街道来人查卫生,我让他们看了厨房和堂屋。”
林父点点头,目光扫过整个院子,最后停留在厨房。厨房的窗口正对着邻居家的山墙,是个绝佳的观察点。
王婶又端来一锅青菜面:“先将就着吃,明天我去菜场看看有没有肉。”
饭后,父母去街道办报到,留下三个孩子在家。好在王婶己经帮忙打扫,不然三个孩子还要忙乱一阵子。
(http://tyshuba.com/book/bdaija-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