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张建国突然竖起手指,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
屋外传来"嘎吱嘎吱"的脚步声,是二赖子又喝醉了在闲逛。
酒瓶碰撞的叮当声越来越近,西人屏住呼吸,林穗岁甚至能听见自己太阳穴突突的跳动声。炕桌上的煤油灯芯突然"噼啪"爆响,火苗猛地蹿高,在墙上投下扭曲的巨影。
脚步声在屋外徘徊片刻,又踉跄着远去。王志强抹了把额头的冷汗,东北口音都吓出来了:"这瘪犊子玩意,早晚得坏事儿!"他粗壮的手臂上还沾着今天安装防潮架时蹭的石灰,在灯光下白得刺眼。
"景德镇的龙窑我以前去过。"陈老师压低声音,枯枝般的手指在炕桌上画起示意图。指甲缝里的粉笔灰随着动作簌簌落下,渐渐在桌面的积灰上勾勒出蜿蜒的窑洞结构。他的食指关节有一处明显的凸起——那是骨折后错位愈合的痕迹。
"五七年修缮文物时,我们发现宋代官窑的窑洞有恒温特性。"陈老师的笔尖突然颤抖起来,在桌面上划出深深的刻痕,"那里的青砖经过千年窑火淬炼,吸水率不到3%,是绝佳的防潮环境!"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又急忙压低,眼睛里闪烁着学者特有的狂热光芒。
林穗岁注意到陈老师的手腕在发抖,那不是因为衰老——1962年,这位北大讲师带着学生在景德镇进行古窑测绘时,被批斗组按在窑砖上打断了三根手指。此刻他的无名指和小指仍不自然地蜷曲着,像两株被风雪摧折的枯枝,却依然顽强地活着。
"但运输是大问题。"陈老师的笔尖顿在窑洞入口处,那里被他画了个醒目的红叉,"从石坪村到景德镇要过三道检查站,特别是鄱阳湖渡口,红卫兵查得最严。"他的目光扫过墙上那张泛黄的江西省地图,在某处水域停留许久。
张建国扶了扶眼镜,镜片反射着幽蓝的光:"要怎么把东西运过去?路上检查这么严……"他下意识翻着《农业技术手册》,书页间突然飘落一张泛黄的借书卡——那是他藏在手册里的北大图书馆旧物,上面还印着"1962.9.15"的日期戳。
林穗岁微微一笑,从炕席下摸出个稻草编的蚂蚱。这个小玩意儿编得惟妙惟肖,长长的后腿似乎随时能蹦跳起来。"刘师傅每个月都要往景德镇送三趟稻草,那是包装瓷器用的。"她轻轻捏开蚂蚱的腹部,露出里面中空的构造,"稻草中间可以藏三指厚的物件,过检查时就说怕压碎了瓷器。"这是昨晚她亲手编的样品,中空位置塞进两本《诗经》都不显臃肿。
王志强猛地一拍大腿,震得炕桌上的茶碗叮当乱响:"稻草裹着书,塞在货车最底下!"他压低声音,"我表哥在瓷器厂赶车,能弄到正规的运输批文。"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盖着景德镇革命委员会的红章。
三天后的寅时三刻,石坪村还笼罩在浓重的夜色中。第一批伪装好的"稻草包"被悄悄送上了去景德镇的货车。晨雾浓得化不开,车灯在雾中晕出两团昏黄的光晕,像是两轮坠入凡间的月亮。
刘师傅裹着臃肿的棉袄,腋下那本《楚辞》的轮廓被巧妙隐藏在补丁之下。这个憨厚的老车把式哼着赣南采茶调,将最后一捆"稻草"甩上车斗——里面藏着陈老师手抄的《论语》残卷,用油纸裹了三层,又塞进竹筒封了蜡。他当然不知道这些"稻草"的特殊之处,只知道林知青托他带的"学习材料"很重要。
"路上小心。"林穗岁递上一竹筒农家自酿的米酒,"今天风大,喝点暖暖身子。"
刘师傅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放心吧闺女,我老刘开了二十年车,闭着眼都能摸到景德镇!"
石坪村还在睡梦中,林穗岁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露水浸透了她的粗布头巾,冰凉的触感顺着发丝蔓延到头皮。她浑然不觉,只是望着货车远去的方向。卷起的尘土迷了眼,她抹了把脸,远处似乎传来招娣清亮的读书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是她昨天刚教的《悯农》,孩子们稚嫩的嗓音刺破晨雾,像一束照进黑暗的光。
启明星的光辉洒在新插的秧苗上,露珠像无数颗小小的太阳,在稻叶间闪烁着微光。林穗岁蹲下身,指尖拂过嫩绿的秧苗,想起昨夜陈老师说的话:"文明就像这些秧苗,看着柔弱,扎下根就再除不尽了。"老人的眼睛在煤油灯下闪着奇异的光彩,像是看到了很远很远的未来。
当货车尾灯消失在盘山道尽头,她能感觉到,一个横跨江西的秘密保护网络正在她手中慢慢成形——钨矿藏书洞如同根系,深埋地下短期存放;景德镇龙窑恰似枝干,提供长期保存的庇护;而那些穿梭其间的稻草车,就是输送养分的脉络。
更让她震撼的是,统光幕上不断闪烁的坐标,这样的"龙窑"竟遍布全国: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曲阜孔庙的夹壁、岳麓书院的地窖......有些甚至是千年古刹的地宫,抗战时期的地道。而连接这些文明堡垒的,是那一辆辆看似普通的稻草车,和一个个像刘师傅这样毫不知情的"信使"。
林穗岁想起了父亲日记里的那句话:"文明的星火,就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里。"现在她终于看清楚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无数个看不见的"龙窑",正在以最朴素的方式,默默守护着文明的星火。这些星火看似微弱,却永远不曾熄灭,只待春风吹拂,便可燎原。
(http://tyshuba.com/book/bdaija-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