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那个蓝色身影的动作是标准、准确、但也是冰冷的模板。比起舞蹈的美感,更像在完美执行一套格斗前的热身动作序列。
“停!”音乐被粗暴掐断。教练揉着眉心走到楚寰面前,看着她额角因为维持姿态而渗出的细密汗珠,又瞥了一眼她死死扣着男伴手腕如同铁钳般的手指(那位置是反关节技最易发动的点),最终只是挫败地叹了口气:“动作……外形是像了。就是……楚寰啊,你能试着……笑一笑吗?或者至少……别板着脸像要跟谁决斗?”
楚寰茫然地看了教练一眼。
笑?决斗?
不,她只是习惯性在执行标准指令。就像过去锁定一个目标轨迹。
舞伴不是敌人,只是任务点坐标。
旋转不是情感宣泄,是核心控制与重心转换的功能性练习。
眼神不是连接心灵,是广角监视器对周边环境的无差别扫描。
“哦。”她应了一声,试着弯了一下嘴角。那笑容如同古筝老师要求她弹奏出的“倾诉感”一样,僵硬、疏离、带着几分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茫然无措。
镜子里,那笑容比不笑更显诡异。
三个领域。
三种进度。
三个不同侧面的成长。
放学路上。书包里沉甸甸的除了书本,还有一把小指甲刀(古筝指甲专用)和一包湿纸巾(训练后擦拭汗水)。楚寰习惯性地走在人行道内侧,避开喧闹的车流。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单薄的身体因为长期的柔术训练,己悄然褪去孩童的圆润,显出几分少女抽条后的柔韧线条。柔术带来的力量感在平静步态下隐隐流动。
她抬起左手,习惯性地抚向腕间那道浅痕。那里依然平滑,安静。但指腹下,似乎能感应到一丝源自核心深处的、极其细微的暖意余韵——那是刚刚柔术课上一场酣畅控制战后的残温。这暖意微弱,却足够真实。
国标舞依然像个拙劣的模仿秀。
古筝是精密运转的指上兵器。
但柔术……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她内在风暴与外在现实的连接点。一个让灵魂深处的战士本能不至于在沉默中锈蚀的出口,一个让那神秘伤痕“安静”并与之共存的训练场。
脚步踏过一片飘落的梧桐叶,发出清脆的碎裂声。初冬的气息己隐约可闻。腕间的微温如同细小的火种,暂时驱散了心头那份因为课业压力和社会融入不足带来的、冰河纪般的苍凉。
虽然依旧无法像真正的学生那样,对校园生活感到“热爱”或“投入”,但至少,她在这平凡的日子构筑的缝隙里,凿开了一扇能让灵魂自由呼吸的孔洞,尽管那呼吸还带着钢铁的冷冽与控制的低啸。而手腕的伤痕,就像一枚镶嵌在孔洞边缘的警示灯,幽幽地,提醒着她那些沉睡的秘密与从未消逝的可能。
初二的冬天,莲城罕见地落了一场薄雪。细碎的雪粒被北风卷起,扑打在第三初中冰冷的红砖教学楼上,旋即化作湿漉漉的暗痕,如同年久失修黑板边缘擦不干净的粉笔印。
楚寰坐在靠窗的位置。玻璃窗隔绝了大部分寒风呼啸,但透进来的光线被蒙着一层惨淡的灰白。讲台上,物理老师的声音带着一点鼻腔的嗡鸣,正讲解着滑轮组与斜面组合的机械效率计算。
“……所以,要提升效率,关键在于减少无用功的损耗!减少摩擦!提升传动的顺畅性!就像这里——”老师用粉笔重重敲击着黑板上画着的一个复杂的多重滑轮牵引斜面模型,“理想状态下,这个系统的效率可达80%,但现实中,绳索的弹性形变、滑轮轴承的摩擦热……”老师的目光扫过底下昏昏欲睡的学生,落在楚寰身上,“楚寰!你上来给大家演示计算理想状态和考虑摩擦系数后的效率差!”
(http://tyshuba.com/book/hjjedb-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