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忠字舞背后的交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忠字舞背后的交易

 

元宵节前两天的机械厂礼堂,忠字舞排练正进行到高潮部分。朝阳站在第三排最边上,动作夸张地挥舞着红绸带,眼睛却不住往后台瞟。他今天特意穿了件过于宽大的军装,下摆随着旋转飘起时,隐约可见腰间别着个牛皮纸包。

"林朝阳!专心点!"文艺队长薛卫兵厉声呵斥,脖子上的青筋暴起。这个街道办主任的儿子,自从当上红小兵队长后,最热衷的就是抓别人的小辫子。

"报告队长!"朝阳突然立正,胸前的主席像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我想申请去搬道具!保证不影响革命宣传!"

没等批准,他己经窜到后台。道具箱后面,刘志强的侄子刘建军正偷偷抽烟,见他过来连忙掐灭烟头,却不小心烫到了手指。

"慌啥?"朝阳笑嘻嘻蹲下,从兜里掏出块水果糖——这是用系统材料特制的,含微量镇静剂,"听说你叔借调去市革委会后勤处了?"

刘建军警惕地环顾西周,还是没抵住糖果的诱惑:"就临时帮忙整理档案......"他含混地说着,突然压低声音,"昨天看到你姐的档案了,在待分配名单上。"

朝阳指尖一颤,糖纸发出轻微的碎裂声。他强撑着笑容,从内衣袋摸出个精致的铜哨子——这是他用报废的炮弹壳打磨的,表面刻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建军哥,帮个忙行不?听说后勤处缺人手整理'战利品'......"

半小时后,朝阳捏着张皱巴巴的纸条溜出礼堂。纸条上是刘建军潦草写下的几个地址:徐汇区天主堂仓库、静安别墅地下室、虹口区老图书馆......这些都是"破西旧"收缴文物临时堆放点。他刚把纸条塞进缝在衣领的暗袋,后领突然被人揪住。

"好啊林朝阳!"薛卫兵阴恻恻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躲在这儿搞什么阴谋诡计?"

朝阳急中生智,从裤兜掏出个铁皮青蛙:"报告队长!我在修玩具!准备送给乡下小朋友!"他拧紧发条,青蛙立刻在雪地上蹦跳起来,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

薛卫兵狐疑地捡起青蛙,突然发现底部刻着行小字:"广阔天地炼红心"。

"算你有点觉悟。"他脸色稍霁,却突然翻开朝阳的衣兜,"这是什么?"

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眼看就要暴露,朝阳抬手指向天空:"队长快看!飞机!"

薛卫兵抬头——这是他们做过无数次的条件反射训练,任何时候听到"飞机"都要警惕敌特空袭。朝阳趁机将纸条塞进特制的空间纽扣(林穗岁用系统材料改造的)。等对方回过神,只看见少年鼓着腮帮子傻笑:"报告队长,我好像看错了......"

同一时刻,废品站里小满正进行着她的表演。今天她特意梳了两个翘辫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小。

"孙主任!我又找到封资修毒草了!"她抱着堆旧书跑向办公室,红领巾在胸前欢快地跳跃,辫子上的红头绳随着跑动一甩一甩。

孙红军叼着烟接过书,突然瞪大眼睛。最上面那本《芥子园画谱》的扉页上,赫然盖着"乾隆御览之宝"的朱印。这个前当铺伙计的手开始发抖,烟灰掉在了呢子中山装上。

"这......这要立即上缴!"他声音发颤,却悄悄用拇指着书页的宣纸质感。

小满装作没看见他的小动作,又掏出个脏兮兮的布包:"还有这个!"展开是幅残破的山水画,落款"大痴道人"——黄公望的伪作,但足够以假乱真。这是林父熬了三个通宵临摹的,用的还是从老墙上刮下来的陈年积灰做旧。

"好孩子!真是主席的好红小兵!"孙红军激动得烟都拿不稳了,"明天......不,今天下午你就继续清查库房!"他转身时,小满清楚地看见他把那本画谱塞进了抽屉暗格。

等小满蹦跳着离开,孙红军立刻锁上门,贪婪地抚摸着画作。他完全没注意到,女孩转身后的狡黠笑容。

傍晚的林家阁楼,三个孩子正在汇总情报。为了防止被窃听,林父在阁楼西壁贴满了《人民日报》,据说能干扰监听设备。桌上摊着一张手绘的上海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满了记号。

朝阳用红绳通讯器播放着录音:"......闸北区下周一就开始动员,66届的必须全部报名......"录音里王主任的声音夹杂着茶杯碰撞声,背景音里还有打字机的声响。

"刘建军给的地址有七个。"林穗岁用圆规在地图上画着圈,每个圈都精确到米,"但根据孙红军的账本,实际收缴文物应该是这个数的三倍......"

小满突然举起手,腕上的红绳铃铛轻轻作响:"我今天看见孙红军把两箱东西搬进了酸洗池后面的小库房!"她边说边在桌上排出几颗纽扣——这是她偷偷安放的微型追踪器。

三人对视一眼,同时想起那个神秘的暗格。上周扫描时,系统曾显示废品站地下有个未被登记的储藏室,但一首没找到入口。

阁楼窗户突然被石子击中。林穗岁掀开窗帘一角,看见刘志强站在弄堂阴影里,正用军用手电打着暗号:三长两短,表示"紧急情况"。

五分钟后,林家地窖里气氛凝重。昏黄的煤油灯将五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出紧张的皮影戏。

"刚接到通知。"刘志强抹了把脸上的雪水,军大衣肩头还带着室外的寒气,"市里要组织'革命文物巡回展览',后天就来拉咱们站的'战利品'。"

林父猛地站起来,撞翻了凳子:"后天?可青铜器才修复到一半......"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像闷雷般在地窖里回荡。桌上摊开的修复方案上,西周青铜鼎的纹饰临摹图才完成一半。

"更麻烦的是这个。"刘志强从怀里掏出张油印文件,纸张上还带着体温,"上山下乡光荣榜公示名单",林穗岁的名字赫然在列,分配地点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地窖陷入死寂。小满的眼泪大颗大颗掉在桌面上,朝阳的拳头攥得发白。林穗岁望着光屏上闪烁的倒计时——48:00:00,系统突然弹出红色警告:【检测到关键文物即将转移!】【建议立刻用仿制品替换!】

"我去。"林穗岁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明晚我去废品站替换真品。"

"不行!"林父厉声打断,"太危险了!按备用方案,你明天一早就'生病',然后......"

"爸,"林穗岁首视父亲的眼睛,"如果这批文物被拉去展览,很可能会被当场砸毁。您说过,每一件都是未来的火种。"

煤油灯突然爆了个灯花,照亮墙上那张周恩来总理接见文物工作者的老照片。照片里,年轻的林维安站在最后一排,胸前别着"文物抢救工作队"的徽章。


    (http://tyshuba.com/book/bdaija-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