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前己经围满了人。二赖子的铁锹己经砸碎了半边雕花门楣,二正对准功德箱猛砸,铁锹砸在功德箱上的声响惊飞了栖息的寒鸦。陈老师被两个民兵按在地上,苍老的脸贴着功德箱的碎片。浑浊的瞳孔倒映着"主席塑像"滚落的轨迹。
当“毛主席塑像”滚落在地时,刘干事发出胜利的冷笑:“好啊!居然把主席像藏在封建糟粕里!”刘干事上手捧起塑像,牛皮靴底碾过满地碎木屑,"这就是你们说的扫盲班?"
林穗岁的心沉到了谷底,感觉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那个恒温器的启动键就藏在底座花纹里!她刚要挪动脚步,招娣突然从供桌底下钻出来。小姑娘的布娃娃蹭着刘干事的裤腿,脏兮兮的小手抓住他的武装带:"二赖子叔!这是我放的!"她指着滚落的塑像,声音清脆得像山涧清泉,"昨天下雨了,我怕主席淋雨......"
所有人都愣住了。那个所谓的"功德箱"在阳光下闪着金属光泽,但怎么看都是个普通铁盒子,掀开盖子,里面只有一些碎布头和一张皱巴巴的作业纸——"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七个字歪歪扭扭,正是招娣初学写字时的作业。
围观的王铁柱突然拍腿大笑:"这不是上个月扫盲比赛的头名作业嘛!"他粗犷的笑声在祠堂回荡,"咱们招娣可是把主席像当宝贝供着!"
刘干事下意识后退半步,武装带上的铜扣刮破了招娣的手背。他脸色铁青:"不可能!我明明......"
"你明明什么?"李书记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老书记弯腰捡起铁盒,从里面掏出张纸条,老花镜片上反射着那张作业纸:"'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这不是很好嘛!"他转身看向刘干事,目光锐利如刀,"刘同志,搞运动也要讲证据。"
林穗岁望着房梁上那口古钟,青铜饕餮纹正诡异地泛着青光。系统提示在视网膜上闪烁:【钨矿深度休眠模式启动,文明火种转入地下】。她突然明白徐研究员说的"最危险的地方"——真正的恒温器就藏在这口洪武年间的古钟里。
系统提示:
【钨矿深度休眠模式启动,文明火种转入地下】
"都散了吧!"李书记挥挥手,"二赖子破坏公共财产,关三天禁闭!"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林穗岁,"林知青,新知青点建好了就抓紧搬过去吧。"
新建的知青点坐落在村西头,三间土坯房围成的小院还泛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墙角堆着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建筑废料。林穗岁蹲在灶台前添柴,望着跳动的火苗出神。锅里的红薯粥"咕嘟咕嘟"冒着泡,蒸汽在未干的土墙上凝成水珠。窗外,招娣带着孩子们在晒新采的草药,金银花的清香混着桐油味飘进来。
"穗岁姐,你看!"招娣举着竹篾编的蝈蝈笼跑进来,辫梢上的红头绳沾着泥浆。新建的知青点成了村里孩子们最爱来的地方,尤其是招娣,几乎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这个心灵手巧的姑娘,总能把扫盲班剩下的边角料变成精巧玩意儿。"我给陈老师编的,他说要挂在......"
林穗岁刚要接过蝈蝈笼,远处突然传来自行车铃铛的脆响。她扒着新开的窗户往外看,刘干事那辆永久牌自行车正在田埂上颠簸,车把上挂着的公文包随着颠簸一甩一甩,活像条垂死挣扎的鱼。车后座绑着的麻袋里露出半截木棍——像是砸东西用的工具。
"快去找陈老师。"林穗岁把蝈蝈笼塞回招娣手里,"让他今天别来上课。"她转身掀开炕席,露出下面用油纸包着的《声律启蒙》。书页间夹着的银杏叶书签微微发颤——这是陈老师用祠堂古树的叶子做的。
新建的扫盲班教室就在知青点东侧,是用建知青点剩下的材料搭的。林穗岁快步走到墙边,把挂在墙上的《识字歌谣》摘下来,露出后面藏着的《声律启蒙》——这是陈老师偷偷带来的,书页上全是批注。
"林知青,听说你们还教瓷器知识?"刘干事着书架上的《赤脚医生手册》,突然抽出一本《农村实用手册》。夹在书页间的纸张飘然落地——陈老师整理的《常见农作物古称对照表》。
林穗岁感觉冷汗浸透了后背。新建的土墙太薄,她能听见隔壁张建国压抑的呼吸声。白净青年捡起纸张,修长的手指抚过"稷-小米""菽-大豆"的批注,突然轻笑:"有点意思。"
"这都是为了扫盲需要。"林穗岁掀开锅盖,蒸汽模糊了她的表情,"老乡们习惯用古称,我们就做了对照表。"她指着窗外晾衣绳上的拓片,"就像用瓷片拓印诗词,都是教学创新。"
刘干事踱到灶台前,突然用铁勺搅动粥锅:"创新?我看是复旧!"滚烫的粥水溅到林穗岁手背上,她咬着牙没出声。
刘干事背着手在新建的知青点里转悠,皮鞋在未干透的泥地上留下清晰的印子。身后跟着的两个青年有些面生——一个戴着眼镜,镜片在阳光下反着冷光;另一个提着麻袋的手指修长白皙,明显不是干农活的手。白脸青年径首走向书架——那是用砖头和木板搭的简易架子,上面摆着《赤脚医生手册》《农业技术》以及红宝书和一些初高中课本。
“听说你们还教瓷器知识?”刘干事突然转身,眼睛盯着林穗岁的手。她的虎口处还沾着一点墨迹,是昨晚帮陈老师抄教材时留下的。
“都是用来拓印革命诗词用的。”林穗岁掀起锅盖,蒸汽顿时充满整个屋子,“《七律·长征》《沁园春·雪》……”她抬手指向后院:“看!都在晾衣绳上晾着呢,欢迎刘干事检查!”
白脸青年突然从书架底层抽出一本《农村实用手册》,书里夹着的几张纸飘落在地——是陈老师整理的《常见农作物古称对照表》。
林穗岁的心跳加速,新建的知青点墙壁太薄,她甚至感觉自己能听见隔壁张建国紧张的呼吸声。就在刘干事要翻到最后一页时,外面突然传来“轰隆”一声巨响。
(http://tyshuba.com/book/bdaija-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