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开业大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开业大吉

 

日子像冻土下艰难涌动的暗流,慢,却执着地向前淌。新做的粗麻布罩衫虽然针脚歪得像蚯蚓爬坡,但厚实暖和,贴在孩子们身上,驱散了往日的瑟缩。墙角那只糊满泥巴的破瓦罐,分量明显沉了许多——新晒的菌干又卖了一批,加上陈老板预付的定金,叮当作响的铜板快把罐底铺满了。灶膛里的火苗舔舐着新买的糙米,锅里偶尔能漂进几滴新熬的猪油星子,不再是清可见底的水泡野菜。破败的小院,悄然滋长着一种名为“底气”的东西。

【叮!“小鱼工坊”稳定运营任务达成。解锁:基础发酵技术(简易腐乳制作指南)。信息流传输中…】

一股温热的信息流涌入江小鱼意识:蒸豆→控温发酵→盐水浸渍→密封熟化……每一个步骤都强调干净环境和温度的稳定。在这西面透风、工具奇缺的破屋里鼓捣发酵?风险极高,但收益可能爆炸!她的目光锁定了角落里那几颗被遗忘多日、己经微微冒芽的大黄豆。

破院还是那个破院,但氛围不同了。青禾小袄兜上的歪扭小花被摸得起了毛。青桐正拿着个小棍在泥地上比划,念念有词想记下昨天卖货的钱数(结果画了一堆歪扭圈圈)。青林则像个一丝不苟的“质检官”,监督着青桐整理昨天采回的干木耳,挑掉小石子和枯叶,确保品相干净整齐。

系统信息带来的发酵知识像一颗种子,在心里发芽。“腐乳…最基础的咸香发酵豆…”江小鱼眼中光芒闪动,“原料咱有!豆子、盐、干净容器——那口新陶缸是头号功臣!干净环境……靠手搓!”那股在现代厨房磨练出的专业劲儿蠢蠢欲动。

她将半口袋豆子倒在洗净晾干的大簸箕(系统小奖励)里,仔仔细细挑掉杂质和坏豆,冷水浸泡一夜。第二天灶火烧旺,架起蒸笼(用青林找回来的破竹篾和旧布临时改制),把吸饱水分的豆子铺好,大火蒸熟!袅袅蒸汽中,豆香弥漫,熟豆子捏上去软烂开花。

接下来是关键一步——发酵!江小鱼严格按照系统微调后的建议(考虑了简陋条件):将蒸熟滚烫的豆子摊开,迅速铺到洗刷干净、铺了厚厚一层青林刚割回的干净新茅草的破席子上(系统提示能利用新鲜茅草的微生物环境)。再用一层新鲜茅草完全覆盖,形成一个小小的、相对密闭且具备微生物温床的空间。最后,用一块浸湿的粗麻布(也是系统奖励)盖住整个草垛,小心翼翼地推进最避风、最不容易被冷风灌到的墙根角落。

“成了吗?娘?”青桐吸着鼻子,围着那个草垛打转,像看守宝藏的小狗,“捂豆子……能捂出金子?”

青林虽没说话,但整理柴禾的动作也慢了下来,目光时不时瞟向那不起眼的草垛子。青禾好奇地伸着小手想摸摸草堆,被江小鱼笑着拦住:“这是娘的大宝贝,碰不得!”

等待的日子照常过。集日到了。这次摊位上东西焕然一新!

三大一小不同型号的粗竹筒刷洗得光滑。小竹筒装满了浓稠紫红的山楂酱,塞子上画了个歪扭的红果。大竹筒里是压紧的混合山珍干货。最抓眼球的是几个最小号的竹筒,里面装着拇指盖大小、黑乎乎油亮亮的“菌菇丁”,还有精心捆扎的油纸小包装着的辛香料粉。俨然“小鱼工坊”系列产品初具雏形!

上次买过鲜粉的老张头溜达过来,闻了闻新上的货:“小娘子花样多了?”他一眼相中那山楂酱,“来一小筒这甜酸酱!我家老婆子就馋这口!”

“张伯您是行家!”江小鱼麻利包装递上。

老张头当众掀开塞子闻了闻,满意地点头:“闻着就开胃!”他爽快付钱。有了这活招牌,加上青桐人来疯式的叫卖:“独家秘制神仙丁!嚼一粒鲜到脚趾头!蘑菇干炖肉油汪汪!”围观人群很快热闹起来,尤其是那种新奇又便于携带的小包装“菌菇丁”和酱料,成了抢手货。

更让江小鱼惊喜的是杂货铺的陈老板(收山货那位)也挤过来,看着络绎不绝的人,咂着嘴:“江家妹子这东西…看着能放阵子?要不搁我铺子里几样?省得你来回赶集辛苦?”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稳定出货渠道!一通讨价还价,最后定下:陈老板按售价八折结算,定期派人到“工坊”取货,或者青林送货上门!有了固定销售点,销路瞬间打开了!

晚上一家人围着钱罐子数钱时,气氛热烈得像过年。青桐扳着手指头算糊涂账:“今天卖了七包菌丁!八包粉粉!三筒红酱……陈伯伯还订了……”

江小鱼揉着他乱糟糟的头:“成了!咱家有小作坊了!名字就叫‘小鱼工坊’!”孩子们欢呼雀跃,第一次感受到“事业”的雏形。

破屋一角,那个不起眼的草垛,正悄无声息地经历着神奇的微生物变化。夜色掩映下,隔壁王家院墙的暗影里,一双泛着妒忌红光的老眼死死盯着这边传来的零星笑语,恨恨地啐了一口浓痰在墙角。


    (http://tyshuba.com/book/hdibh0-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