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家里多了个“陌生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家里多了个“陌生人”

 

父亲回家的那几天,家里像变了个样。母亲不再像从前那样唠叨了,她做饭比以前更精细了,连奶奶说话也小了声。妹妹还不太懂事,总是围着父亲转,而我却有些不自在。

说不清为什么,从雪夜疝气那晚开始,父亲在我心里是个背影,是顶天立地的“神”,可真正坐在炕头上和我们吃饭、用粗糙的手夹菜、用低沉的嗓音问“功课写了没”的那个人,似乎跟记忆里的不太一样。

他太沉默了。吃饭时不说话,干活时也不多言。有时候他坐在院子里的矮凳上抽烟,一根接一根地抽,烟雾缭绕间,他像藏在另一个世界。母亲有时候会走过去递茶水,但很少说话。我也试着靠近,但每当我想说点什么时,他只是淡淡应一声:“嗯。”

我开始有些怕他。

不是因为他凶,而是因为他太安静了。他的安静,像河面结冰前的水,看起来平静,底下却涌着暗流。偶尔他会突然发火,比如妹妹不小心把水洒在地上,他一下子站起来,吼了一声:“干什么吃的!”把我们全吓了一跳。

那天晚上,我躲在被窝里偷偷哭了。不是因为被打,而是因为失望。

我盼了三年,幻想了无数次的重逢,竟是这样冰冷的场面。

第二天清早,父亲却拎着锄头站在门口,问我:“今天不上学?”

我愣住了。他没等我回答,就把锄头递过来,说:“跟我去地里看看。”

我们一路无言。他走在前面,步子大,我小跑着才能跟上。他偶尔回头,喊我慢点,但自己却没停过。

到了地头,他教我怎样除草、怎样握锄头。“压着根刮,别抡上去了。”他弯下腰,手把手地教我。我手上很快起了泡,他看了看,说:“忍着点,男人不能娇。”

那天阳光很烈,汗水把我的衣襟打湿,我咬着牙不说话。等中午回家时,他突然伸手揉了揉我的头,说:“比我小时候强多了。”

就是那一瞬,我心里咯噔了一下。

我想,或许他不是我幻想的那个父亲,但他在努力成为。

回到家,母亲做了绿豆汤。父亲一边喝一边问我:“今天学了啥?”我脱口而出:“背了一首《悯农》。”他说:“背给我听听。”

我背得磕磕绊绊,他没笑,也没打断,只是听完后点了点头,说:“挺好。以后,学和干活,都要顶得住。”

“顶得住”三个字,他说得不轻不重,却让我记了很多年。

那之后,我开始试着靠近他。有时在院里捡柴,会故意在他面前表现下力气;有时饭后悄悄坐在他旁边,等他说点什么。渐渐地,他的话多了一些,会问我学校的事,也会夸我“长个儿了,懂事了”。

母亲有天悄悄跟我说:“你爸那几年在里头,不爱说话了。回来后,还在适应。”

我没说话。但我知道,那不是适应我们,而是在适应他自己,适应重新做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家里的人”。

那个秋天,我和父亲一起下地、砍柴、修鸡窝。有一天,他让我拿锯子锯树枝,我锯得满头是汗,他在旁边静静看着。等我锯完,他递来一块冰凉的梨,说:“男人,就得靠自己。”

我接过梨,没吭声。那一刻,我知道,虽然我们还不熟,但他确实是我父亲,是我要慢慢重新认识的人。

这一年,家里多了个男人,也多了一种说不出的变化。

而我,也开始慢慢学会了如何面对这份迟到的父爱——生疏,但真实。


    (http://www.tyshuba.com/book/hdechj-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tyshuba.com
天域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