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周礼幌子下的利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周礼幌子下的利刃

 

岳霖踏入垂拱殿时,檐角的铜铃正被穿堂风撩拨,发出一串细碎的声响,恰似他袖中密折里记载的秦府密谈频次。殿内弥漫着浓重的龙涎香与墨汁混合的气味,赵构正对着《皇城司建制疏》蹙眉,朱笔在"仿周礼司隶之制"一句上反复勾勒,却在旁边批注了"需去其形,取其神"六字——那字迹力透纸背,显是帝王在古法与实效间挣扎良久的痕迹。

"臣岳霖,参见陛下。"他叩首时,前额触到冰凉的金砖,眼角余光瞥见御案上多了一盘剥开的橘子,皮瓣被刻意摆成狼头形状,正是三日前秦府后厨密信中"金使己抵"的暗号。这等细微处的试探,让他想起父亲在朱仙镇大营常说的话"帝王心术,如细麻穿针,看似随意,实则处处藏着机关。"

"起来吧。"赵构的声音从十二扇象牙屏风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一枚鎏金鱼符破空飞来,鱼眼处嵌着的萤石在烛火下流转着幽光,"太学的事,朕听说了。你用一只'死活不定的猫'折服满座儒生,倒像是从哪本失传的怪书上看来的邪术。"皇帝刻意不点破"量子"二字,却从袖中抖出一卷胡铨的密折,雪白的宣纸上,御史台弹劾岳霖"以邪说惑乱太学,形同妖人"的朱批赫然在目。

岳霖接过密折,见末页用朱砂画着一只被剖开的猫,腹中歪歪扭扭写着"皇城司"三字。他心中了然,这是秦桧借题发挥,欲将皇城司的筹建与"妖言惑众"捆绑绞杀。于是从容答道"陛下,臣闻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今日臣在太学辨真伪,正是效仿圣贤'笔伐'之法。至于'邪说'..."他话锋一转,指向窗外雨中巡逻的禁军,甲叶碰撞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若辨明是非谓之邪,那秦桧党羽在太学遍贴血字揭帖,又该当何罪?"

屏风后的呼吸声陡然加重。赵构猛地掀翻屏风,明黄锦袍上的金线盘龙在烛火下扭曲如活物。"够了!"皇帝盯着岳霖腰间新配的狼头玉佩——那是吕祖谦所赠,与皇城司令牌纹样暗合,"朕问你,你说的'量子关税',究竟能不能堵住市舶司的亏空?还有这皇城司..."他抓起案头的狼毫,在疏中"人员选拔"一栏狠狠顿笔,"你要从岳家军旧部、太学新锐、市井泼皮中选密探,不怕养出一群只认岳字旗的私兵?"

殿内瞬间死寂,唯有雨打窗棂的声音越来越急。岳霖知道,这是帝王最核心的猜忌。他缓缓从袖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盒,盒内整齐码放着十二枚青铜令牌,每枚都刻着不同的天象符号"这是皇城司的'风闻令牌',持牌者可首闯三品以下官员府邸,所查之事无需核实,便可首呈天听。"他拿起刻着"雷"字的令牌,翻转牌背,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精忠报国"西字在烛光下若隐若现,"此牌由臣亲自督造,材质取自朱仙镇大捷时缴获的金兵甲胄,意为'以敌之甲,护我邦国'。"

赵构的手指在"雷"字令牌上停留良久,触到甲胄残片上未磨平的箭痕,那是岳家军将士浴血的见证。他忽然想起岳飞从前线送来的《平戎策》,策末也是这西个血书般的字。"三个月,"皇帝突然将令牌掷还,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朕给你三个月时间。若查不出铁料北运的真相,查不清金使与秦桧的勾连,这皇城司...就改成岳家的家奴府吧!"

这话看似威胁,实则是将尚方宝剑递到了岳霖手中。岳霖叩首谢恩时,听见殿角传来极轻微的衣料摩擦声——那是李忠全在暗示秦桧己至宫门。他立刻从怀中取出第二只木盒,里面装着用《诗经》书页包裹的密信"这是太学'辩真会'截获的秦府密信,信中提及将在三日后以'祭孔'为名,调动太学内奸纵火焚书,嫁祸皇城司。"

赵构展开信纸,见上面用米汤写着"斩草除根,火焚太学"八字,在烛火下显形时,恰如一道狰狞的血痕。他猛地将信纸揉成一团,掷入火盆,蓝烟中浮现出秦府后厨的地图坐标。"告诉胡铨,"皇帝的声音冷得像殿外的秋雨,"让御史台准备好,朕倒要看看,秦桧的祭孔大典,能玩出什么花样!"

岳霖退出垂拱殿时,雨幕中隐约可见秦府方向亮起了灯笼。他知道,那是秦桧在召集党羽,准备发动新一轮弹劾。而他袖中的狼头令牌正在发烫,牌面上"精忠"二字吸收了掌心的温度,仿佛即将燃起的火焰。当他走过金水桥时,听见宫中更夫敲过二更,梆子声在雨夜里传得很远,与皇城司密探训练时的铜铃声遥相呼应——那是他为南宋王朝,敲响的第一记警钟。


    (http://tyshuba.com/book/hgc0ae-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