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林父带着三个孩子来到机械厂。春节假期里,偌大的厂区空无一人,只有门卫室亮着盏孤灯,那是老张在值班——他儿子参军时受过林父帮助,一首心存感激。
"抓紧时间。"林父打开密室入口,声音压得极低。这个春节假期是他们建立上海保护所的关键窗口——王振国回老家了,孙红军忙着走动关系,至少要初五才会有人来检查。他们有西天不受打扰的时间,可以安心修复和转移文物。
朝阳立刻检查他的"环境控制系统"。这个十二岁的少年不知从哪拆来一堆报废仪表,拼凑出的恒温恒湿装置这几天运转正常。他跪在角落,耳朵贴着一个改装过的压力表,仔细听着内部机械的运转声。
"温度波动0.3℃,湿度差2%。"他小声汇报,手指调整着一个用自行车气门芯改装的微调阀,"我再观察观察,没问题的话就多做几个,苏州和以后得文明保护所都装上。"少年的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闪闪发亮,满是发明家的专注与热情。
小满则忙着给文物编号,她发明的"荧光刺绣法"既隐蔽又耐久——用特制的丝线在文物包装上绣出肉眼看不见的标记,只有在紫外线下才会显现。这种丝线是林穗岁从系统兑换的,被伪装成普通的缝衣线。
"这个绣'山'字,代表山字形纹青铜器。"小满的小手灵巧地穿针引线,绣出的标记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玄机。她的编号系统只有林家人能看懂,外人即使发现这些线迹,也只会当成普通的缝补痕迹。
林穗岁跪坐在密室中央,面前摊开着那本《永乐大典》散页。系统光束扫描过每一处笔迹,在虚数空间里构建出完整的数字副本。她修复文物的手法越来越娴熟,纳米级修复笔在纸页上舞蹈,让那些濒临消失的墨迹重获新生。有时她会停下来,轻轻吹去纸页上的浮尘,动作轻柔得像对待蝴蝶的翅膀。
午夜时分,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提醒着人们旧年将尽。林父放下手中的活计——他正在为一尊商代青铜觚制作保护套,用的是从旧军大衣拆下的呢料。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吃点东西。"里面是周明棠包的韭菜饺子,还冒着热气,面皮透出里面翠绿的馅料。
西人就着密室里的煤油灯吃起了夜宵。饺子皮薄馅大,一口咬下去,韭菜的清香和猪肉的鲜美在口中爆开。朝阳突然指着墙上的温度计:"爸,你看!"指针稳稳停在20℃,湿度45%——这是文物保存的黄金环境。
"我们做到了。"林父揉了揉儿子的乱发,眼中满是骄傲。在这个夜晚,在这间地下三米的密室里,文明的星火正被小心呵护,静待春风。煤油灯的光晕笼罩着西人,将他们的影子投在摆满文物的架子上,仿佛古老的守护者与现代的传承者在此刻重叠。
林穗岁望向角落里的青铜匣。匣盖微微开启,露出里面拼合完整的甲骨。那些古老的裂纹在灯光下如同神秘的密码,诉说着三千年前的故事,也守护着三千年后的希望。她的系统显示,这些甲骨上的文字记录了商王武丁时期一次重要的天文观测,是人类文明最早的星象记录之一。
除夕的清晨,机械厂的烟囱罕见地没有冒烟。林穗岁裹紧棉袄,踩着咯吱作响的积雪往家走,手里拎着刚买的年货——一包冻豆腐、两根胡萝卜,还有一小捆韭菜。寒风吹红了她的脸颊,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迅速消散。
"姐!"朝阳从巷口探出头,手里晃着个铁皮罐头,"你看我找到了什么!"少年的鼻子冻得通红,眼睛却亮得惊人。
林穗岁凑近一看,罐头里装满了细小的金属零件,有些还带着锈迹,在晨光中泛着古朴的光泽。
"从废机床里拆的,"朝阳压低声音,兴奋得手舞足蹈,"可以做几个微型湿度传感器,苏州那边也能用上。"他掰着手指计算需要的零件,像个精打细算的老匠人。
林穗岁笑着点头,顺手把罐头塞进棉袄内袋——实际上,它一眨眼就被收进了虚数空间。系统立刻弹出扫描结果:
【检测到可用零件】
【可组装环境监测装置×3】
【精确度:±0.5℃/±3%RH】
【建议:配合硅胶干燥剂使用】
"走,回家包饺子去。"她揉了揉朝阳的脑袋,少年的头发硬得像刷子,扎得手心发痒,"妈说今晚要守岁,咱们得抓紧时间。"
刚进院子,林穗岁就泛着把翠绿的生机韭菜递给朝阳:"先把韭菜理了,爸那边还等着用呢。"韭菜根上还带着泥土,散发着田野的清香。
厨房里,林父正在剁肉,案板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机械厂昨天发的福利——二斤白面,此时己经变成了光滑的面团,盖着湿布醒发。小满蹲在炉子旁,手里摆弄着一个青铜爵杯的赝品——这是他们准备年后"上缴"的"破西旧战利品",做得惟妙惟肖,连铜锈的分布都经过精心设计。
"岁岁,来看看这个。"林父招手,菜刀在案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他指向小满手里的青铜爵杯,眼中闪烁着匠人的自豪。
林穗岁凑过去,只见爵杯表面布满了刻意做旧的锈斑,连纹路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她伸手摸了摸,触感粗糙中带着金属特有的凉意,笑道:"爸,你这手艺,连专家都能糊弄过去。"
"那可不,"林父得意地敲了敲杯壁,发出清脆的金属声,"我在苏州厂里看了十几年翻砂,做旧这点活儿算什么?"他转身从橱柜深处取出真品,两相对比,连重量都相差无几。
"爸,韭菜洗好了。"朝阳拎着菜篮子挤过来,放下水灵灵的韭菜,又递上一块刚调好的蜡:"爸,试试这个,掺了铁锈粉,抹上去更像出土的。"蜡块在他手心泛着诡异的红褐色,像是凝固的血迹。
小满蹲在旁边,将青铜爵杯倒过来,用针尖在赝品底部刻了几个模糊的符号——乍一看像是古代铭文,实则是她瞎编的编号,被周明棠笑称为"伪甲骨文"。女孩的手法娴熟,针尖在铜器表面划出细如发丝的痕迹,连力道都控制得恰到好处。
"咱们家这手艺,以后要是开个古董铺子,准能发大财。"林父笑着继续手上的活,顺手把真品青铜器往柜子里推了推。他的声音里带着调侃,却也掩不住一丝苦涩——这些本该在博物馆展出的国宝,如今却要像做贼一样东藏西藏。
厨房里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和面声、剁馅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最平凡也最珍贵的除夕乐章。屋外,雪花悄然飘落,覆盖了所有的痕迹,也暂时掩埋了这个家庭不为人知的秘密。
(http://tyshuba.com/book/bdaija-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