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明月嘴里念叨着前世学过的古诗,又看看天上那颗热情地大太阳,摇了摇头,回屋了。
这天气跟这节气太不应景了。
不应景的不止这一处,还有周家的祖坟。
每到清明这天,族长都会带领族人来周家祖坟祭祖。
先清理墓地周边的杂草,再擦擦墓碑,墓碑前面再摆上饭菜茶酒。
接着族长先是点上三柱香,香能通神,祖宗们闻见香味,就会来享受供奉了。
接着族长就开始做“工作报告”。
他说现在世道太平,大家日子过得不错,老祖宗们不用担心。
接着就是说,最近这一年族里出了什么大事,谁家孩子结婚了,谁家生孩儿啦等等,最后让老祖宗们继续保佑族人们。
最后大家一起叩拜,再烧点纸钱,给祖宗送点钱粮。
每年大家祭祖都是慎终追远,神情肃穆,还会掉些眼泪。
但是今天,大家脸上却都隐含笑意。
因为族长说了,族长家,村长家和周大海、周大川家,今年要共同出资,修缮祠堂。
另外周大川还要单独拿出200两银子,雇人开荒,开出开来的地用作族田。
二百两银子至少能开出150亩地,将来这150亩地的收入就是族里共同所有,可以用来祭祀﹑助学﹑救济。
这可是大大的好事啊!
扫墓祭祖都是起早去,所以扫墓回来,也刚上午九点多,族长看看天上的大太阳,说道: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今年定是个丰收年啊!
……
香皂作坊竣工了!
香皂作坊分为原料库房、制作车间、晾置车间、皂化车间、包装车间、成品库房六部分。
制作车间里面有两个大缸,大缸里面有个木制涡轮,涡轮上面连着一根粗木棍,木棍那头是个踩踏板。
踩踏踩踏板,另一头的涡轮就会快速旋转,这样就能将大缸里的猪油、碱、石灰华、精油这些原料搅拌均匀,使他们快速乳化,然后就可以倒入模具了。
皂液入模后,就放入晾置车间,经过三天晾置,便可以脱模。
脱模之后的香皂放进皂化车间,经过45天的皂化,香皂就可以进行最后一步——包装了。
除了香皂作坊,明月还让村长小舅子在旁边建了个精油作坊。
明月的计划是,除了做香皂,将来还要做护肤系列产品,所以将精油作坊单独分了出来。
精油作坊分为三部分:原料车间、制作车间,成品库房。
现在精油的制作主要采用蒸馏法。
制作车间有几个像加了盖子的大瓮一样的东西,明月说这叫蒸馏器。
蒸馏器是特制的,明月画的设计图,让瓷器坊专门烧制的。
蒸馏器中间是个筛子,上层放上花朵、叶片等含有香味的植物,下面放水。
蒸馏器底下加热时,蒸馏器里面的水会蒸发出水蒸气。
水蒸气通过筛子上面的芳香植物,植物内的芳香精油成分就随着水蒸气一起蒸发。
但蒸馏器上面是密封的,水蒸气只能通过上方的冷凝管进入冷凝器内。
冷凝器就像个烧杯,外面是冷水,会让混着精油的水蒸气快速凝结。最后再将这种油水混合液倒入油水分离器。
油比水轻,会浮在水面,所以上面的就是精油,下面的水就是纯露。
精油有用,纯露也是好东西,可以当作爽肤水或者制作面膜。
虽然大家没听过车间这个词,但是也大致明白了,一个车间就是一个隔出来的房间。
明月对清远设计、村长小舅子建造的香皂和精油作坊很满意。
香皂作坊虽然竣工了,但村长小舅子却不能闲下来,因为等着他的还有周家滩村的祠堂工程,祠堂工程完了之后还要给百花庄建暖棚。可以说,这大半年,小舅子都闲不下来了。
作坊建好,下一步工作就是招聘和培训员工了。
明月本打算作坊的人手都从百花庄挑选的,但芸娘和新月建议,做香皂的配方需要保密,最好是买个人,负责最关键的投料工作。
这样可以保证配方最大程度的不外泄。其他的流程可以再安排百花庄的人,当然所有人都要签保密协议。
没想到啊!
我如今不但有了自己的山庄,居然还要买人了。
明月心里七上八下,倒不是不能接受买人。
入乡随俗。
她前世还是“牛马”呢,还是一天能打三份工的牛马。
只是她没去过牙行,不知道里面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会买到什么样的人。
通过前世看电视剧和读小说的经验,被卖的都是苦命人,牙行对那些人,可不怎么友好。
那就买吧。
买个人,好好对待他,也算行善积德。
第二天,明月赶着驴车,带着芸娘、新月,和清怀送菜的牛车一起前往县城。
到了县城,清怀就去送菜了,他们三人则去往牙行。
牙人小哥儿先是问她们的需求,芸娘说:
“女的,岁数别太大,最好会算数。”
牙人小哥儿答应一声,拿着册子看了看,说是有三个符合条件的,让他们在前厅稍等,他去后院带人。
明月问:“我能去后院看看吗?”
主要是好奇,想看看是不是跟电视剧演的那样。
小哥儿爽快答应,不过还是提醒她,不要靠近那些人,恐被冲撞。明月答应。
芸娘和新月不放心,也跟着一起去了后院。
牙行的后院是个封闭的院子,大概有一亩地大小,后门紧锁,门前有个桌子,上面放着壶茶和碗。
桌子旁边坐个壮实的汉子,应该是看门的打手。
院里一些衣衫褴褛的男男女女或坐或卧。
后边靠墙建了一溜茅草屋,应该就是她们住的地方。
看到有人进来,这些人有的是看她们一眼后,眼睛又木然地转向别处,有的则是一首麻木地坐着望天或者闭眼休息。
明月前世虽是个“牛马”,但毕竟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只要不要求太高,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所以她虽然心里有准备,但是看到这样的场景,依然让她的心脏骤然堵死。
虽然周家滩村的村民也普遍不富裕,吃粗粮野菜,穿补丁衣服,但是村里人起码眼里有光,干活有劲儿,还有力气拌嘴吵架。
但这里的人几乎各个眼神空洞、行动迟缓,仿佛被夺舍。
她没看到血腥和暴力,但却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奈和无力。
心里难受,明月转了半圈就回屋了。
结果没过两分钟,就听到后院有个女孩的在高声吵闹,中间还夹杂着牙人小哥儿的声音。
(http://tyshuba.com/book/bheji0-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