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刀疤脸突袭祠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 刀疤脸突袭祠堂

 

三十里外的县城文化所里,陈老师——现在该叫"陈树生"——正将最后一份档案归位。他的新工作证上盖着鲜红的公章,"家庭成分"一栏写着"革命军人遗属",档案袋里还夹着张泛黄的烈士证明。阳光透过木格窗斜射进来,照在证明书右下角的钢印上,那处特意做旧的磨损正好与县民政局档案柜抽屉内壁的刮痕吻合——系统在虚数空间模拟了无数次开合实验才得出的精确数据。

"老陈,来搭把手!"同事老张抱着摞"破西旧"收缴的古籍进来,最上层的《景德镇陶录》书页间突然飘落半张烟盒纸。陈老师扶眼镜的手微微一顿,那烟纸上用铅笔勾勒的正是龙珠阁飞檐的测绘草图,笔触间藏着只有他们小组才懂的密语符号。

龙窑密道深处,林穗岁将最后一个系统出品的恒温器元件嵌入窑顶。纳米材料接触千年窑火的琉璃釉面时,突然发出蜂鸣般的震颤。系统光幕如星河展开:

【景德镇龙窑保护所激活】

【检测到古法控温系统,完整度91%】

【联动节点:江西祠堂(金丝楠木呼吸调节)、上海密室(虚数空间锚点)】

当晚,石坪村扫盲班的煤油灯格外明亮。招娣踮脚指着黑板上的"瓷"字,奶声奶气地教新来的孩子们:"上面是'次',下面是'瓦',是说瓷器要烧很多次……"教室后排的稻草堆里,藏着三个贴着"农药"标签的木箱,箱底夹层中的微缩胶片正记录着龙窑密道的三维坐标。

深夜回到知青点,林穗岁在煤油灯下展开潮湿的信纸。信纸浸过明矾水,遇热显露出暗纹——那是用老陈从县文化所偷运出来的蜡版印刷的《西库全书》。窗外的月光忽然被乌云遮蔽,她摸向腰间的手电筒,金属外壳上凝结的水珠突然聚成箭头形状,指向祠堂方向。

窗外的月光忽然被乌云遮蔽。

祠堂房梁的金丝楠木幽幽吐香,纳米级的控温膜在月光下泛着青辉。窗外,二赖子二赖子——现在该叫王卫东,正把新收缴的“西旧“物品悄悄堆在祠堂后院——每件都贴着“待销毁”的封条,底下却垫着防潮的硅藻土。

千里之外的上海密室里,朝阳和小满看着突然出现的透明光幕惊叹不己。这是江西文明保护所激活,完成建立三个文明保护所的任务,系统给的奖励——虚数空间锚点。光幕上跳动的数据流,以后文明的传递将更加方便安全。光幕边缘跳动着景德镇特有的青花纹样,每条数据流都裹挟着龙窑的窑温记录。"江西文明保护所激活后,虚数空间的量子纠缠通道拓宽了37%!"朝阳的手指穿透光幕,在虚空中划出个燃烧的窑火符号。小满突然捂住嘴——光幕深处闪过个戴鸭舌帽的身影,那人后颈的烧伤疤痕像条盘踞的蜈蚣。

山风掠过景德镇的龙窑群,沉睡千年的窑洞发出嗡鸣,仿佛远古的文明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第十七号窑口的陶土突然龟裂,露出半截嵌着铜环的密道门。正在巡夜的更夫老吴揉揉眼睛,他分明听见窑里有脚步声,可举灯照去时,只看到地面积水倒映的星光组成了个"危"字。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稻叶上,林穗岁己经站在祠堂的天井里。她仰头望着金丝楠木的房梁,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左边第三根椽子有点霉斑。"王志强踩着竹梯低语,军绿色挎包里的油纸包露出半截——里面裹着从景德镇带回来的特制桐油。他手指抹过梁上裂纹时,指甲缝里的朱砂粉簌簌飘落——那是昨夜调配防火涂料时沾上的。"得赶在梅雨季前处理。"他说着突然僵住,椽木纹路中竟嵌着半片青瓷,瓷上烧制的"文"字与他挎包暗袋里的密信残片完全契合。

招娣抱着晒干的艾草跑进来,红头巾在晨风中飘动:“穗岁姐,陈老师托人捎来的!”她递过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印着“县文化所资料室”的红色字样。

“他在仓库誊写农药登记表。”王志强从梯子爬下来,拍了拍满手木屑,“昨晚公社送来批新农药,正好用空桶装桐油。”

金丝楠木特有的幽香在晨光中浮动,王志强突然停住手——一块木纹的走向与《营造法式》记载的“隐榫“结构完全吻合。“林穗岁!把探针递我!”他压低声音唤道,“你看这是不是'隐榫'结构?”

蹲在功德箱旁调试恒温器的林穗岁却突然竖起手指:“嘘!好像有人来了!”

祠堂里金丝楠木的幽香里混入了煤油燃烧的刺鼻味。林穗岁蹲在功德箱后,耳尖忽然动了动——祠堂后墙传来三长两短的敲击声,这是和张建国几人约定的暗号。

“有人盯着祠堂。”张建国闪身进来,军挎包里的桐油味盖过满身汗味,“今早赵队长去镇上换农药票,撞见刀疤脸跟个戴鸭舌帽的说话,那人脖子上有块疤……”

林穗岁的手一抖,探针“当啷”掉在青砖地上。三个月前上海传来的密报里,就提到过王振国余党有个颈部烧伤的联络人。她迅速将《地方志编纂手册》塞进虚数空间。

王志强抓起墙角的草绳,三两下编成个绳梯,轻巧地攀上房梁。油纸包被小心转移到了祠堂屋脊的鸱吻里——那尊陶制神兽的嘴部是中空的,只有孩子的手臂能伸进去。

招娣小心地扯了扯林穗岁的衣角:“二赖子哥……不,王卫东说今晚革委会要检查扫盲班成果!”小姑娘的眼睛里闪着不安,“他说查完才能运东西去景德镇。”说完消息,小姑娘又尽职尽责地去扫盲班上课去了。

林穗岁望向祠堂后院。那里堆着十几个贴着“剧毒农药“标签的木箱,其实是王志强用蜂蜡和松香调制的防腐剂。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张建国穿着沾满颜料的工作服匆匆跑来,胸前别着的毛主席像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都准备好了。”他推了推眼镜,镜片上还沾着红色颜料,“农药登记表重抄了三份,账目绝对对得上。”

“来不及了,二赖子的消息有误,他们等不到晚上才来,先回知青点。”林穗岁合上手里的册子,迅速放入功德箱下方的暗格,小跑着往祠堂外走去。

几人刚在扫盲班隔壁的知青点厨房坐定,准备假装成正在开会的样子,门就被招娣气喘吁吁地撞开了:“穗岁姐!公社……公社来人了!”

刀疤脸紧跟着就带着人闯了进来。

“林知青!”刀疤脸带着两个红袖标闯进来,皮靴碾过门槛时带起一阵阴风,“县里要抽查扫盲成果,就现在!”他们翻箱倒柜,连灶洞都不放过。

“有人举报,你们利用扫盲班私教禁书!宣传封建余毒!”刀疤脸踢翻了水缸:“还不把你们的毒教材交出来!”


    (http://tyshuba.com/book/bdaija-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