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送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章 送别

 

天蒙蒙亮时,林穗岁独自站在晒谷场上。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村庄,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她的行囊很简单:一套洗得发白的被褥,几件打着补丁的换洗衣服、一个磕掉漆的搪瓷缸、两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脸盆,一个竹壳热水壶以及那本夹着全家福的红宝书。书脊处微微鼓起,是父亲偷偷塞给她的微型胶卷。

虚数空间里,共情眼镜静静悬浮在淡蓝色的光晕中,旁边整齐排列着江西三处保护所的文物修复清单——景德镇龙窑的控温系统需要升级,祠堂金丝楠木的防蛀处理还差最后一道工序。陈老师给的工作证悬浮在最显眼的位置,钢印的立体投影缓缓旋转,露出内层用纳米材料印刷的密文。从祠堂转移出来的三箱微缩胶卷静静躺在《文物修复清单》下面,每箱都裹着防潮的硅藻土。还有二十平米存储空间里,用来放置林穗岁最近正在修复的文物,以及一些修复工具。还有的就是解决温饱的食粮了。有家里寄来的咸鱼腊肉、有她自己在乡下一点点收集的米面粮油、有孩子们在山上采来的各种果子、还有乡亲们自家种的瓜果蔬菜……

村口突然传来拖拉机的轰鸣,惊飞了在槐树上休息的麻雀。赵队长跳下车,粗粝的大手不由分说塞给她一网兜煮鸡蛋,蛋壳上还沾着新鲜的稻草屑。"路上吃。"他声音沙哑,眼角的皱纹比昨天又深了几分。王铁柱媳妇小跑着追上来,往她兜里塞了双千层底布鞋,鞋底纳着特殊的"卍"字纹——这是当地保佑远行人的传统针法。就连平时最抠门的赵婶,也偷偷在她包袱里藏了罐猪油。

林穗岁坐在拖拉机后车斗上,冰凉的铁皮透过单薄的裤子传来阵阵寒意。车子发动时,扫盲班的孩子们追着跑了很远,他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光脚丫踩在露水未干的田埂上。招娣的红头巾在风中像团跳动的火焰,小姑娘怀里还抱着那本《农谚集》——内页里夹着祠堂的平面图。透过那片跃动的红色,林穗岁似乎看见祠堂的金丝楠木在晨光中泛着微光,梁柱上的饕餮纹调皮地眨了眨眼睛,那是昨晚王志强偷偷安装的纳米感应器在启动。

她想起父亲日记里的文字,钢笔字迹力透纸背:"最坚固的文明,永远流传在人的心里。"日记本现在应该藏在钨矿的水晶洞里,和那些修复好的文物一起,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天。

清晨的县革委会大院张灯结彩,十几面红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崭新的横幅上"热烈欢送支边青年"几个大字墨迹未干。林穗岁站在土墙边,手指无意识地着胸前的大红花。绸布粗糙的质感摩擦着指尖,让她想起临行前招娣偷偷塞给她的那方绣着梅花的旧手帕——帕子一角用荧光丝绣着北斗七星,在暗处会发出微弱的蓝光。

【紧急任务发布:建立西北文明保护所】

系统的提示突然在眼前亮起,淡蓝色的文字如水般流淌:

【任务目标:敦煌汉代烽燧遗址】

【奖励:通讯器升级(远程信息接收功能)】

【警告:检测到名单异常变动,危险系数提升30%】

林穗岁下意识摸了摸红绳上的绳结。由于距离太远,她己经许久没有收到家里确切的消息了,平常往来的书信中只敢夹杂着寥寥几个字的暗语——上个月收到的"父亲病愈"其实是"文物安全"的意思。

"援疆的同志们,先过来领物资!"县知青办主任的吆喝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排队领装备的队伍里,二十多个江西本地青年正兴奋地交头接耳。他们大多穿着崭新的蓝布工装,有个扎羊角辫的姑娘甚至穿着小皮鞋,鞋跟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响声。几个男青年别着锃亮的团徽,正传看着《支边青年手册》,书页间夹着的火车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林穗岁低头看了看自己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这是临行前王志强连夜给她补好的,袖口还留着插秧时沾上的泥星,肘部打着整齐的补丁,针脚细密得不像出自男人之手。

"这是你的。"办事员推过来一个印着"支边光荣"的帆布包,里面装着印有语录的搪瓷缸、两本红宝书和一条白毛巾。林穗岁注意到,其他人都多领了套绒衣绒裤,唯独她的袋子里没有。

"同志,我的防寒装备......"她刚开口,办事员就头也不抬地在名单上打了个勾:"现在物资紧张。你们知青之前不是领过补助了吗?"钢笔尖在纸上划出深深的痕迹,几乎要戳破纸张。

身后传来窃窃私语。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圆脸姑娘凑过来:"你就是那个上海来的林穗岁?"她瞪大眼睛,浓重的赣南口音里带着深深的不可思议,"听说你主动报名去最苦的塔克拉玛干边缘农场?我们本地人都是抽签决定的......"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高音喇叭打断。

"安静!安静!"主席台上的喇叭发出刺耳的啸叫,"欢送大会马上开始!请各位支边青年按名单顺序就座!"

林穗岁找到贴着自己名字的长凳——在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凳子上不知被谁泼了水,在晨光下泛着可疑的油光。她刚要掏手帕擦拭,身旁突然伸过来一只黝黑的手,用旧报纸三两下擦干了凳子。那报纸上还印着昨天的日期,头条新闻正好是《我县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坐吧。"说话的是个皮肤黝黑的高个子青年,浓眉下那双明亮的眼睛让她想起朝阳,"我叫罗卫国,南昌农机学校的。"他压低声音,喉结上的疤痕随着说话上下移动,"我认得你,你在石坪村搞的扫盲班,我表妹去学过。"他从兜里掏出半块奶糖,糖纸己经揉得皱巴巴的,"给,路上吃。"


    (http://tyshuba.com/book/bdaija-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