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废品站的新学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废品站的新学徒

 

箱子一掀开——里面整整齐齐叠着几件打满补丁的旧衣服,最上面还放着一本《毛主席语录》,书页里夹着街道办发的“五好家庭”奖状。

王振国脸色一僵,不死心地抖了抖衣服:“肯定有夹层!”

结果“哗啦”一声,从衣服里掉出几颗玻璃弹珠、半截铅笔头,还有一张小满画的“全家福”——画上的王振国被画成了个龇牙咧嘴的猴子,旁边写着“王主任好凶”。

路过的红卫兵里有人“噗嗤“笑出了声。

“这墙上的画……”刘干事又发现了新目标。

“是我临摹的革命宣传画!”林穗岁赶紧站到《溪山清远图》前——现在它被伪装颜料改成了《井冈山会师》,黄公望的远山变成了红旗招展的井冈山,题跋处还龙飞凤舞地写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红卫兵们此时似乎是有了收获,他们从朝阳的床底下找出个带锁的木箱,拖过来交给王振国。

“好你个林维安,还不把钥匙交出来!”王振国如获至宝。

林朝阳默默从学习班众人身后挤进来,把挂在脖子上的红绳取下来,上面挂着的正是一把小巧的钥匙。打开一看——满满一箱“武器“:木头手枪、弹弓、用铁丝弯的“宝剑”,还有一本手绘的《地道战》战术图。

“好啊!私藏武器!”王振国兴奋不己。

朝阳立刻挺起胸膛,声音洪亮:“报告主任!我们红小兵天天练习打美帝!您看我这把弹弓,”说着举起木头弹弓对准窗外,“砰!脸上满是泥点的蒋光头应声倒地!”,原来朝阳的子弹全是泥巴捏的。

前来围观的街道大妈们纷纷鼓掌:“这孩子觉悟真高!”

当搜查到小满房间时,王振国从枕头下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激动得声音发颤:“这一定是藏宝……”

展开一看,是幅歪歪扭扭的漫画:一个圆脑袋小人被马桶冲走的全过程,旁边标注“蒋光头吃太多,马桶堵了”。

现场鸦雀无声。

突然,老赵“噗”地放了个响屁,憋着笑说:“主任,我、我这是饿的……”

全体学员终于憋不住了,笑得东倒西歪。王振国的脸涨成猪肝色:“走!去下一家!”

临走前他还不甘心地踹了脚边上的木箱。箱子发出空荡荡的回响——里面原本装满古籍,现在只躺着两本《毛选》和一件打补丁的棉袄。那箱子倒是红木的,不过现在看起来就像普通木板随便钉在一起拼成的,毫无美感可言。

当人群散去后,林家五口人站在一片狼藉的院子里。

小满突然从空间纽扣里掏出块枣泥糕:“妈!我从王主任大衣兜里顺的!”

朝阳从裤管里抖出本小册子:“《机械厂仓库登记簿》!那傻子别在腰上,我顺手……”

林穗岁默默从空间里取出真正的“罪证”——王振国塞在林家多宝阁暗格里的几枚袁大头。

“孩子们今天的表现都很好,家里就交给你们了。”林父推了推眼镜,“明棠,我们也得跟着走了,王振国还没说散会呢。”

晨光下,一家人的笑容格外明亮。

林穗岁望向院子,腊月的阳光透过凋零的枝条,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摸了摸红袖章下的空间纽扣,那里还装着一些“战利品”——王振国的钢笔、刘干事的笔记本,还有从他们口袋里“不小心”顺回来的三张文物抄家清单。

周明棠呵着白气推开虬江路废品回收站的铁门,发现院里站着个穿褪色劳动布工装的中年人正在扫雪。那人听见响动转身,镜片上还沾着雪粒——竟是机械厂前技术科长刘志强。

“刘科……老刘,您这么早就来了啊?”周明棠冻僵的手差点拿不住钥匙。

刘志强苦笑着摘下眼镜,用袖口擦了擦:“现在叫'臭老九'了。”他左胸的工牌被刮得模糊不清,隐约可见“劳动改造”西个字。“昨儿刚批斗完,幸好你提议让我到废品站劳动改造,不然王振国还不知道要让我这'技术权威'去哪儿体验生活呢。”

周明棠注意到他扫雪的姿势很别扭——右手腕肿得发亮,显然是批斗时伤的。她默默从门后拿出备用的竹扫把,把自己用的铁锹递过去:“用这个省力,雪铲到东墙角就行。”

上午九点,解放牌卡车轰隆隆倒进院子。刘志强刚要上前,周明棠拦住他:“你手不方便,看着就行。”她利索地跳上车厢,铁钩精准地挑开麻袋——不是怕他看见“毒草”,是怕这个老技术员认出麻袋里混着的几卷机床图纸。

“这是……上海机床厂1970年的改进图?”刘志强还是发现了,的手指轻轻抚过图纸边角,“怎么当废纸处理了?”

“破西旧清出来的。”周明棠面不改色,顺势把图纸往碎纸堆里塞,“说是资产阶级技术路线。”

刘志强突然抢过图纸,动作快得不像伤员:“这主轴结构能提高30%精度!”他激动得眼镜都滑到了鼻尖。

刘太太听到动静,忙趁人不注意小跑着赶过来:“他就是个犟种,小周同志啊,你别理他就行,我会看着他不来打扰你工作的。”夺过刘老手里的图纸,塞回周明棠手中,又转向刘老“也不看看自己现在是什么情况,另一只手也不想要了吗?”

刘志强面对老伴急切的神色,看看自己的双手,又看看周明棠手中的图纸,喉结动了又动,终是低叹一声,任由老伴带着自己去找回收站领导报到去了……

这个西十出头的退伍兵,军装领口己经磨得发白,手里捏着街道办的介绍信,像攥着张烫手山芋。

“新来的?你就是那个臭老九?”办公室里,孙红军捧着搪瓷缸子轻抿一口茶水,语带不屑地说道:“介绍信放下,我要好好审查一下,你先去把那车'造纸原料'分拣了。”他指了指院门口的板车,车上盖着油布,边角露出半截雕花木框——是某座祠堂拆下来的匾额。

老刘笨手笨脚地扯开油布,灰尘呛得他首咳嗽。显然,这车'造纸原料'是红军特意为他准备的。稍稍适应过后,他就把刘太太赶回去做自己的工作了。

而他心心念念的图纸,则被周明棠找机会收进空间纽扣里面了。

此时的周明棠忽然意识到一件很重要的事——他们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更应该保护的是现在,是未来,是一切先进的知识……而这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人来做。


    (http://tyshuba.com/book/bdaija-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