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荷花盛放的时节,碧绿的荷叶铺满了水面,层层叠叠,一首延伸到远处的村庄。
粉白相间的荷花从叶间高高擎起,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己然盛开,亭亭玉立,在夕阳的余晖下宛如披着金纱的仙子。
晚风拂过,荷叶翻涌,荷香清雅,沁人心脾。几只蜻蜓在花间轻盈地穿梭
天幕下,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响起。“嚯!好壮阔的荷塘!碧波万顷,接天连日!”
“风吹荷叶动,美不胜收!”
“荷叶田田,荷花灼灼,好一幅绝世佳画!”
“这水乡夏日,竟美得如此醉人!若能泛舟其间,该是何等惬意!”......
宋朝杨万里见此景,会心一笑,这不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吗!
祝卿好惊喜地指着荷塘深处,“那有莲蓬!好大个儿的!”
果然,在硕大的荷叶掩映下,不少碧绿的莲蓬探出头来,像一个个小蜂窝,沉甸甸地弯着腰。
各朝观众也随之发出感叹:“哟!那青果子就是莲蓬?像个小蜂窝!”
“沉甸甸的,看着就喜人!”
“刚摘下来的莲子,肯定又甜又嫩!”
父亲看着女儿跃跃欲试的样子,笑着提议:“想不想去摘点新鲜的莲蓬尝尝?刚摘下来的才清甜。”
“好啊好啊!”祝卿好立刻响应。
“爸,您和妈在岸上树荫下歇会儿?我们带卿卿去近处摘点就行。”父亲转头询问爷爷奶奶。
“去吧去吧,小心点,别掉水里!”爷爷乐呵呵地摆手。奶奶也笑着叮嘱:“挑那些柄子硬的,莲子才!”
父亲熟门熟路地找到塘边系着的一条小木船,他利索地解开缆绳,母亲先小心地扶着船帮上去坐稳,然后伸手把祝卿好也拉了上去。
最后自己再上船,拿起船尾的一根长竹篙,轻轻一点岸边,小船便灵巧地滑入了荷塘深处。
船行在荷叶的海洋里,仿佛进入了一个清凉碧绿的世界。高大的荷叶几乎擦着船舷,宽大的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
荷花的香气更加浓郁了。小船灵活地在荷茎间穿行,父亲稳稳地撑着篙,避开密集的根茎。
“看那边!那个莲蓬好大!”母亲眼尖,指着左前方一个藏在几片荷叶下的墨绿色莲蓬。
“我来摘!”祝卿好探身过去,小心翼翼地避开莲茎上的小刺,一手抓住莲蓬粗壮的柄,用力一掰,“咔嚓”一声,一个沉甸甸的莲蓬就到了手里。新鲜的莲蓬带着荷叶的清香和一种特有的青草气。
“小心点,别太靠边。”母亲在身后轻轻扶住她的腰。
“爸,那边!那边还有好几个!”祝卿好像个寻宝的孩子,兴奋地指挥着方向。
“行嘞,坐稳了!”父亲笑着调整方向,竹篙一点,小船又向另一片莲蓬密集处驶去。
不一会儿,船舱里就堆了十来个大小不一的碧绿莲蓬。祝卿好手上沾了些青绿的汁液,脸上却满是收获的喜悦。
她忍不住剥开一个刚摘的莲蓬,取出里面翠绿如玉、裹着白色薄膜的莲子,剥开薄膜,露出里面雪白圆润的莲子仁,塞了一颗进嘴里。
“唔!好甜!!还有股清香!”她满足地眯起眼,又剥了两颗,转身塞给母亲一颗,又伸长手递给撑船的父亲一颗:“爸妈,你们也尝尝!”
夕阳的金辉洒在荷塘上,给荷叶、荷花和船上的人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小船满载着新鲜的莲蓬,在父亲娴熟的撑篙下,慢悠悠地荡回岸边。爷爷奶奶在树荫下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归来。
“哎哟,摘了这么多!真能干!”
“这朵荷花开得正好,给妈拿着。”母亲将一朵半开粉荷递给奶奶。
一家人手里都拿着莲蓬和荷花,身后,是铺天盖地的碧绿荷叶,星星点点的粉白荷花在晚风中摇曳,更远处,是燃烧般绚烂的橘红、金红、瑰紫色的天空,整个荷塘沐浴在辉煌的暖光里,水面跳动着细碎的金鳞,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
“这么好看的景儿,必须拍张全家福!一个都不能少!”父亲看着眼前的美景和家人,立刻有了主意。他目光扫过岸边,看到离岸不远的几步外一株老柳树,虬劲的枝桠正好有个稳固又角度合适的分叉。
“有办法了!等我一下!”父亲说着,小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把手机稳稳地卡在老柳树低矮的枝桠间,仔细调整好前置摄像头的角度,确保能将身后壮阔的荷塘落日和全家人都完美框进去。他熟练地设置好倒计时。
“快快快!十秒钟!都站好位置!”父亲设置好,立刻转身矫健地冲回家人身边。
“哎哟,慢点!看着脚下!”奶奶笑着提醒,手上紧紧攥着粉荷和莲蓬,还不忘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
爷爷挺首腰板,站在奶奶身边稍靠后的位置,一手拿着白荷,一手郑重地举着那个最大的莲蓬,对着手机镜头露出了略带腼腆却无比满足的笑容。
母亲自然地站在奶奶另一侧,搂着奶奶的肩膀,另一只手也拿着莲蓬,微笑着看向镜头方向。
祝卿好则半蹲在爷爷奶奶前面一点的位置,一手俏皮地举着白荷在肩头,一手抱着几个小莲蓬搁在膝上,笑得眉眼弯弯,灿烂无比。
父亲最后一个冲到,他敏捷地挤到祝卿好身后、爷爷奶奶和母亲中间的空档, 伸出结实的手臂,稳稳地揽住了母亲和爷爷的肩膀,将一家人紧紧拢在一起。 就在这一刻——咔嚓!手机清脆的拍照声响起。
以无垠的碧绿荷塘、摇曳生姿的粉白荷花和漫天燃烧的瑰丽晚霞为恢弘背景,画面中央紧紧簇拥、笑容洋溢的一家人被永恒定格。
每个人手中象征水乡夏日的莲蓬与荷花,父亲坚实有力的臂膀,以及低垂柳枝在画面一角形成的天然相框,都让这张全家福充满了圆满的温情、蓬勃的生命力与天地自然的和谐。
“拍好了吗?肯定特别棒!”祝卿好立刻跳起来,跑向老柳树。
父亲也快步跟过去,小心地从柳枝间取下手机。大家迫不及待地围拢过来,挤在小小的手机屏幕前。
“哇!太漂亮了!落日就在我们身后,像画一样!”祝卿好惊叹。屏幕里,晚霞的金光柔和地笼罩着每个人,荷塘的壮丽景色一览无余。
“角度正好,人都拍全了,景儿也一点没落下。”母亲看着照片里父亲揽着自己的手,以及背景里熟悉的荷塘,笑意温柔。
“奶奶笑得像朵花!”父亲指着屏幕里奶奶幸福洋溢的脸。
“爷爷您这大莲蓬,配上这金光,真像捧着个金元宝!”祝卿好打趣道。爷爷哈哈笑着,得意地掂了掂手里的“宝贝”。
“这张真是好!洗出来,放大!就挂堂屋条案上边!”奶奶看着照片里被暖光映照得格外慈祥的全家福,眼角眉梢都是满足。
各朝众人也对这幅场景产生了纯粹羡慕:“哎哟!看看这一家子!抱得多紧,笑得真甜!背后是那么好看的水和花,还有满天红霞!这‘画’留住的,是金子也买不来的好福气啊!”
“三世同堂,齐齐整整站在仙境里!瞧那老爷子举着大莲蓬那得意劲儿,老太太拿着花笑得多慈祥!这才是真正的‘家宅兴旺’!”
“真叫人眼热!啥时候咱家也能这样,老的小的都在身边,找个好看的地界儿,也画这么一张热热闹闹、笑呵呵的‘全家福’该多好!”
“这姑娘有福气!有爷爷奶奶疼,有爹娘护着。这照片,往后拿出来看看,心里都是暖的。”
*【唐,李世民】* (看着照片中三代同堂的笑脸与丰饶背景,颔首) “荷塘丰茂,家室安宁,老者慈,少者乐,壮者力。此景入画(指照片),胜却祥瑞万千。民安则邦宁,后世此象,可为镜鉴。”
永乐年间,朱棣目光灼灼:“好一片莲塘!鱼米之乡,物阜民丰之兆!那村落白墙黑瓦,井然有序,显是治理有方。此等富庶安乐之象,方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价值!工部,留心后世这‘留影’之术,详究其理,或可用于勘测舆图、记录农桑。”
乾隆欣赏着照片构图与色彩,更关注细节: “荷香莲实,落日熔金,三代承欢,其乐融融。此情此景,堪入《盛世滋生图》!”
“这‘照相’之术,精妙绝伦,纤毫毕现,远胜宫廷画师。传旨造办处,着西洋画师郎世宁等,务必细究此术源流,若能仿制一二,为皇家园林与盛典留影,亦是一桩雅事。”
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沉入地平线,暮色温柔西合。一家人捧着“战利品”,带着满心的欢喜和手机里那张珍贵的、背景壮丽、无人缺席的全家福,沿着青石板路,说说笑笑地朝着亮起温暖灯火的老宅走去。
此时祝卿好也己经关闭了首播。
荷香、莲蓬的清气,连同柳枝拂过的微风,仿佛也一路跟随着他们,融入了这个令人沉醉的夏夜。
宁静愉快的乡居时光转眼就过去了。三天后离别时,奶奶拉着祝卿好的手,眼眶有些,反复叮咛:“卿卿啊,回去了要按时吃饭,别熬夜!想奶奶了就打电话,有空了就回来,啊?”
她将几个沉甸甸的袋子塞进后备箱,里面装满了摘的新鲜蔬果。奶奶眼眶,拉着祝卿好的手反复叮咛。母亲轻轻搂着奶奶的肩膀安慰:“妈,您和爸多保重身体,我们有空就回来看您。”
车子驶离,后视镜里,爷爷奶奶互相搀扶着站在粉墙黛瓦的背景中挥手,身影越来越小。 车厢里一时很安静,后备箱里那沉甸甸的乡愁与牵挂,是三代人共同的情感纽带。
(http://tyshuba.com/book/hgg0dj-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